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美学的建构特点探析

2019-03-28 11:16董莉
戏剧之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升级建构

董莉

【摘 要】电影美学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所以我国的电影美学有别于其他国家。经过了各种艰难险阻,我们的电影事业才发展起来,一路走来,我们的电影内容还是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也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重要的是,中国的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蕴含着中国的元素,作品中都浸染着我们熟知的传统文化。本文就电影美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展开论述,并且探究了电影美学存在问题的根源,也提出了可行的探索途径以及提升方式,对电影美学的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电影美学;建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064-03

电影学在国际上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与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产生联系,又与美学以及艺术学其他分支相互影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日渐开拓,电影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的相互结合更趋密切,出现了一些新的分科,如电影美学、电影哲学、电影诗学、电影心理学、电影社会学和电影符号学等。电影美学属于新兴事物,发展时间较短。相比于西方而言,中国的电影美学就更属于后学末进,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电影美学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电影美学正式起步。在此之前,在电影理论批评的过程中涉及到电影美学内容,但都是零星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建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很大的解放,各种思想束缚被打破,国外的文艺思潮也不断涌入中国,文艺者的视野不断拓展,加之国家恢复文艺的“双百方针”,电影也因此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一部部有质量有内涵的电影被搬上银幕,对电影的研究也提上日程。此时,对电影进行批评和理论的深入探索,成为艺术界的一大课题,如何规避电影拍摄中的误区,将优质的电影再现生活中,进而提升电影的拍摄水平,确保电影的持续发展,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此种情况下,对电影美学的建设就显得意义重大。

一、电影美学的界定

电影美学是电影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电影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电影艺术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审美的对象。有了确定的研究对象,学习内容才会明确,解读者才会结合自身经历来解读作品,确保电影的又一次创作。

电影创作者的思路与观者的经历有重合点,这是电影审美接受的重要前提,也可以称之为感受性进入。在解读过程中才会符合创作者的创作本意,并在电影的原意基础上赋予新的含义。电影审美接受过程中可以加入诸多元素,也可以使用各种手法,如蒙太奇的灵活使用。通过黑暗的播放环境将观众拉入直观的感受中去,借助声音、光、色彩强烈对比吸引观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艺术传递的感人至深使得观众的五官真实的融入电影当中,不自觉的把自己变成影片中的人物。

在艺术处理的基础上,电影美学展现出来,在它身上融合了创作者的创作性思维,表演者的艺术处理,以及电影企业的专业化。但是电影美学不等于艺术美学,因为电影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人性、社会热点、经济等,每个人都有对电影的不同解读。所以电影美学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各种特殊化的融合体。

二、中国电影美学建构问题之所在

(一)电影美学体系不完善。电影美学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基础非常薄弱,底蕴不足。而对电影美学的界定也存在诸多分歧,伴随着西方理论的传入,电影美学的含义更加含混不清。电影行业的混乱也不利于电影美学的发展,一些学者甚至把电影美学独立开来,这就使美学体系不够完善。此时的中国电影美学转学西方,东西方理念不同导致美学的建设困难重重。

(二)缺乏电影题材。电影题材的范围和人民的思想息息相关。抗日战争中日本带给中国深深的伤害,那时的电影题材多围绕抗日战争展开,描述敌人的残暴,歌颂英雄的伟业,赞扬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奋斗,但是众多的抗战题材千篇一律,长此以往会给人们带来审美疲劳。后来武侠电影从香港兴起,内地也争相效仿,电影质量不高。再后来内地又转拍抗战题材电影,导致中国电影美学构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各种美学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但是价值观念的分散性使得审美出现了诸多分歧。到了90年代,电影美学在吸收西方文化思想的同时有意识去融合中国的文化,这使得电影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受制于电影题材,取材不够广泛,电影美学体系的完善之路就可能会很长。

(三)电影美学建设缺乏政府支持。电影美学体系的发展不够完善,电影的发展就显得动力不足。在电影的发展初期,作为新生的事物,群众的接受度不够,政府的支持力度也不足,电影业的发展困难重重,更不用谈建构电影的美学体系了。这时候的电影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家庭伦理和社会问题型(取材下层市民生活,或者小资生活,反映男女爱情、伦理道德、琐事);二是抗战反帝型(三十年代初到四十年代末,中国人民的的抗争);三是现实人生篇型(抗战后,从人物的悲欢离合中透视中华民族)。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要是电影事业人个体的努力。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外电影大量引入,电影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追求,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和观感也逐渐提升,对影视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电影美学依然没有占据主流。这种情景下出现了像张艺谋、王家卫、李安等优秀的导演,凭借自己的坚持和团队的努力,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影视作品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80年代末期,影视专业也成功走进了大学,成为部分学生的必修课,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三、加强中国电影美学建构的建议

(一)引入更多的本土文化。我國的电影美学因为学习西方,所以缺乏自身的特点。要想特色鲜明,需要引入本土文化。电影《倩女幽魂》就是取材中国的传统文化,备受百姓的喜爱。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可供选择的题材非常多。像《十面埋伏》《孔子》等多取材我国的古典文化,内涵丰富,倚靠着埋藏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我国的电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尽管我们在提升质量的途中还有很漫长的路。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像《秦时明月》《美猴王》等动画电影,让特色文化再现荧屏。所以要加强电影美学的建构就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体现东方特有的文化底蕴。

(二)政府给予大力支持。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精神生活也随之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影成为很流行的娱乐方式。这种情况下,加强电影美学建设可以稳定人心,安定社会。但是我国的电影业发展滞后,且受国外影响大,电影美学的争议严重,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古今的许多经典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通过电影来解读背后的文化,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所以,电影美学的建设显得意义重大。政府需要给予电影大力支持,采取切实措施来发展电影美学,借助各种平台,打造各式人才,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将之运用到电影制作中去,以期更好的推动电影美学的建构。

四、电影美学升级路径

(一)主旋律电影的艺术晋升。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的主旋律,往往设置为大圆满、团圆的结局。情节单一、人物模式化,说教功能强。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电影的开头猜出结尾的剧情。这就影响了电影的观感。事实上,主流意识形态并不是单调的,它可以是多种形式的。过分单一刻画只会增加接受的困难程度,甚至导致电影出现冷门,被搁置。

主题单一,奉献、牺牲是万古不变的,只会让人感觉太功利化。当下的电影主旋律逐渐在发生变化,不再单一讲奉献和牺牲,内容更加丰富,更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社会现实,让人们产生真实感和认同感,影片本身的质量得以提升,这也是多元文化的显著体现。如《红海行动》贯穿爱国主义情怀,以国际上热门的索马里海盗为由头,以中国政府护航,保护国人为大背景。凤凰网这样评论:“作为一部专业的战争电影,在题材、情节、枪械上基剧照本做到了无懈可击,更重要的是它打通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通道,即让观众身临其境,又能让电影中的英雄回归普通人。让观众在接受感官刺激的同时,了解当代中国军人的真实形象。”部队的形象在21世纪以前都是神秘的,外界很少了解到。把军队、时政搬上银幕,可以让国人了解真正的中国军人,为了国家利益义无反顾。

《我不是药神》则是直击小人物的生活,本片以出色的题材,探讨了现实中的诸多矛盾与困境——生存困境、道德困境、法律困境、商业困境。刻画困境的同时,更让人思考困境。题材中蕴藏着温暖与希望,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触,让人感受到该片的人性力量。目前最大的现实就是困境缠身,却又不断努力,奋斗不息。它不仅象征着中国现实主义批判题材影片的重生,同时也彰显了我们电影审查制度的不断进步。

《倩女幽魂》《捉妖记》都是从人和妖的关系为主题,鞭挞人性,赞美鬼和妖,批判了人性的贪婪和欲望,传递出“万物有灵且美”的主旨,妖怪也是有灵性的,人性才是最邪恶的。电影《鬼吹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以“盗墓和探险”为主题,成功规避了人与鬼的常规模式,但是又在剧情中不可避免地牵扯到鬼。剧中既有西方的探险片元素,让人惊心动魄,又蕴含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如八卦、风水等,使人有章可循,更依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呈现“奈何桥”“鬼门关”“彼岸花”等地狱固有元素,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探险片”。多种旋律的电影构成了众彩纷呈的主题,让我们认识到了不一样却更加真实的世界,提高了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让人看到了我国电影业的异样年华。

(二)艺术电影方阵的形成及影响。文艺片和艺术电影地位的改变经历了一番过程。最初电影界认为,电影的美学只有一些大片才具备,和文艺片关系不大,因为它们不能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但是新世纪以来,艺术片电影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无问西东》《芳华》,这些电影的出现为以后国产艺术电影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人们看到了广阔的文艺前景。

文艺片他们自身的艺术价值丰富了我国的电影美学,让人们可以从多方面探索电影美学。如《可可西里》(“一部关于信仰和生命的电影”,)主题是“向死而生:用生命诠释的存在、道德和信仰”。在这里,渲染了一种绝对的淳朴和阳刚,以及被无限放大的生存和死亡的自然法则,影片没有慷慨激昂的宣传台词,也没有用常见的宣传语气说“杀死藏羚羊剥皮的行为是无耻的”,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到令人窒息的画面和巡山队员朴实的话语,让观众亲身感受到那种震撼的力量。通过种种场景拷问着人的内心和灵魂,严酷的生存环境更是诠释了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那时花开》成功地把表现主义等众多手法融为一体。借助音乐传递一些信息,凸显了年轻人在大学阶段的激情、眷恋、友谊、惆怅,篇末的随心所欲显得很模糊,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芳华》用最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讲述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电影以1970-1980年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成长中的爱情与人生命运交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形象。其中刘峰是最典型的人物,默默无闻却有令人崇敬的高尚品德。《图雅的婚事》以草场严重沙漠化和政府强令搬迁为背景,讲述了蒙古族妇女图雅迫于生活的压力,带着残疾的前任丈夫巴特尔一起征婚的故事。蒙古地区特有的景象——黄沙漫天,蒙古包茕茕独立,粗犷的风格后面蕴含的是忧郁。该影片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勾勒出了普适的人情和人性,通过图雅、森格、巴特三者之间日常生活化的剧情表达了浓浓的爱意。此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在《图雅的婚事》上映后出现了许多。如《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羌塘——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也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自然保护区。普若岗日冰原危机四伏,自然的力量让人敬畏,但是阻挡不住中国人探索的脚步。导演子君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为的是找寻父辈的足迹。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心底的无人区,都有难以启齿的伤痛,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让自己解脱以及和他人和解的机会。这些类型的电影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电影美学,让我们通过小视野看到了广阔的大世界,丰富视野的同时帶给我们的是人性的思索和对自我的认知,有力深化了电影美学,推动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艺军.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

[2]沈义贞.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陆怡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左翼电影的美学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12.

[4]赵卫东.电影艺术的“最终幻想”与人类科技进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22.

猜你喜欢
升级建构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