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赏识教育”在立体图形教学中的体验

2019-03-24 04:25莫劲元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赏识教育核心素养

莫劲元

摘要:本文旨在核心素养下,运用“赏识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体验,改变过去学生“怕学、厌学”的现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赏识教育  核心素养   高年级数学   立体图形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让学生学会学习、团结协助,实践创新。立体图形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是个重难点,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而学生接纳抽象数学知识的能力又不强。而在大力提倡进行核心素养教育的今天,如何激发学生解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呢?笔者做了以下的探讨。

一、让“赏识教育”走进小学立体图形教学

近年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模式效率低,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学生方面外,大多的数学教师在立体图形教学各个环节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逐渐对立体图形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和严重的厌烦心理。根据小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和情感特征,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盼望得到真诚的赏识。“赏识教育”就是对教育对象以褒奖、鼓励,使其不断增强信心,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因此,笔者让“赏识教育”走进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教学,让“赏识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变“怕学、厌学”为“爱学、善学”。

二、在小学高年级立体图形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解题水平和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不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激发学生的爱学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教学中,如何运用“赏识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一)赏识即唤醒——让学生兴趣盎然

苏霍姆斯基则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教学中要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赏识即是唤醒。

为提高学生对抽象化的知识进行具体化的表述,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唤醒学生关注生活,无数直观的立体图形就在我们身边。在高年级立体图形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展示立体图形能力活动的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抽象化立体图形的理解。例如,去年我在区第一小学上《立体图形的整理与复习》公开课,在复习引入时我让学生摸立体型,用语言描述摸到的立体图形,然后让同学猜这个是什么立体图形,最后一个由我做样用力一拍,做出一个夸张痛苦的表情,并展示手中的红点,不用语言描述,每个学生都异口同声说出是圆锥。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升课堂的气氛。学生上台前和上台后,在座的同学都以掌声鼓励他们或点头给予肯定。赏识的语言可以是:太好了、你真捧、你能行,带幽默感的语言更好。不管优秀生、后进生,因有事先准备,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会使他们争取下次表演得更好。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唤醒其学习立体图形的兴趣。

为了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教师更要唤醒学生养成敏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学习高年级立体图形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他们心中必然会充满阳光,他们必然在“我能行”的心态中觉醒。

(二)賞识即肯定——让学生树立信心

肯定是自信的源泉,是前进不息的动力。赏识,给学生以生机和希望。被人赏识,令人振奋;赏识他人,使人心悦。

在小学高年级立体图形教学中,运用媒体模象理解立体图形,可以让图形“动起来”,在“运动或变换”中来研究、揭示、学习图形的性质,这样,既加深了对图形性质的本质认识;又对立体几何直观能力也是一种提升。例如,教学《圆锥的认识》,为了突破认识圆锥的高及高的测量方法这难点,可以充分运用媒体资源和师生互动赏识。例如,圆锥有多少条高?先课件演示: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旋转得到一个圆锥,后学生实验:快速旋转直角小旗得到一个圆锥。得出结论,从顶点到圆心的距离叫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此刻,教师可以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相信自己,你们已经做到了”或“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要敢于体现自己”等,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由于圆锥的高在圆锥的里面,我们不能直接测量它的长度,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以三人一组作实验。

汇报测量的步骤及测量结果,让各小组学生代表上台演示:

生1:先把圆锥底面放平,用直尺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用三角板竖直地量出圆锥的高。

生2:用小尺竖立在桌面上,然后用三角板通过顶点与直尺垂直。

生3:用三角板放在圆锥的顶点上可以与直尺保持垂直,准确地测量出高。

生4:把圆锥的底面朝下倒立在桌面上,把小尺放在圆锥的底面上,然后用三角板垂直地测量出顶点到底面之间的距离。

生5: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应该注意小尺测量时要从“0”刻度开始。

这样把静态的圆锥变成动态的圆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这样,学生在实验中处于一种动脑、动手、探求、发现的境界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学生团结协助得到有效的发挥。当学生付出努力又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时,学习是最有效的。学生出色的表现,立即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赞赏。赏识,确实让学生树立信心,快乐地学习。

(三)赏识即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

詹姆斯通过实验发现:一个没有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

1.情感激励

“赏识教育”教学模式紧紧抓住了情感因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每个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能表现自我。在立体图形教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立体图形学习的应用题材,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各小组以比赛的形式展现他们的学习设计。各小组满怀激情,其中有一个小组运用多媒体选择游泳池注水的形式进行情景化设计,水池中水量的多少就可以认为是泳池的体积,在一定的条件下,长方形的水池长宽高相等的时候就成了正方体,正方体的就是特殊条件下的长方体。同时在固定的泳池中,其体积(存水量)主要与水位的高低有关,所以可以认为长方体的等长等宽的情况下,立体图形的体积受图形的高的影响。完毕,教室里响起了阵阵的掌声,老师也竖起了两个大拇指,连声说“你们太棒了!”。这样的设计形象生动,学生记忆深刻,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收到了明顯的学习效果。

赏识即激励,能催人奋进,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激励毎一个学生, 使其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成功激励

成功令人兴奋,付出努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体悟学习立体图形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激情。例如在“长方体体积的表面积增减问题”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同一立体图形的不同的切割方法进行切割表面积增减情况存在差异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难度,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图形制作软件进行展示,通过对统一物体进行不同形式的切割出现不同的切口并影响到图形的表面积的大小。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语言和手绘难以表述的东西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真正的了解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变化。

在老师的激励指导下,学生真实体验到展示立体图形的魅力,立体图形难学吗?易也!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赏识导致成功,激励点燃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体验更大的收获。

(四)赏识即鼓舞——让学生昂扬斗志

赏识即鼓舞,受到鼓舞的学生一定会昂扬斗志。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及时有度的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赏识评分的办法有:

1.评分赏识

所谓评分赏识,就是给学生作业评分时宜宽不宜紧,要适当打鼓励分。对用不同的方法、多种解法的同学要尽量打高分,对水平较低的同学尽量不打不及格的低分。因为打低分,无异于老师在斥责学生。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中学生来说是难以承受这种心理压力的。长此以往,他们会失望、自卑,甚至会自暴自弃,不愿练习。因此,宽打分数,是一种给学生最好的鼓舞。

2.批语赏识

一个学生如果获得表扬,奖励的次数越多,他的行为活动就会越积极。因此,教师应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对认真规范作答的学生,批语如“优+与众不同=优+,优+奇思妙想=优+,优+字迹工整=优+,优+格式规范=优+”;对不怎么爱好数学且作业较马虎的学生,评语要讲究艺术性,如“良+如果能认真订正作业=特优,良+如果能不懂就问=特优,良+如果能认真及时改正=特优”;对一些不爱动脑筋且有抄袭现象的同学,如“B+如果能独立完成作业=特优,B+如能积极开动脑筋=特优”。以上的批语赏识,既充分肯定其优点也指出其缺点,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让许许多多所谓的“后进生”重新找回自信,克服自弃心理,鼓舞斗志。

3.面对面赏识

放下老师的尊严,与学生平等相处,一声鼓励的话语,一片片真情的关怀,足使学生心花怒放。老师赏识的动作可以是:竖大拇指、拍拍学生肩膀、或与学生握握手。赏识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教师对学生要宽容、和善、耐心,时刻不忘去赏识学生,给学生以鼓舞。发现不同解题方法的给与肯定,同时提出哪一种方法优选,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赏识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突出每个学生的个人修养、注重其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每个学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数学赏识教育核心素养
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初探洛
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