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动力下的动作设计与表达

2019-03-28 11:16魏佩璇
戏剧之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表演者

魏佩璇

【摘 要】舞蹈表演心理现象及演员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由舞蹈形象以及演员自身特征而决定。因为不同的不同的角色会导致演员产生不同的心理因素,在表现人物形象时的心理特点,以及呈现方式都有所不同。而无论是情绪,还是情境的舞蹈作品,都因为舞蹈中存在形象,才能给予舞蹈表演的情感动力。所以,创作关注情感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情感动力;表演者;创作者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102-01

一、情感动力下的动作设计

(一)人物形象。舞蹈作品中以人的造型、面部表情、动作合理的结合,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象特点,来表现社会中的现象,或者对社会审视的评价、感悟、愿望等。[1]《言不由衷》创作时,编导并没有设立一个具象的角色,而是运用舞姿诠释“言不由衷”的精神内涵。剧目中,演员身穿黑色上衣及纱裙,面部画上“小丑妆”,手部画上彩绘来表示嘴的嘴唇和牙齿,让人看上去特别像“落泪的小丑”。用这样的形象,来诠释人内心的酸苦,对生活中的不满以及对社会的愤怒都无法用嘴说出来而只能在憋在内心的情感。而“手”作为一个出发口,则是内心的一种发泄。嘴上不能表达的言语,运用“手”来宣泄内心的话语。舞蹈中,因为编导在实践中产生了“言不由衷”的感觉,所以在这样的情感推动力下,舞蹈的人物情绪就确定为一种纠结与无奈。

(二)作品动机。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来反映社会现象,用人物的形象来传达作品的精神内涵。而作品《言不由衷》中的主题动作,就是从编导的经历中提取素材。当一个人心中无所畏惧时,会发现这个人非常的自信,当其心中不断积压忧郁的情绪时,就会发现这样的人不爱交流,并且情绪低落,做事情心不在焉。内心的纠结挤压到一定程度,会急躁、愤怒、胆怯、抽搐等。所以在作品编创时,第一段的节奏以及动作力度强,舞者情绪自信。利用肩部“上下”摆动,把人走路的姿态夸张化,所有动作都在“上”“下”中反复变化,以及空间高度中变化,从而形成作品的主要动机是“上下”动律。

(三)符号動作。“符号动作”是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形态,它代表作品的中心思想,以及精神内涵。通过符号动作,能让观众读懂作品的寓意,使作品的含义更佳明确。任何优秀的作品都需要内在美和形式美的结合,而符号动作作为舞蹈形式的一部分,更是突出作品主题的核心要素。例如,作品《言不由衷》中,手部动作“一张一合”,以及嘴部的“一开一合”,是此作品的“符号动作”。

二、作品构成中情感动力的表达

(一)作品构成中的情感动力。在舞蹈创作中,如果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素材,那就需要经过编导提炼出特点,并转化成舞蹈动作,使它们成为观众可以理解并舞蹈化的动作,从而形成舞蹈的题材。结构可以分为内在形式化和外在形式。[2]舞蹈《言不由衷》的结构构成,就是内在形式化中的心理结构。编导通过构思,将对生活中的形象元素转化成舞蹈动作,并从中提炼出来“手”代替“嘴”的舞蹈形式,舞蹈中又加进“嘘”声,让音乐也能解读动作的寓意,使得动作形式更加生动。舞蹈中的人物期初表现的是自信的人,但是经过社会的洗礼,发现很多事情无法真实的表达,从而表现出挣扎、胆怯、恐惧,直到自己筋疲力尽。但随着不断的成长,发现人生路漫漫,还是要用坚强的意志力努力的走下去。此作品就是用较短的时长,勾勒出社会中人们的内心情感。在创作构成中,编导主要是体会生活中发生“言不由衷”时的心理反应,当人心无旁骛时,内心情感是自信,面部表情是阳光积极的。所以在作品中,演员的心理状态要自信。而遇到某些事情后,内心的言语不能如实表达时,内心的情感动力可以分为排斥、挣扎、气氛、纠结等数种心理状态,外部表情分为踌躇、狰狞、惆怅等。然后编导通过提炼,使作品中就出现五种心理变化:自信-挣扎-胆怯-无奈-从容,从而形成作品主线。

(二)作品结构中情感表达。舞蹈的第一段,是用快板的形式表现一个心无旁骛、责无旁贷的人。编导利用嘴的一张一合,表现言行一致的状态。第二段中,编导利用“手”的形式,展示出舞者的内心感受。而“手”的出现,则是作品转折的关键,“手”是人们的内心,当内心的话不能用嘴说出来的时候,内心的大声呼喊,则会使人非常的纠结。当累计到一定的程度后,人的情绪就会爆发,所以第二段也是舞蹈情感的爆发。作品第三段,演员的情绪变的无助,甚至恐惧,就像人内心的心结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的焦躁一样。就以这样的情绪,一直延续到最后演员倒地,此时演员的情绪跌倒低谷。作品最后,则又回到开始,情绪慢慢转化,表示现实中,人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虽然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是要学会忍受和坚强,就算人跌倒也要继续爬起来向前走。

三、结语

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我感觉到舞蹈的肢体语言不能就动作而动作,所有的动作无论是表演还是创作,都应该从情感出发,去赋予动作质感。通过创作《言不由衷》,并且自编自演,我想探讨以情感为动力为出发点,以及情感动力作为创作动作的基础,来探索创作及表演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表演者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研究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的作者诠释
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分析
妙猜两数
手称扑克
论表演者权
——以著作权法第38条的修改为视角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表演者权主体范围的法律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