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央荷藕,一缕玄思

2019-03-28 11:16李良子
戏剧之家 2019年5期

李良子

【摘 要】在文中,笔者将阐释“情景相生”立意对作品的演奏以及音乐审美感受产生的影响,以探求以体认感为中心的音乐感知。旨在让人们认识作品,感触中国音乐的美。

【关键词】情景相生;体认;音乐感知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034-02

秋寻,那畔怎有荷的镜影,①

是晨曦中一缕淡紫,

亦是霞晕下一抹丹青,

竟映得淙淙涟沦泛起光色。

水丛浮影荡曳,

倏忽間嗅到那生在荇泥中的黍藕。

聊以自嘲,荷下确有子实吗?

甘愿寂寞,抛下它紫漪般的忧伤,

不禁莞尔,

原来,只身梦影

……

一、想象的微妙

情景相生——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有自在万物的景,亦有人心造设的景;有创作者抒发寄予的情,亦有解读者(包括演奏者及欣赏者)体悟领受的情。在创作、演奏以及欣赏的过程中,人们的想象不能受到理智的束缚,某“景”需要从客观转化成为主观。每一个创作者的思想中都会有一种对所述事物的特殊意向,或为人、抑或为物,种种意向经过想象的洗染,幻化成创作者心中自许的完美形象。此刻,人可置化为物,物可置化为人,人与物的相形并之,生出一番全新的意蕴。此处,我引用本篇序文那首散文诗中的一段作为参照:“聊以自嘲,荷下确有子实吗?甘愿寂寞,抛下它紫漪般的忧伤,不禁莞尔,原来,只身梦影。”

“甘愿寂寞,抛下它紫漪般的忧伤,”主体是荷花,一朵荷花怎样能产生“寂寞”和“忧伤”呢?此时,物与人相互置化,是人借助物做为抒情的对象,将个人的意欲转置于物,借物来抒发情感的波鸿。

而将这意蕴融于作品,一则,如当空皓月之中装缀无尽玉辰繁星,如18世纪源于法国的洛可可风格,点缀繁美且富于雕琢;另则,洗却世间铅华,尽下只若颜清粹纯,如写意般的中国水墨画作,捕捉到的是所绘景致的气韵,并非写实的刻画。人们在实事实物的触动下,在往来自如的畅想中,立刻生出一种意境来,在弹指一挥间又可以将这种意境渲染得五光十色,生出一束情感与智慧的美丽之花。而音乐带给我们什么?这需要创作者、演奏者以及欣赏者结合自身的智慧与情感进行诠释,即把“我”置于作品之内去享受作品。那么,人们在创作或演奏时脑中留存的不再是乐谱中的符号或标题,而是留存于意识中的某种想象经历。当然,不可忽略的前提是我们为音乐送去了积攒多年的技术经验。此外,在音乐中,有可以解读的地方,亦有不可解读的地方,不易言传的要依靠解读者的意会,厘豪微妙的音乐世界尤其不可拘手绳墨。

二、“情景相生”之思考的修养

音乐作品中的细枝末节,皆是作者的倾心之著。人们运用理性构架乐曲,又要将感性融入其中,理智与情感相存,使作品建立在有依托的理性与感性的感知基础之上,产生出触动人心的音乐。人们由感而产生艺术创作,在情动后,如何能制造成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就是思考。思考的严谨是理智的产物,自我批评的环节尤为重要:把“我”置于作品之外去评判作品,这需要依照个人在理智上的逻辑以及感性上的修养。从情感直接到作品,没有经过理智的过度,这样的作品无疑是生糙的:哪怕有万千深刻的情,也未必能让读者领略到十分的意,而思考加工的拣选过程可以去粗求精。作品创作过程中,未曾经由思考的磨砺,作品挥霍平易而生,结果难免浅显杂乱,而将心中所期所想的意向细加考究,由思考得来思想的深刻,将其融于作品,处处在深一层着想,才可创作出耐人追味的作品。在任何艺术创作中,都需要有深刻的情感凝结其中,否则不能将其称为艺术,而艺术作品的呈现,势必要经过自然到人为的过程,所以,经历这个过程,需要人们冷静的思考与沉着的回味,用思考推敲得来之意最可贵最真实。

三、“情景相生”之情感的波鸿

音乐的世界不能脱离人类情感。情感是综合音乐作品中个人意向的要素,音乐意向的浮现是情感作用在发挥功能,作者将那些零散的思绪一一整合,再由情感贯通其中。人们为情生乐,又因乐而动情,物我参半。所以,情感使然方可联结人与物,状物时带汲人感(前文有析),塑人时取汲物美:“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这段话出于曹植笔下对宓妃的描写,远望,皎洁如初生的霞阳;近观,明丽耀眼如澈水中玉立亭亭的荷花。楚王爱怜宓妃的月貌花容而之心动,情动时刻,将物之美灌注于人,使原本并无关联的朝霞、绿波与宓妃的可爱之处交融,经由情感的打磨,显得更加生动可爱。

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我力求使音乐的感性与理性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我认为这种交融就会产生美。这美以理智为依托,情感贯穿始终,并未因偏颇某一方而失去节制,我追求将这种有节制的美孕育于作品之中,使音乐产生出令人为之动容的情愫。解读一部作品的时刻,要做得“入出自由”。得入,挖空本我,解读者(包括演奏者及欣赏者)切身钻入作者制造的意氛中,体物入微,设身处地地去体味作者的情感;得出,跳出本我,作者自身洗却情感的波澜与思想的矛盾,批评作品。如然任凭我们的心灵伏波万壑,人们身处其中,尝其苦涩,并非是美。正如明末琴家徐上瀛曾说:“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②

四、“情景相生”之生命之颂咏

美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探寻与否都不能动摇美,不能改变“美的价值是‘内在的”③这一客观事实。相反,美影响着人类,赋予人类智慧,是人类生命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就会产生出美。人们通过艺术作品触碰到美的力量,这便是对美的存在的肯定,美有无尽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现,亘古不变。所以,只求于本我之心搜寻美是不易寻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生命中找寻。心灵的熏陶和历练可以激发人们捕捉美、体验美的灵感。而音乐的创作、演奏以及欣赏正是人们在表现心灵情韵、接受美的历练的方式。

宗教、哲学、社会、科学,生活等,这一切皆孕于生命的广大中,而这一切都能反映在艺术中。就一部音乐作品而言,曲中一音一句、一吟一颤、一静一动,皆可感知到作品的精神内涵。在那些音响喧嚣,抑或是表面听起来不成曲调的现代音乐,依然散发出生命沉重的感伤与惊鸿。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新作,历史上不论哪位文艺巨匠的妙笔,都不能替代今日的作品。艺术只有散发着时代的气质才可生生不息。而那些凝结在久远岁月中艺术杰作为何至今仍在震慑人类灵魂,激励着人类的今生后世呢?我想,它经受了历史的积淀,点滴浸润了人类的审美心理。人们感受它,接受它的洗礼,它是蕴藏在人类文明中带有永恒魅力的生命之泉。而这种心理引领人类创造艺术,同样,艺术创造也体现着人类的审美心理。所以,艺术不只是一面镜子反映着世界,更是一个矗立于人类寰宇的独立形影造设。人们在艺术的影响中感受艺术,艺术的头颅是伸向精神的天空,示指着人类生命的真谛与宇宙的深奥,我认为这是音乐与人类的关系。

五、结语

解读《藕央玄荷》是期待更多读者体会我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对音乐和世界的想象,洞察生活中弹指间的触动,与我一同感受这些想象带给人的趣味。在纷繁扰攘的生活中找寻能够滋润人心的养分。在理解我创作此曲的初衷与立意的基础上,希望人们在演奏作品时能够做出个人化的尝试。所以,我期待演奏者、听者在解读这部作品时做出独立的诠释,延续这部作品的生命力。言于此,希望读者在以上有限的文辞中感汲我心中对美无尽的追求。

注释:

①作品文字说明

②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徐上瀛著《大还阁琴谱》之《溪山琴况》,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608页。

③朱光潜.温和的修养[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