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的研究分析

2019-03-28 04:02刘翠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患处糖尿病足溃疡

刘翠传

(青岛市即墨区田横卫生院,山东青岛 266211)

1 病因病机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对其并发症糖尿病足的介绍,在《外台秘要》中曾提到消渴症多发痈疽。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的下肢出现溃疡、并伴随着疼痛慢慢地演变成坏疽。中医将其都归结为血液阻痹、静脉阻痹等。中医认为发生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就是饮食没有节制、劳逸失衡、先天问题、跌倒损伤等,从而导致患者气血亏虚、脉络不畅、体内湿热过剩、脾肾阳虚等等问题。

2 中医内治法

2.1 辩证论疗法

在进行中药内治时,最主要的是要对患者进行全身的辩证。只是目前对于糖尿病足的证型在中医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依照诊疗糖尿病足的标准,将糖尿病足分成了5个证型:第一个是阴津不足,气血亏虚,脉络不畅。所以在医治时应当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使患者减轻疼痛;第二个是体内湿热过盛,应当清除体内热毒,排除湿气,选用四妙勇安汤为最佳;第三个,气血双亏、体内湿毒不化,应当采用补气养血,排除体内湿毒的方法,选用当归做补血汤为最佳;第五个,脾肾阳虚、脉络不畅。应当采用温补脾肾,打通脉络,选用金匮肾气丸最佳。学会的外科分会针对足部溃疡的中医诊疗中,将该病分为4个证型:第一个,体内湿毒过盛,应当采用清除体内热毒,利尿,活血的方法。选用奚氏清消方为最佳;第二个,血液瘀滞,脉络不通。应当采用祛除瘀滞,活血通络的方法。选用桃红四物汤为最佳;第三个,热毒伤阴,应当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选用顾步汤为最佳;第四个,气血双亏,应当采用补气养血,活血通络的方法,选用人参养荣汤为最佳。

2.2 专方验方

由于很多的中医学者对于糖尿病足有着很多的临床经验,并且在临床中摸索出一套治疗的方式方法收效显著,例如,有的学者发现使用通赛脉片对于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有很好的疗效。它可以促使溃疡等患处愈合,并提升胰岛素的敏感度,在延长凝血酶原的时间方面,以及增强NO和一氧化氮合酶上都有着很好的作用。还有的学者对一些因糖尿病足产生足部溃疡的患者进行了对照试验。一组采用安慰剂的方法,另一组则采用了中药汤剂的方法。该汤剂成为主要为黄芪和生地。在持续半年的治疗过程中,中药汤剂的患者足部溃疡面积缩小了近50%,愈合程度也达到了56%。而另一组中,患者足部溃疡面积仅仅缩小了不到5%,愈合程度也才达到了42%。由此可以得出,使用中药汤剂可以帮助患者减少血清肿瘤的坏死因子,促使溃烂伤口愈合,增强体内对抗炎症的反应。因此,在进行糖尿病足的溃疡治疗中,使用黄芪和生地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2.3 单味药物

黄芪有着可以益气的作用,还可以促使肌肤生长。它的关键成分是多糖与黄铜。中医学者发现,黄芪中的多糖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足溃疡面的渗出液的活性,并抑制其蛋白质的表达,从而使降低了基底膜蛋白分解,这可以有效地促使溃疡面的愈合。川芎嗪作为川芎的关键成分,它可以压制自由基的产生,防止脂质产生氧化反应,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嫩里,促进血液流动以及保护血管中的内皮细胞。中医学者将川芎嗪加入低分子的右旋糖酐、罂粟碱以及前列地尔中发现,糖尿病足的患者疼痛感减轻并且病情也被有效地延缓。由此我们可知,使用中药川芎嗪在内治中做辅助治疗时,可以起到减缓症状,调节微循环的作用;生地的功效为清热生津液,滋养阴津。它可以促使慢性的溃烂面愈合。中医学者在进行研究中发现,使用生地可以使患处的毛细血管增多,有效地缓解炎症反应。因此,我们分析生地的机制主要为帮助血管的生成,促使新生组织再生,控制炎症反应。

3 中医外治法

对于由糖尿病引发的糖尿病足在采用中医治疗时,最常见也属于治疗的特色要属外治法。其外治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四点。

3.1 敷贴疗法

敷贴疗法在治疗糖尿病足时,可以分为以下四点。第一点,箍围法是使用中药敷于患处,通过截—束—拔毒三个过程后,对患处进行清热消肿、缓解病痛、驱散瘀滞的一个敷贴方法。有学者曾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即大黄和黄柏。将它们研成粉后作为消毒备用。在为患者敷贴时,先是使用生理盐水将药粉调成糊状后,均匀地敷贴在溃疡创面的周围。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感染性糖尿病足,成效概率高达83%,这既可以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同时又不损伤患者的根本,而且此办法操作起来难度不高,疗效也很快,同时价格也不是很昂贵,因此,箍围法的实用性非常强,值得宣传和推广;第二点,膏剂外敷法。这种外治法是在完成基础治疗之后的外敷。膏剂的成分功效为活血化瘀、消肿,促使肌肤组织重新生长,收敛创伤面。将膏剂涂在患处后,使其形成薄薄的一层膜。若是创伤面较深可以用无菌的纱布对其进行包扎,再根据患处的分泌物的程度决定换药时间和换药频率。这个方法比较适合所患糖尿病足病程长的患者;第三点,散剂外敷法。该外敷主要依靠将不同种类的药物通过研磨后变成粉末,将粉末掺布在膏药或者油膏上面,也可以直接将粉末散在患处。散剂可以保护患处,促进药剂的吸收,减少摩擦,同时也防止了温热的液体对患处的刺激引发患处感染。通常选作散剂的中药为丹黄散。它的主要成分是有五种,分别是丹参、沉香、大黄、没药以及当归。其功效主要是活血化瘀、讲解毒素、促进再生组织生长。有学者以基因组的角度分析丹黄散,发现当其作用在糖尿病足后,患者的患处炎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白细胞介素基因的表达也获得了下调,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也获得了加强,这促进了溃疡的愈合;第四点,湿敷法。该方法主要是指将纱布条浸泡在中药的煎剂中,然后敷在患者的患处,再用无菌纱布将其包扎,使患处能够充分吸收药物。有学者使用蒲华汤来诊治湿性糖尿病足,后发现药物在患处局部发挥了清热解毒的作用,调节了患处的微循环。这不但有效地防止了细菌出现耐药现象,同时也减少了创面的愈合时间。

3.2 清创术

清创术分为两种,一个是蚕食清创术,另一个则是奚氏袪腐青筋术。前者是分次地把坏死的组织清除掉。这可以防止在清除时,由于清除力度过大而导致创面扩大,引发创面感染。而后者则是依照坏疽的病情严重程度,来清除掉那些坏死的组织,进而使其完成祛腐的作用。前者可以有效地调节患处局部的血液循环,并帮助患者控制感染。后者则可以及时地提醒患者去清创,并将坏死的组织祛除掉。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

3.3 针灸疗法

在中医针灸疗法中,较为常见的便是艾灸,穴位注射以及温针灸这三种。第一种主要用艾草在患者身上的指定位置通过温或烧灼的方式,借助经络作用于人体上,使之产生温经活血的工效。而第二种主要是使用针刺来刺激穴位,通过穴位的开阖利用药物对身体产生的局部药用工效。一般会使用丹红注射液对患者的足三里和三阴里这两处穴位进行注射,可以有效地调节血液循环,以免溃烂的产生。第三种,温针灸疗法是把针刺到皮肤一定的深度后,使用捻转的方式让局部有酸痛或麻胀感。利用针灸对穴位的刺激是经络传导调节脏器功能。这种方法可以打通经络,有消除瘀滞散除寒气的作用。

3.4 其他疗法

在中医药诊疗方法中,出外治和内治法外还存在着其他疗法。例如,可以进行辩证食疗法。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应当在生活中少吃低糖食物,高蛋白以及高纤维的食物也需要适量食用。切记不要食用过肥、过甜、过油腻的食物。体质寒凉静脉淤阻的患者,通常肤白但怕冷,可以适当地吃一些燕麦或者小米等性温和的食物帮助其祛除体内的寒气;血液瘀滞脉络不通的患者,通常患处酸胀,皮肤呈暗红色,应当多吃一些高粱等食物助其活血化瘀;体质湿热患者的患处通常出现溃烂,并时常伴有发烧的情况,应当使用银耳或绿豆等食物,助其清热祛毒;气血不足的患者通常疲惫无力,患处的创面难以愈合,可以使用萝卜等食物来进行补气;除此之外,还可以让患者经常的运动,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适当的运动方式,像太极等一些柔和性的运动,都十分地适合糖尿病足患者。还可以采用心理疗法,有很多的患者由于该病的致残率较高,因此心情多会伴有焦虑紧张。中医认为,只有病人在心情平静、神色安然的时候气血才会平和。所以患者心理若是有负担,对病情的恢复也是十分的不利。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开导法或者音乐疗法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提高患者对于生活的自信心。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中医疗法分为中医外治、中医内治法以及其他疗法三种。不论何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症,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截肢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患处糖尿病足溃疡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都是“溃疡”惹的祸
治斑秃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
鸡眼的中医外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