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规祖训在当代深澳文化中的渗透
——以深澳申屠氏为例

2019-03-27 00:5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祖训家族文化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1121)

申屠氏,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其中的一支现定居在杭州市桐庐县深澳村。现今保留下来的申屠氏族规祖训是在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选择后才最终形成的。族规祖训作为宗法制度下的家族法规和先祖遗训,其作用是约束家族成员的言语行为以及团结同姓家族成员。申屠氏的十二条族规中经历史的冲洗与沉淀所留下的与当代中国社会相适应的部分,对其族人起到多方面的教育规范作用,同时也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扬了文化自信。

当代深澳文化包括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人文文化等,而申屠氏族规祖训对其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文学、人文景观、家风建设、文化产业。下文将逐一展开详细论述。

一、族规祖训在深澳文学中的渗透

深澳作为历史文化古村,它的文化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文学成就上。据调查,从古至今写江南深澳的诗作数量颇丰,以诗歌为最,例“江南深澳十二景诗”。清朝申屠典的《深澳阳宅十二景志引》中有言“若吾申溪以似以续,至今历世三十,户千余家,祖宗择地而居以赐福于子孙,为子孙者当益念祖宗之泽于勿替也。”这段话强调了深澳申屠氏历史之悠久,继承感恩祖宗恩泽之必要,所以现今弘扬申屠氏族规组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民国时期申屠锦麟的《松亭锁翠》中写道:“极目烟村外,长堤柳色青。渔歌穿荻岸,樵客出松亭。北苑山成郭,南郊翠作屏。安居民乐业,流水静中听。”在申屠后人的眼中,深澳村拥有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当然,这种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场景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申屠氏的族规祖训。除诗歌外,江南古村也先后编辑出版与深澳有关的文学作品,如《春满江南》等。这些作品都向我们揭示了申屠氏家族文化的渊远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申屠氏族规组训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及在此影响下所形成的良好社会风尚。申屠氏族规祖训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的渗透,潜移默化中深化了村民的道德人文素养!

二、族规祖训在深澳人文景观中的渗透:

深澳村于2006年相继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历史文化保护村,这离不开它本身颇具历史韵味的人文景观。据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末年深澳古村的五大文化元素,分别为建筑文化、宗祠文化、楹联文化、水系文化以及紧随时代脚步的礼堂文化,五大文化相辅相成,成为族规祖训文化的优秀的载体,与深澳古村相伴相生。

深澳村作为申屠家族的血缘村落,其优秀的族规祖训深深渗透进村落别具一格的乡土建筑文化中。首先深澳村拥有的200多幢乡土建筑从房屋建筑结构多为四合天井式,邻里之间交往更加密切,合乎族规祖训中“睦亲族”的要求和准则,“守本分者亦宜不失亲亲之道”即是深澳村民关系的深刻写照。其次从房屋建筑的木雕艺术来看,古建筑群中依旧保留着繁多而又清晰可见的雕刻,房屋的木雕装饰除了简单的人物、植物和各色几何图式,还有多彩的故事,如《岳飞传》、《三国演义》,此外还有富有教化意义的“状元及第图”和“文房四宝图”,培养族人“崇文”的风气,更是对先人留下的族规中的“充义田以备周恤”的大义精神的继承。再次从建筑名称来看,富有诗意和内涵的建筑名称亦是对族规祖训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后人的教导和期待,如先人在“攸叙堂”身上寄托的香火永传的期望和在“怀素堂”身上所寄托的人应追求本心的思想。

《明会典·祭祀通例》中有言:“庶民祭里社、乡吏及祖父母、父母,并得祭灶,余皆禁止”,祠堂自古以来便负载着祭祀祖先、家族议事、审理族中事物、设立私塾等功能,随着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发展,宗祠作为一种文化被保留了下来,虽然已经失去了村落中权力地位的象征,但是其精神的凝聚力依旧在影响着乡土的人民。深澳村完整保留着经历过“三建四修”的申屠氏宗祠,巍峨的祠门承载着思想的力量,优良的族规祖训依旧影响着代代申屠氏人。

与宗祠文化密切相关的还有楹联文化,深澳古宗祠中有大量的匾额楹联,将优秀的族规祖训与书法艺术相结合,意境高远、言简意赅。楹联文化保留下蕴含丰富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思想,如“籍谈数典知尊祖,富辰小忿不忘亲”,“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凴明德荐馨香”,以及“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杞梓太和春”,教化后人成为一位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深澳文明大礼堂有众多文化活动,如五四青年节的“五四”活动,春节的“新年晚会”,重阳节敬老活动,儿童开蒙等。深澳文明礼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突出“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并且根据基本道德规范评选身边的道德模范,这即是在新时代下对继承族规祖训新颖方式。

深澳村得名于“澳”,值得注意的是它所寄托的深刻的宗法礼制道德观以及古人深刻的理水思想。水系作为宗族的公共事业增强了家族的向心力和稳定性。祠堂作为村落核心和宗族社会的象征则对承载宗族文化具有关键的作用。在水系的五部分中,暗渠的构造尤为巧妙,长800米,深入底下4米,可见这一工程的困难与艰险,但是在优良族规祖训教导下的族人顶住了艰辛,才得以在那时建成如此优良的水系系统,这种辛苦建渠的精神在新一代的申屠氏人中依旧值得传承。

三、族规祖训在家风建设中的渗透

申屠氏的十二条族规:“敦人伦以尊上谕,完钱粮以急国课,修祠宇以隆宗祀,充义田以备周恤,辑谱系以正名分,睦宗族以禁凌暴,守本业以斥非为,端士行以厚风俗,尚节俭以戒奢侈,养童蒙以端气习,正女训以肃阃范,约祠评以息争讼。”融入了申屠氏人的生活,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遵本,对现如今大力提倡的家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深澳村在家风建设这方面,借助族规祖训,制定出符合村情的乡规民约,同时在总体文明规范的引导下,开展星级文明户的建设,其中的标准如孝顺、勤奋、诚实等均是来源于传承悠久的族规祖训文化。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的品性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家庭的家风影响着社会和谐和国家的安定,依次依级推之,可见优秀族规祖训的深远影响。

四、族规组训在深澳文化产业中的渗透

深澳古村凭借乡土气息和原汁原味的家族文化风貌以及“原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很多游客的注意,从而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申屠氏族规祖训在当地文化产业中的渗透主要表现在将优秀的族规祖训融入景区规划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从而形成特色旅游产业链。具体而言,第一,当地村民利用深澳古建筑一方面向人们展示申屠家族文化的历史,另一方面则借此作为深澳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提供旅游的发展空间。通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当地村民有主动将自家空房改造成民宿、将废置箱包厂改造成酒店,利用自家古建筑开设农家乐等情形。申屠氏后代借此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让更多的人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申屠家族文化。第二,以文化做牵引力,带动当地个体经济的发展,最突出表现在当地传统小吃的热销上,尤其是当地特有的糊麦裹、米粿、粽子、麻糍等传统小吃。第三,体现在当地传统手工艺上。例如一些刺绣及木刻等手工艺品,其外在形象或雕刻的文字内容或多或少体现了申屠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箴训,不仅弘扬了申屠氏家族文化,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对现代新农村生活的幸福感。第四,申屠氏族规祖训本身就对新农村文化产业、旅游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申屠氏族规祖训作为家族制度文化是古村落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游客通过对古村落的公共选择制度的认知,体会村落的凝聚力、亲和力,感受当地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村民们舒缓的生产生活,和谐的邻里关系,有序的宗族与家庭礼制,朴实不设防的待客方式等与现代社会快速的节奏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成为旅游者的心灵家园。总之,申屠氏族规组训的弘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两富”“两美”文明浙江!

从文学到人文景观到家风建设再到文化产业,申屠氏族规祖训对当代深澳文化的影响可谓全面且深刻。它不再是历史上仅仅作为宗法制大家族的约束性条例,而是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变成了一种“新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新农村文化中展示着它独有的一面!

猜你喜欢
祖训家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祖训,一件最有价值的传家宝
祖训:理念与实践
HK家族崛起
书法欣赏
祖训家规重传承
《小偷家族》
谁远谁近?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