甲午战争辽阳东路攻防战研究

2019-03-23 09:21汪振兴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团连山东路

汪振兴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在甲午战争中清朝陆军表现普遍不佳,在朝鲜、盛京和山东多次战败,丢失大量领土。但在辽阳东路,清军在聂士成、依克唐阿的指挥下收复了辽阳东路大部分地区,这是清朝陆军在甲午战争中唯一一次主动出击并成功收复失地的战役。学界对于辽阳东路作战的研究已经有些成果,但往往简单将之归功于聂士成或依克唐阿①。其实辽阳东路一系列作战的胜利是聂士成部、依克唐阿部和地方民团相互配合的结果。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就此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对甲午战争研究有所帮助。

一、辽阳东路战前态势

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于1894年9月15日在朝鲜平壤战败,主帅叶志超率军撤至中国境内,会合援军在鸭绿江布防。布防的清军由宋庆统一指挥,包括依克唐阿所部黑龙江练军、芦榆防军聂士成部、盛军吕本元部、盛京练军丰升阿部和奉军聂桂林部等共计27000余人,装备火炮81门,加特林机枪4挺。

清军撤出平壤后,日军第一军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到达鸭绿江边与清军对峙。10月23日,日军第五师团由水口镇强渡鸭绿江。翌日,日军第三师团由朝鲜义州城外架浮桥渡过鸭绿江,与第五师团会合后集中兵力攻克清军虎山要塞,清军鸭绿江防线被突破。26日日军攻克九连城,鸭绿江畔清军全面溃退。在清军各部溃军中,宋庆率聂士成、吕本元所部撤至凤凰城,依克唐阿率所部撤至宽甸县。

日军迅速突破鸭绿江防线,刺激了日军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的野心。为进一步扩大战果,山县有朋提出新的作战方案,即以第一军扫荡辽阳东路、西路清军②,与攻击旅顺的第二军会合后,直接攻击以奉天为核心的辽河平原地区。为此,山县有朋将日军分为两路:第五师团攻击辽阳东路一带的凤凰城、宽甸;第三师团攻击辽阳西路一带的岫岩、海城。防守辽阳西路的清军是从鸭绿江防线溃退下来的丰升阿部和聂桂林部,共5000余人。面对日军第三师团的进攻,清军一触即溃,11月18日日军占领岫岩,12月13日占领海城并在海城与清军进行长达4个月的拉锯战。

进攻辽阳东路的日军为日军第五师团,司令官为中将野津道贯,下辖第九旅团(司令官大岛义昌)和第十旅团(司令官立见尚文),总兵力16000余人,其中第十旅团进攻凤凰城、第九旅团进攻宽甸。驻守宽甸的清军依克唐阿部由于新从鸭绿江溃退,士气低落,加之“宽甸无城可守,且虑倭人截其后路”[1]161,依克唐阿率军撤出宽甸,在西起赛马集,东至叆阳边门一带设置防线,与日军对峙。

清军统帅宋庆在率军撤往凤凰城的途中,认为“倭寇已过江西,凤凰城无险可守,惟辽阳之摩天岭可遏窜往盛京之路”[2]77,主张撤出凤凰城,依靠摩天岭(又名大高岭)天险阻挡日军。李鸿章同意了宋庆的意见,同时命令宋庆收集溃军,“沿途溃勇,分派员弁妥为收集,粮械均无庸解往凤城矣”[2]79。10月31日,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凤凰城。

宋庆率军撤至摩天岭后,与总理后路粮台周馥和支援宋庆的豫军刘世俊、蒋尚钧部会合。李鸿章命宋庆率军在摩天岭设置防线阻击日军,“择要扼守……赶速布置,犹可设法抵御”[2]96。但由于日军第二军从花园口登陆后对旅顺的压力逐渐增大,宋庆命聂士成的芦榆防军、吕本元的盛军、耿凤鸣的奉军共10000余人留守辽阳及摩天岭,自己率豫军刘世俊、蒋尚钧等部于11月8日从摩天岭南下支援旅顺,摩天岭防线的防守任务交由聂士成负责。

由于摩天岭清军防御兵力只有6500余人,与日军第十旅团8000余人相比兵力处于劣势,于是聂士成希望李鸿章派遣援军支援摩天岭,“恳将榆防亲军右营马队及朝阳驻防提标中营马队两营饬赴前敌,与后营马队共成三营,归夏青云统带,则剿后路、冲前锋均能得手”[2]131,但李鸿章认为山海关一带清军防御力量薄弱,无法抽出兵力支援,拒绝了聂士成的请求。

聂士成在请求援军的同时,对摩天岭防线进行部署,把防御前沿设在摩天岭以南的连山关。聂士成把连山关作为防御的前沿是因为连山关是辽阳东路唯一的关隘,“只一村落,居民四十余户,而地势甚险。盖大高岭山脉分两枝东南行,左右拱抱,至连山关环绕三面,惟中通一线大道,为大高岭前敌重地”[3]29。聂士成命吕本元、孙显寅的盛军骑兵1000余人驻守连山关,自己和耿凤鸣率芦榆防军和奉军共5500余人驻守摩天岭。

在聂士成对摩天岭防线进行部署的同时,东路的依克唐阿部与聂士成部取得了联系。由于依克唐阿将防线设置在西起赛马集,东至叆阳边门一线,该防线位于摩天岭东北一带,既为摩天岭后路的保障,同时可以牵制日军第九旅团,防止其与第十旅团合兵一处攻击摩天岭。依克唐阿所部共5500余人,依克唐阿也认识到与聂士成配合作战斗的重要性。在金家河之战中,依克唐阿部和聂士成部虽然失利,但两支军队互相配合,给予日军一定的杀伤力。

摩天岭防线的后勤保障由总理后路粮台周馥和辽阳州知州徐庆璋负责,主要包括枪炮弹、粮食、饷银和棉衣。由于11月份辽阳一带气候逐渐转冷,摩天岭地势崎岖,转运不畅。粮台周馥报告摩天岭诸军“用物皆弃,荒岭驻扎甚苦,民间纤车尽逃,转运更难。溃卒近日渐多,饥伤可悯,诛不胜诛”[4]244,聂士成也表示了对物资缺乏的担忧:

我军以溃退伤病之余,并无炮位枪弹,军粮亦将告匮。现虽悬赏激劝士卒,勉力攻战,如克期无新队驰守,聂镇等实无妥策保此危局。势处万难,并非畏缩,实以兵单炮少,子粮难继,天气严冷,勇少不支。[2]147

由于转运不畅,物资不足,清军在收复辽阳东路的同时必须留下大量部队保护运路和物资,尤其是保护辽阳州城的安全。盛军总兵力6300余人,但其步队十二营共5000余人需要保护辽阳的安全,无法投入到摩天岭前线,只有五营二哨的骑兵1000余人投入到摩天岭前线。草河口之战、金家河之战、凤凰城之战清军参战的兵力分别为3900人、3000人和3800人,而聂士成部和依克唐阿部总兵力达16000余人。清军无法集中兵力对日军作战是清军没有全部收复辽阳东路失地的重要因素之一。辽阳东路清军参战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辽阳东路清军参战部队表

表2 日军第一军序列[5]239-243

二、清军保卫辽阳东路的战斗

(一)摩天岭之战

日军在占领凤凰城后,明治天皇向日军第一军发出嘉奖电,进一步刺激了以军长山县有朋为首的第一军占领辽阳东路和奉天的野心。日军第一军情况如表2所示。11月11日,第十旅团旅团长立见尚文命步兵少佐今田惟一率步兵第二十二联队第一大队和骑兵中队进攻连山关。12日,驻守连山关的盛军与日军骑兵中队发生战斗。盛军占据兵力和地势的优势,日军骑兵无法进攻。不久,今田惟一率步兵主力赶到连山关,抢占连山关两翼高山,居高临下攻击清军,“该夷步队皆占山头,枪亦击远”[2]146。聂士成闻连山关战事,派军前往连山关接应盛军。天黑时与盛军一起撤至摩天岭,日军攻占连山关。15日,今田惟一率步兵第一大队和骑兵中队向摩天岭进攻。

聂士成充分利用摩天岭地势险峻的特点,“当饬各弁勇抢占山头,埋守四面,贼来决战,吕、孙两镇接应”[2]146。当今田惟一率日军进攻摩天岭时,聂士成率军扼守摩天岭山顶,“于丛林张旗帜鸣角鼓为疑兵,并乘间出奇截杀围剿,时出时没,步步设防,重重埋伏”[6]14,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成督队前剿,吕镇接应,孙镇御大高岭东南力敌,至午初方击退”[2]160。在击退日军的进攻后,聂士成率部追击日军,准备收复连山关。

日军占领连山关后,立见尚文认为以一个步兵大队和骑兵中队防守兵力不足,于是命第二十二联队联队长富冈三造率步兵第二大队增援。富冈三造到来后,由于日军进攻摩天岭失利,聂士成兵锋直指连山关。富冈三造认为“支队腹背受敌,连山关之地形不利于防守”[7]304,遂于23日率主力向草河口转移,仅留少量部队驻守。25日聂士成率军到达连山关,“即饬江永林、夏青云马步围抄,麾军大进”[2]198,清军遂收复连山关。

聂士成在摩天岭之战击败日军并收复连山关,是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朝陆军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战后光绪帝授予聂士成直隶提督一职,并对参战人员给予奖赏:

此次各军同心敌忾,乘夜夺关,并阵毙敌将,实属异常奋勇。聂士成、吕本元著各赏给白玉翎管一枝、小刀一柄、大荷包一对、小荷包二个,其余出力将弁及团练向导人等,著裕禄、宋庆查明分别保奖。各将士严寒苦战,著加赏银一万两,以示鼓励。[8]339

(二)草河口之战

富冈三造率部撤至草河口后,命步兵第二十二联队第二大队、骑兵中队和第一大队的一个中队驻守草河口以东的草河岭,第一大队的两个中队驻守分水岭。分水岭位于连山关以东,“此岭西十里为连山关市,又西二十里为摩天岭,所有摩天岭南之新开、兰花、八盘诸岭,北之小高岭、下马塘皆有路会于连山关,而总归于分水岭”[2]202。富冈三造分兵防御,为清军各个击破创造了条件。

聂士成在摩天岭击退日军后,依克唐阿与聂士成约定两路军同时向草河口进攻,“飞函约会聂士成大高岭各军,合力夹击连山关、草河口等处”[9]598。聂士成依议收复连山关,又准备收复富冈三造部占据的分水岭,以方便与依克唐阿部的配合,同时切断了敌方富冈三造两路军的联系。

依克唐阿则于11月25日清晨,率所部3900余人攻击日军草河岭阵地。清军主动攻击阵地出乎日军的意料,“敌军(清军)似不使用其惯用的防御手段,以攻势的姿态前进。真是奇中又奇!敌军一反常态,奋勇前进,攀岩石,冒弹雨,向我军(日军)冲来”[7]304。日军凭借地势进行还击,双方激战一天,至黄昏依克唐阿部撤出战斗。此战清军阵亡十余人[7]305,日军阵亡九人,负伤三十三人,第二十二联队一小队长斋藤正起被击毙[10]397。

在草河岭战斗打响的同时,立见尚文企图趁依克唐阿主力进攻草河岭,后方赛马集防线防守空虚的机会,派步兵第十一联队进攻赛马集。留守的依克唐阿部1500余人面对居优势兵力的日军,放弃赛马集,在黄花甸、大西沟和崔家房袭击日军的运输部队,造成日军8人死伤。辎重部队不断遇袭使日军在草河口和赛马集一带的日军补给不足,特别是冬衣的缺乏造成日军大量冻伤,极大地削弱了战斗力,立见尚文被迫于12月5日下令草河口和赛马集一带的日军全部撤回凤凰城。

在立见尚文命令日军撤出草河口等地的同时,聂士成于12月5日率军进攻分水岭。聂士成部抢占分水岭山头,日军放弃分水岭向南撤退。聂士成部继续追击日军至草河口,此时守卫草河口的日军主力已经撤退,聂士成部于7日收复草河口。收复草河口后,聂士成调整防御部署,自己率芦榆防军驻守草河口,“命夏青云率马队进扎分水岭前,耿凤鸣率奉军扎连山关,孙显寅、吕本元统盛军扎甜水站,江自康率仁字营扎老虎岭”[6]15。

(三)金家河之战

聂士成部收复草河口后继续向南进军,收复通远堡。同时吉林将军长顺所部吉林练军步队十三营、马队二营到达辽阳一带,摩天岭、赛马集的后路稳固。鉴于此,依克唐阿于12月9日亲自赴通远堡与聂士成商议收复凤凰城的计划,最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依克唐阿和聂士成率领芦榆防军和黑龙江练军各一部共3000人由通远堡向南进攻凤凰城;另一路由依克唐阿部将永山、寿山率黑龙江练军3900余人从叆阳边门出发进攻凤凰城。

此时日军第三师团正进攻辽阳西路的要地海城,为配合第三师团,第一军司令部命第十旅团再次进攻连山关。驻扎在凤凰城的立见尚文命第十二联队留守凤凰城,自己率步兵第二十二联队全部兵力、三个骑兵小队、炮兵一个中队(含六门火炮)和工兵于12月9日离开凤凰城向连山关进犯。10日清晨,向凤凰城前进的聂士成、依克唐阿部与日军立见尚文部在金家河遭遇,双方随即发生战斗。

金家河一带为河谷地形,“左右两侧的山峰高二百五六十米,两山之间的距离为一千二三百米至两千米,其间有一条小河”[7]319。清军1000余人率先抢占了两侧山峰,其余部队占据金家河附近的树林。立见尚文命二十二联队第二、第三大队分别进攻两侧山峰,将六门火炮和第一大队部署于树林正面。进攻两侧山峰的日军部队遭到清军的顽强抵抗,进展不顺,于是立见尚文命令火炮集中向山峰开火,清军在炮击中被迫撤退。立见尚文见日军已夺取两侧山峰,集中全部兵力攻击树林内的清军主力,“倭兵步队翻山而至,我马队正在难支,幸依帅步队适至接应。依及成等亲冒子弹,由巳至酉,倭有进无退”[2]242。战至夜间,清军被迫撤退,返回通远堡、草河口、分水岭一带组织防御,“依帅军扎草河口,率夏青云等回扼分水岭”[6]15。清军在金家河之战中阵亡110余人[7]320,击毙日军11人,击伤48人[10]401。

13日日军第三师团占领海城,立见尚文见此情况,率军返回凤凰城,途中与从凤凰城撤退的清军永山、寿山部遭遇,永山在此战中牺牲。击退清军后,立见尚文于15日返回凤凰城。

(四)凤凰城之战

在聂士成、依克唐阿部在金家河与立见尚文部激战的同时,清军将领永山、寿山率军3800余人(含火炮4门)绕道凤凰城东北进攻凤凰城。驻守凤凰城的日军第十二联队得知清军前来进攻的消息后,一方面向第五师团司令部求援,另一方面派侦查骑兵搜索。12月12日,清军在长岭子击退日军侦查骑兵,13日到达草河岸边。但清军没有利用凤凰城守备力量薄弱的机会及时向凤凰城进攻,而在草河一带布置阵地,掩护骑兵、炮兵过河布阵,待全部部署到位后再进攻凤凰城。清军阵地以炮兵和骑兵居中、永山部为右翼、寿山部为左翼。

清军没有及时攻城是日军始料不及的,“敌人是会知道兵贵神速的,为什么现在还不前进呢?”[7]32113日夜间,增援的第二十一联队第二大队到达凤凰城。负责防御的第十二联队长友安治延决定于14日进攻清军阵地,以第十二联队第一大队包围清军驻扎的阵地,第二大队切断清军的退路,第二十一联队第二大队进攻清军中路炮兵阵地。

14日拂晓,日军开始在清军阵地周围放火并集中兵力进攻清军阵地,“该贼枪炮更多,子如雨注”[11]42。清军在永山、寿山的指挥下顽强抵抗,“敌军(清军)努力奋战,坚守阵地,使其他敌军顺利后撤”[7]324。特别是永山的右翼清军抵抗最为激烈,“右翼部队据守高丘,向我军(日军)俯射,使富田大队不易攻占。在敌军中央部队和左翼部队溃逃以后,右翼敌军仍然与我军枪战”[7]323-324。清军虽奋力抵抗,但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清军被迫放弃阵地撤退,“将弁兵勇伤亡几半,我军力实不支,犹勉强撑住,缓缓撤队”[11]42。永山、寿山率军撤退的途中遭到立见尚文部的袭击,永山在战斗中殉国,剩余部队在寿山的带领下撤往赛马集。

清军在凤凰城之战中阵亡永山以下约150人[7]315,击毙日军12人,击伤62人[10]405。清军依克唐阿部在金家河和凤凰城两战遭到很大的损失,使之无法继续前进:

查敝军两次挫败,伤亡将士兵勇过多,失落枪炮不少,马步各营队伍已多不齐,非整顿敛恤十余日不能再战。现值复州、海城相继失守,辽阳南路军情万分吃紧,实属力难兼顾。[11]42-43

三、辽东民团保卫辽阳东路的战斗

在保卫辽阳东路的战斗中,除了清朝正规军之外,辽阳东路地方民团也参与其中。甲午战争期间辽阳东路民团总人数达70000余人[12]266,这些民团在保卫辽阳东路的战斗中或为清军运送给养,保护运路;或与清军并肩作战;或自己组织队伍收复失地。地方民团在收复辽阳东路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任盛京将军裕禄对辽阳东路民团给予了“所办团练甚属可用”[13]215的评价。

辽阳东路民团由辽阳州知州徐庆璋负责。徐庆璋在辽阳地区政绩斐然,民望很高,“其平日为政,宽猛兼施,士民畏之如秋霜,爱之如冬日,有‘徐青天’之称”[14]313。在战争期间,徐庆璋“督率士卒,日夜罔懈,赏罚严明,人乐为用”[14]313。可以说,辽阳东路地区民团之所以在战争中多次击败日军,徐庆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除徐庆璋外,盛京将军裕禄在兴办辽阳东路民团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裕禄不仅重视团练,“内可消奸人之隐匿,外可助官军之声威,如能练成劲旅,于军事大有裨益”[13]215,而且制订了团练章程鼓励兴办民团:

将各乡团认真兴办,挑选精壮,督率攻剿,以图恢复。其给奖章程,即照该员所拟。如该团等杀贼一名,奖银五十两,阵亡一名给恤银五十两。受伤者分别三等,头等奖给银二十两,二等十两,三等五两。如能擒斩贼渠,专案呈请,破格优叙,以昭激劝,并准由该员等刊刻奖照,就近先行填发,汇案造册具领。如有得力团勇须给功牌之处,亦准就近核明给发,汇总具报。[13]215

辽阳东路各地的民团的对日作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在日军渡过鸭绿江,占领凤凰城和宽甸时,辽阳东路地区的民团就已经开始在地方官员的组织下抵抗日军。凤凰城失守后,城守佑善迅速组织民团,“该团民等均同深义愤,愿作前驱”[13]215。宽甸失守后,姜天福等人组织团练抵抗日军,终因孤立无援被击败。这些民团虽然组织较早,但各自为战,孤立无援,加之武器装备的差距,在日军的攻势下相继失败,对日军的进攻没有起到遏制作用。

当清军聂士成部、依克唐阿部逐渐稳定住辽阳东路防线后,辽阳东路地区分散的民团开始集中起来配合清军作战。这些民团有着不同的分工,有的民团为清军筹办粮草,保护后路,如谢永恩部负责为摩天岭清军筹办粮草,孙国栋部在草河口之战中配合留守的黑龙江练军保护叆阳边门防线;有的民团直接参加了清军在辽阳东路的一系列战斗,如徐国书、刘福全等部民团在摩天岭、连山关等地“日夜守剿,奋不顾身”[12]262,聂士成认为民团在收复连山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次连山关夺回,半借团练之力”[12]264。在依克唐阿、聂士成等部清军驻防辽阳东路期间,辽阳东路的民团以配合清军作战为主。这些民团对清军的作战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辽凤团练约有数万,颇能助兵剿贼”[12]264,刘福全部甚至编入清军正规军序列,直接接受军服粮饷[12]264。

在凤凰城之战进行的同时,12月13日辽阳西路要地海城失守。日军占据海城,直接威胁辽阳和奉天的安全。盛京将军裕禄请求依克唐阿部支援,会合吉林将军长顺等部收复海城。依克唐阿遂于12月22日率黑龙江练军3000余人前往海城,留1000余人配合聂士成部留守分水岭等地。同时鉴于聂士成、依克唐阿两军连续作战,军队疲劳,战斗力下降的情况,依克唐阿主张“严防固守,切勿浪战”[15]。聂士成则主张派骑兵袭扰日军补给线,令其无法再次进犯连山关,“拟将岭防布置严固,率精骑千人直出敌后,往来游击,或截饷道,或焚积聚,多方扰之,令彼首尾兼顾,防不胜防,然后以大军触之,庶可得手也”[6]16,但李鸿章拒绝了聂士成的建议。清军与日军在凤凰城、分水岭一线保持对峙态势。

1895年2月,由于日军登陆山东半岛进攻威海卫,北洋水师危在旦夕,直隶一带海防形势顿时紧张。为保护天津,拱卫京师,光绪帝命聂士成部调往天津北塘,“聂士成屡与倭战,谋勇兼优,是以特令入关,为李鸿章等指臂之助”[8]425。聂士成部遂于2月12日离开摩天岭驻地,摩天岭、连山关、分水岭一线防务交由驻扎鞍山的陈湜湘军福寿营十营(总兵力5000余人)负责。

在依克唐阿部、聂士成部相继调离后,清军在辽阳东路一带兵力不足,民团承担了更多的作战任务,其中战果最大的是收复宽甸的战斗。1895年2月,为配合清军收复海城的行动,辽阳东路民团韩玉琛、傅采等部配合驻守辽阳的吉林镇边军,在东边道参议张锡銮的指挥下反攻宽甸和长甸。由于日军第一军主力第三、第五师团此时在海城、牛庄等地与清军决战。宽甸地区日军守备力量薄弱,“时倭兵大半西赴海城,东边踞倭寡,而九连城、凤城、安东义民颇见倭人动静赴告我军,高丽义州亦有请兵愿内应者,兵机甚利”[3]34。2月26日民团配合清军收复宽甸,3月1日收复长甸。至此辽阳东路除鸭绿江沿线安东县、九连城以及九连城至凤凰城大路沿线外,大部分被清军和民团收复。

张锡銮收复宽甸、长甸后,本拟继续收复鸭绿江沿线诸城,但此时清军和民团由于在新收复地区驻军,无法有足够的兵力继续进攻,加之粮饷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惜锡銮兵势既单,军械复之,而兵团以胜而争不相能,且战死间伤恤赏又不时至,士气复阻,而九连、凤城遂沦于倭不可复克”[3]34,于是张锡銮停止行动。清军与日军在辽阳东路保持对峙状态,一直到《马关条约》签订,双方停战为止。

四、结语

清军保卫辽阳东路的战斗从1894年11月开始,结束于1895年3月。清军虽然付出比日军更大的代价,却收复了除鸭绿江沿线和凤凰城以外的辽阳东路大部地区。此次胜利是清军在甲午战争期间取得的收复失地的唯一一次胜利,尤其是在其他战役中清军不断失利的情况下更加难能可贵。清军和民团在辽阳东路对日军第五师团的牵制,使山县有朋扫荡辽阳东、西路,攻击辽阳、奉天的计划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虽然辽阳西路地区在第三师团的攻击下于1894年12月失守,使得第五师团主力沿辽阳西路与第三师团会合,但此时清军宋庆、依克唐阿、长顺、魏光焘、李光久等部已经集中于以海城、牛庄、田庄台为中心的辽河平原地区,日军被迫与清军在辽河平原进行一系列决战。虽然日军取得了决战的胜利,但已无暇进行进攻辽阳和奉天的行动。可以说,迟滞日军对奉天和辽阳的进犯是辽阳东路保卫战清军获胜最重要的意义。

清军在辽阳东路保卫战中取得较大战果,除了官兵高涨的士气和民团的配合外,关键原因是清军改变了自牙山之战、平壤之战、鸭绿江之战、旅顺之战以来形成的片面防守,不积极调动敌军的作战思路,在坚持防御的同时抓住时机主动出击,虚实结合,“蛇行鼠伏,聚散无常,使敌莫测我军虚实,此奇兵也”[6]17,使日军短时间无法适应。日军将辽阳东路清军的作战方式总结为三点,即避众击寡;前后夹击,完全的攻势运动;收容部队,有序转移[7]308-309,并声称此种战法需要引起日军足够的重视。

清军在辽阳东路的胜利虽然取得了较大战果,但其仅仅是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一次局部胜利,并没有改变清军在辽河流域溃败的形势。究其原因,东北地区练军武备的孱弱首当其冲。东北地区虽然早在洋务运动兴起之时就开始编练练军,但成效不大。时任吉林将军的长顺评价甲午战争时期东北各路练军“无一可恃。既无可恃,即难任战。是以已失之城未闻克复,而贼逼之地即多危急。非贼之果强于我,我之果弱于贼也,往住未经交绥,而胆气先寒,此中实难令人索解”[16]。由此可见,东北地区练军与现代化的日军相比仍有极大的差距,不是某一次局部的胜利就可以改变战争走向的。

注释:

①关于辽阳东路作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皮福生《爱国将领依克唐阿》,《学问》2002年第11期;张宁《“诚勇戍边然正气,精忠报国垂青史”——清代名将伊克唐阿考》,《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9期;邱涛《关于甲午陆战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张国权《甲午辽东辽南保卫战》,《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王金山《甲午战将依克唐阿》,《济宁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杜茂《甲午战争奉天战场清军将领群体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8年;耿立伟《甲午战争时期盛京地区清军防务研究》,辽宁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5年;李影《甲午战争中清军唯一成功的阻击战——摩天岭之战》,《中国档案报》2017年7月21日;于家福《略论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聂士成》,《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4年第2期;马骏《聂士成与摩天岭保卫战》,《军事历史》1986年第2期;陈英《聂士成与中日甲午战争》,《安徽史学》2000年第3期;赵增越《日军进犯辽东——第一次侵入中国大陆》,《中国档案报》2014年8月22日;王墨翰《增祺对依克唐阿奉天作战的后方支持》,《阴山学刊》2017年第4期。

②辽阳东路、西路是指从鸭绿江边九连城至省城奉天的两条大路。从九连城向北,经凤凰城、草河口、连山关、摩天岭至辽阳,是为东路;从九连城向西北经岫岩、海城至辽阳,是为西路。两条大路会合于辽阳后合为一路至省城奉天。

猜你喜欢
民团连山东路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卖书
北京东路的歌谣
百里脐橙连山山
黄河三角洲东路梆子的传承发展与价值探究
图解美国海军RA-5C“民团团员”舰载侦查攻击机
十里桃林平东路
宛西自治中“官”与“匪”
——试述别廷芳的内乡民团建设
一名老警察的新追求:记葫芦岛市公安局连山分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春山
百万古砚:四人情感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