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中生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2019-03-28 09:26华海燕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化学教学资源

【摘 要】生涯教育是一种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发展的观念,掌握生涯规划的知识与技能,确立生涯发展目标,进行生涯决策、寻求最佳生涯发展途径的有计划、专业性的教育活动。除专门的生涯教育课程外,中学各学科课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生涯教育资源。以化学学科为例谈一谈其中生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涯教育;资源;开发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1-0014-03

【作者简介】华海燕,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无锡,214010)教师,高级教师。

一、化学学科与生涯教育

“生涯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和未来职业相关的一种教育,具体是指将传授知识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存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发展与需求,使学生具有劳动观、职业观和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和态度。之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把职业生涯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的每个阶段,其主要实施方式有:一是课程介入,即独立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二是教学渗透,即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以拓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观、职业生涯意识和生涯规划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涯教育资源,比如化学教材中提到的科学家的故事、化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化学前沿知识与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等,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和运用,发挥学科的资源优势,将学科资源和生涯教育有效融合,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涯意识和主动进行生涯探索的内驱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化学学科中生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1.借助科学家故事激发学生生涯意识。

化学的诞生、发展乃至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其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拉瓦锡、舍勒、汤姆生、道尔顿、卢瑟福、玻尔、门捷列夫、李比希、贝采里乌斯等一大批科学家的名字闪耀在化学课本中,他们的成长故事,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素养和品质等,都是很好的生涯教育资源。

借鉴美国高中化学教材《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中将职业生涯内容与化学学科教学融合的做法,笔者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学完之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研究性课题,请他们梳理化学课本中的科学家,并选择其中一位科学家进行深入研究,一人一故事,研究结果需涵盖相应人物的家庭背景、学习成长经历、主要贡献等,并加上自己的感悟,结构框架如表1。

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小组分享更是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化学原理、理论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习得了如何从科学家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此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也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学生在阅读阿伏加德罗的故事时,发现生于意大利都灵望族的阿伏加德罗早年受父亲的影响学习的是法律,但在30岁的时候他对物理研究产生了兴趣,之后毕生致力于化学和物理学中关于原子论的研究。阿伏加德罗是公认的第一个认识到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的人。他的分子假说奠定了“原子—分子”论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对近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从阿伏加德罗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兴趣对一个人生涯发展的重要性,而兴趣发展为志趣时,将促使人将其确立为自己的生涯目标并坚持下去。

对于化学发展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教材中只谈到他和波施等科学家一起,成功开发出了合成氨生产工艺,使人类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的氮肥,缓解了有限耕地资源与庞大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哈伯也因此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学生通过研究却发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哈伯担任化学兵工厂厂长时负责研制、生产氯气、芥子气等毒气,并用于战争之中,造成近百万人伤亡。哈伯这一行径,遭到了美、英、法、中等国科学家们的谴责,哈伯的妻子伊美娃也以自杀的方式以示抗议。针对哈伯的这块诺贝尔化学奖牌应不应该颁发的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回顾这位化学家一生所走的辉煌而又坎坷的道路,学生深深感到一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与兴趣、能力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2.通过体验式活动提升学生生涯能力。

高中生涯教育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引导。化学学科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从简单知识入手,逐步学会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学会用化学的眼光和思维去审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进而为日后参与社会决策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高二学习了教材中“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一课后,适逢中秋和国庆假期,笔者布置了一项“化学&生涯”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制作四菜一汤,要求荤素搭配,每道菜需注明富有创意的菜名(实验目的)、原料(实验用品)、简要制作步骤(实验步骤),邀请至少一位品鉴者予以评价(实验结果),并填写“生活技能与生涯体验活动”表格(见表2)。

很多学生第一次尝试这样独特的体现生活技能的作业,让笔者意外的是这次作业也成了一次非常好的亲子沟通活动,家长对学生进行了专业的指导,还对学生的成果进行了认真的点评。

3.运用化学前沿知识促进学生生涯发展。

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阶梯,是科学把人类一个又一个征服自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科学也让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笔者常常会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化学前沿的知识,也会带领学生一起分享每一年的化学领域前沿的研究看点,尽管有些和高中化学的知识不能直接联系起来,但是至少给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界。

例如在学习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时,笔者在讲解常见的化学电源之外,还跟学生介绍了很多新型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多种多样的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核电池等。通过对原电池的前世今生的了解,学生意识到面对未来的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电池的开发也必将朝着更加环保、更高能量和更加实用的方向发展。

此外,笔者也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去体验更多的前沿科技成果。譬如在学习了“硅”这个单元后,笔者组织学生参观无锡市博物院的集成电路体验馆。学生通过参观发现硅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如此广泛,不少学生表示希望未来能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假期时,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所学的知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走近高新技术产业,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生涯体验活动。很多学生走进了现代化的锡山污水处理厂、无锡药明康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无锡的高新企业,参观并聆听公司高管和人力资源经理对公司的介绍和人才需求的报告。学生既震撼于很多的前沿科技发展之迅猛,也了解了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要求,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未来发展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三、结语

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注重生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将更有利于体现学科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到大学教育的过渡,同时也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在化学学科生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中,笔者不仅发现了更多的生涯教育资源,也深深体会到生涯教育的课堂不仅可以发生在教室,也可以发生在家庭,更可以发生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周青,赵永春.美国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60-65.

[2]但世辉,陈莉莉.电池300余年的发展史[J].化学教育,2011(7):74-76.

[3]赵丽娜,唐亚男,姜大雨,等.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科技前沿内容的研究[J].山东化工,2016(1):111-112.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化学教学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