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阴对“黄金菊”茶树生长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2019-03-27 05:52江新凤谢小群石旭平李友勇刘本英l鄢
茶叶通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鲜叶光合作用茶树

江新凤,李 琛,蔡 翔,谢小群,石旭平,李友勇,刘本英l鄢

(1.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2;2.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 景洪 666201)

“黄金菊”茶树资源在江西省内有一定规模种植,是研究培育茶树新品种的重要资源[1-3],其特征是春、夏、秋季嫩梢芽叶为黄白色,似菊花。江西省很多茶树新品系均以该资源为母本杂交繁育而成,因此从茶树植物学性状、生化成分、光合作用方面探明其生长性状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江西省特有的黄化茶树品种作为试验材料,探究其遮阴后茶树生长变化、光合作用与品质变化等相关情况,为江西省茶树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处理

试验地选择在南昌县黄马乡江西省茶树资源圃(E116°00'2.1'',N28°22'12.4''),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7℃~18.9℃,年均日照1603.4h,年均降水量约1300~1800mm。

试验地为整块平地,茶园海拔40 m,土壤肥力基本一致,试验茶树品种为“黄金菊”,1990年5月种植,茶树种植行为南北向,行间距150 cm,树势中等。

2018年5月15日开始覆盖遮阳网。试验共设2个处理:处理1:参照肖润林等[4-7]的研究结果,采用70%遮阴处理,遮阳网面积135 m2(15 m×1.5 m×6.0 m),高200 cm。处理2:露天对照(CK)。各处理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1.2 试验方法

1.2.1 茶树农艺性状测定

“黄金菊”茶树新梢长度采用直尺测量,新梢直径、叶片长宽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处理重复6次;新梢重量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每个处理抽取20支新梢,称其鲜重。

1.2.2 茶园微环境测定

茶园温湿度、土壤温度和茶园土壤水分:在各处理的中心区域设置NL-GPRS托普农业环境监测站,在2018年5月15日~2018年8月15日期间连续90余d。

1.2.3 茶树叶片光合参数测定

参照汪良驹[4]、韩忠明[5]的方法。选晴朗天气,于 2018年 6月 27~30日上午 8:00~11:00,用CIRAS-1型光合测定系统(英国PP-System公司)进行光合参数测定。采用开放式气路的方式测定茶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呼吸速率(Rl)、暗呼吸速率(Rd)等参数。每个处理重复测定6株(树龄:28年生,无性繁殖),每株茶树测6片成熟叶片。

1.2.4 茶叶新梢内含成分测定

2018年4月份,采摘一芽二叶鲜叶进行微波固样,测定茶叶内含成分。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GB/T 8314-2013方法测定,茶多酚、咖啡碱及儿茶素组分采用GB/T 8313-2018方法测定,水浸出物含量采用GB/T 8305-2013方法测定。

1.2.5 叶绿素含量测定

叶绿素含量采用丙酮、乙醇、水(4.5∶4.5∶1)混和浸提液提取法,在645nm和663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Arnon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

1.2.6 茶叶内质审评

采摘标准茶树新梢的一芽二叶按相同水平制作绿茶后,依据GB/T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进行审评评分。

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20.0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遮阴对茶树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遮阴处理后,“黄金菊”新梢生长势较对照明显增加(表1),70%的遮阴处理加快了“黄金菊”茶树的生长,主要表现在处理后茶树新梢长度增加,新梢直径增粗,新梢叶面积(cm2)=叶长(cm)×叶宽(cm)×0.7(系数)明显增加,新梢重量明显增加。

遮阴一个月后,遮阴处理的茶树叶片由黄色转变成绿色,叶面积明显增加,持嫩性明显增强。试验茶树新梢长度平均增加了1.16 cm,叶片长度增加了1.95 cm,叶片宽度增加了0.92 cm,单支新梢鲜重量增加了5.11 g;产量方面,小区平均产量、一芽二叶长、百芽重等指标明显增加,遮阴后产量明显增加,两个不同处理间,呈现显著差异。可见遮阴有利于“黄金菊”茶树生长。

表1 遮阴对茶树处理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shading treatment on the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tea plants

2.2 遮阴对茶树微环境的影响

通过实验调查和数据分析,不同处理茶树土壤温度、水分和空气湿度不尽相同,具体情况见表2。遮阴处理提高了茶树土壤中的含水量、茶园日均空气湿度,降低了土壤温度、茶园日均空气温度。遮阴处理后茶园土壤平均含水率增加了1.11%,土壤平均温度降低了2.26℃,茶园日均湿度提高了6.97%,茶园日均温度降低了3.64℃。

2.3 遮阴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黄金菊”茶树遮阴后测得光合作用情况(表3),遮阴处理的光呼吸速率(Rl)、暗呼吸速率(Rd)、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等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后者。遮阴处理的茶树光呼吸速率是对照处理的1/2左右,暗呼吸速率二者之间变化不大,净光合速率是对照处理的52.6%,蒸腾速率也明显下降。但是气孔导度却呈相反趋势,说明遮阴茶树虽然气孔开度大,但是蒸腾失水反而低于对照。

2.4 遮阴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茶叶内含成分分析结果(表4)表明,遮阴后茶树鲜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叶绿素a和叶绿素b有明显增加,相比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4.7%、17.9%、0.6%、16.5%和21.1%,而试验处理茶多酚含量下降明显,下降了22.7%;与对照相比,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三个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遮阴处理后“黄金菊”鲜叶中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茶树鲜叶。遮阴后茶树鲜叶中茶多酚含量下降了22.7%,因此可以推测遮阴不利于茶多酚的积累。遮阴处理提高了茶树鲜叶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但差异不显著。

表2 遮阴对茶园土壤温度、水分和空气湿度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shading treatment on soil temperature,moisture and air humidity in tea garden

表3 遮阴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umol/m2.s)Table 3 Effects of shading treatment on photosynthesis of tea plants (umol/m2.s)

表4 不同遮阴处理下茶叶主要内含成分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shading treatments on the main contents of tea

表5 不同遮阴处理下制绿茶感官审评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sensory evaluation of green tea produced from the tea variety under different shade treatments

试验处理后20 d,对试验样品进行审评检验,结果见表5,遮阴后的茶树制作绿茶感官审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处理茶树,审评得分方面,遮阴处理总分为92.1分,高于对照的89.7分。

3 讨论

茶树品种“黄金菊”虽然是江西省特有的黄化茶树资源,但是其特征不像“中黄1号”和“安吉白茶”等黄(白)化茶树资源一样有很高的氨基酸含量[1,3],其生长势强,扦插与移栽成活率高,新梢常年为黄色[1]。本研究发现,遮阴处理后“黄金菊”茶树品种生长速度较对照快,其主要表现在茶树新梢生长速度加快、叶片长宽及叶面积变大,同时新梢鲜重增加;可见,遮阴处理改变了茶树生长的微气候环境,有利茶树生长,适当遮阴降低夏暑季节茶树冠层温度,增加其相对湿度,缩小温、湿度日较差,改善茶园水、温条件,避免了因连续的高温干热导致的热害和旱害[6],有利于提升“黄金菊”的产量。与对照相比,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三个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茶树吸收更多的光能[7],遮荫处理有利于茶树体内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8-9]。该试验过程中,遮阴处理后的茶树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叶绿素a/b值有轻微降低趋势,一般绿叶作物低叶绿素a/b值能提高植物对远红光的吸收,因而作物在弱光下,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的植物,也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10-11]。叶绿素a/b值是衡量植物耐阴性的重要指标,叶绿素a/b质量分数的改变有利于植物吸收蓝紫光,从而适合于在暗处生长,a/b值越小,表明其耐阴性越强[12]。茶树是耐阴植物,遮阴初期,茶树为了适应低光照强度的外界条件,以降低新梢中叶绿素a/b值来应对逆境,使光合作用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保证茶树正常的新陈代谢。因此,适度遮阴改变了黄化茶树资源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调节了黄化茶树资源的内含成分,从而提高茶叶品质。

光合作用决定植物生长发育和生长势高低,是茶树栽培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13]。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茶树的光合速率也随之表现出一般植物的日变化规律[14]。遮阴能明显降低茶园光照强度,改善茶园的温、湿条件,进而影响茶树光合作用。通过对茶树“黄金菊”进行遮阴处理,结果表明遮阴能够提高试验茶树品种“黄金菊”的叶片持嫩性,茶树叶面积有明显增加,这一结果和陶汉之[5]研究结果较一致。同时,适度的遮阴提高了茶树鲜叶中水浸出物、咖啡碱和氨基酸等的含量。因此适度遮阴有利于黄化茶树“黄金菊”酚氨比的下降,为该类型茶树资源的创新利用(如:制白茶、绿色等茶类)提供了基础。但在进行遮阴处理时也要考虑到茶树其他生化物质的变化,不能盲目追求高氨基酸而忽略其他生化成分的变化[15-16]。

4 结论

茶树资源“黄金菊”在长期的驯化、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茶树新梢终年黄白色,其发生机理与光照、温度及自身遗传有密切关系;本试验通过对该茶树遮阴处理,可显著降低茶树冠层及土壤温度,增加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含水量,从而促使“黄化”茶树光合作用、生理作用产生变化,使“黄金菊”茶树表型性状趋于正常绿色茶树,茶树植物学特性和内含成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促使了优异品质形成。遮阴技术这一农艺措施简便易行,有利于丘陵、红壤茶园夏、秋茶品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鲜叶光合作用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徐纪英:呼之欲出的“茶树花挂面”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爱上光合作用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
摊放对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