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传统口味蔬菜

2019-03-29 10:18曹华
农民科技培训 2019年3期
关键词:棚室有机肥幼苗

曹华

北京自元朝建都以来700多年,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诸多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云集北京,对蔬菜质量要求高,不仅要鲜嫩、口感好、风味浓,而且外观还要漂亮。黄瓜是广大市民喜食的蔬菜品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京郊区种植的传统风味黄瓜一直深受老北京市民的喜爱,具有风味浓郁、瓜味清香、栽培历史悠久的特点。丰台区卢沟桥、花乡、南苑等乡以及海淀区四季青乡、东升乡、玉渊潭乡,朝阳区小红门乡、十八里店乡等二环路至四环路之间的近郊区菜田种植较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两个黄瓜品种在全国闻名:“北京刺瓜”最适宜在冬季的暖洞子里种植,在冬春季节上市,产品非常娇贵;而“北京秋瓜”的适应性较广,适合在保护地种植,也适合在露地种植,且抗病性较强,在每年的春、夏、秋季上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常驻居民逐渐增多,满足市民吃菜需求是当务之急,所以逐渐被一些高产、抗病的杂交品种所替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消费者对蔬菜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开始怀念小时候蔬菜的味道。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生活幸福指数,2010年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北京传统蔬菜品种恢复工作,在北京郊区部分条件适合的园区和基地,种植传统老口味蔬菜,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文重点介绍老口味品种北京秋瓜的栽培技术。

一、品种特性

北京秋瓜是北京地区传统口味蔬菜品种,其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叶片较小,浅绿色。主蔓结瓜,第1朵雌花着生于第7~8节。瓜条长棒形,瓜长25~30cm(厘米),直径2.5~3cm,表皮光滑,外皮浅绿色,有稀疏的刺瘤,果肉淡绿色,有较浓郁的黄瓜香味,单瓜重160~180g(克),品质佳。抗病性较强,采收期长,中晚熟,较耐热,抗寒性较差,适于春、秋保护地以及夏秋季节露地种植。一般亩产量3000~4000kg(千克)。

二、棚室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灌水和排水通畅、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壤土保护地棚室种植,并且上一年与前茬均不是种植瓜类和葫芦科蔬菜的棚室。覆盖透光率高的PO膜或EVA流滴消雾膜,温室留上下两道风口;大棚必须留顶风口,采取四幅棚膜覆盖方法,便于夏秋季节降温。风口和门口安装防虫网阻隔害虫进入。

三、茬口安排

四、育苗

(一)种子温汤消毒和浸种

温汤浸种可有效杀灭种子携带的病菌。具体操作方法,用洁净的陶瓷盆或泥瓦盆(不能用铁盆、塑料盆因其降温快),注入种子体积4~5倍的55~56℃温水(2份开水1份凉水,以温度计测量为准),把种子投入,同时用木棍或竹竿向同一方向匀速搅拌,保持50℃以上恒温20分种,为了保持恒温,在旁边再准备一个容器,将水调好温度后再注入盆内,不要直接往容器内倒开水,以防烫伤种子,不停搅拌待水温降至30℃左右,继续浸泡4~6小时,即可捞出,捞出前要用手搓几次,以搓掉种皮上粘液,并多次用温清水洗净。

(二)催芽

浸种后,将种子用湿纱布或棉布包起来,置于28~30℃条件下催芽,最好放入恒温恒湿种子催芽箱中进行,有利于保证发芽率和出芽整齐。当个别种子开始露白时,白天温度仍保持28~30℃,夜温可降低至15℃左右。由种子露白开始,每隔5小时拣芽一次,将芽存于5℃条件下贮存,够一定数量时一起播种。

(三)基质准备

1.穴盘育苗:采用50穴的塑料穴盘,选用配制好的适合黄瓜品牌优质育苗基质。也可自行配制基质,采用2份草炭、1份蛭石配成,每方基质加入45%氮磷钾复混肥2.5kg、优质生物有机肥10kg,混合均匀后装盘播种。

2.营养钵育苗:早春茬可选用6×8cm或8×10cm规格的营养钵,可购买高质量配制好的育苗基质,也可自行配制,取自前茬种植葱蒜类蔬菜疏松、肥沃的园田土50%、草炭40%,充分腐熟、细碎的有机肥10%,混合均匀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营养土,每方营养土用药量25~30g,充分拌匀再堆积起来,覆盖塑料薄膜封闭3~5天,然后打开薄膜把营养土摊开,晾晒5~7天即可装钵播种。

(四)播种

播种前将穴盘、营养钵或营养块浇透水,必须6~7小时后再播种,营养钵或穴盘育苗,用手指在播种穴中央轻按1cm左右,形成播种坑,然后将种芽向下平放,采用抓土堆的方式覆盖蛭石,营养钵育苗可覆盖过筛的细潮土,厚1~1.5cm。待60%幼芽拱土时再覆土一次,厚0.2cm,防止幼苗“戴帽”(种壳)出土。

(五)苗期管理

1.出苗前管理:播种后地温要保持在18~24℃,气温25~30℃。一般2天左右即可出苗,冬春季育苗要做好保温,可覆盖地膜,待70%幼苗拱土时及时撤去。

2.幼苗期管理:首先是温度,幼苗出土后,要降低温度,尤其是夜间温度,防止幼苗徒长,白天23~30℃,夜间15~18℃,地温20℃左右。由于室内气温存在温差,能出现生长差异,要按幼苗长势倒苗2~3次,可将苗床南头和北头的苗子对调以保持幼苗生长一致;其次是光照,光照强度和时数是黄瓜幼苗雌花形成的重要条件,低温短日照是促进雌花分化的有利条件之一,夏秋季育苗因日照时间过长,要用双层遮光率70%的遮阳网在晴天中午覆盖遮光4~5小时,使每天日照时间在8~10小时,利于多开雌花、瓜码密。春秋季育苗,陰雨天,也要揭开草帘,接受散射光照射避免幼苗徒长,7—8月温度过高,日照过强,要用遮阳网遮盖一下,避免幼苗晒伤;第三是通风,通风原则是晴好天气时早放风、大放风、放风时间长,阴天也要短时放风排出湿气;第四是病害防治,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防治上,首先是防止高温高湿,出苗后应选择温暖晴天揭膜炼苗、通风换气,严格控制苗床温湿度,浇水不宜过多,及时拔除病弱苗并销毁或深埋,撒石灰对染病区域进行消毒,若有零星发病应及时喷药防治,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喷2~3次,可取得理想防治效果。

(六)壮苗标准

日历苗龄30~40天,株高15~18cm、茎粗0.6cm、下胚轴长4~5cm、春季幼苗3叶1心,秋季幼苗2叶1心;叶色深绿、子叶完整、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五、棚室清洁与消毒

(一)棚室清洁

前茬拉秧后及时将残株、烂叶和杂草清理干净,运到远离棚室地点进行高温消毒或臭氧处理等无害化处理,同时将棚外杂草清理干净。

(二)棚室消毒

每畝地用硫磺粉2~3kg及敌敌畏0.25kg,拌上适量锯末后分堆暗火点燃,棚室密闭熏蒸一昼夜,可将应用的农具同时放入棚内熏蒸消毒。

六、整地施肥

(一)施入底肥

应施用充分腐熟、细碎优质有机肥,每亩施用5000kg,禁止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若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不仅不能及时供给作物养分,而且造成沤根影响作物生长,还会发生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所以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再施用。若有机肥源不足可施用内蒙苏尼特旗所产“草原乐羊”牌生物有机肥,每亩用量3000kg。基肥总量2/3在耕地前铺施,其余1/3做畦时沟施。

(二)深耕细整土地

整地质量是作物生长好坏的先决条件。底肥铺施均匀后,用深耕机械进行翻耕,耕深30cm以上,棚室四边和水管旁机械耕不到的地方应人工翻耕,保证不留死角和硬坎。耕耘是翻地后进行的,将翻地形成的坷垃耘碎,对高低不平地块,做畦前须整平,达到疏松、细碎、平整的标准。黄瓜是对土壤质量要求高的作物,要求用竹竿插入土壤任何一个部位都能轻松插入。有经验菜农说“把地整成像面笸箩一样疏松才能种出好黄瓜来”。

(三)起垄做畦

根据灌溉方式不同可以采用两种畦式,一是具有滴灌条件的棚室做成台式高畦;二是采用膜下沟灌或沟灌的棚室做成瓦垄高畦。按140~150cm间距做畦,畦面宽70~80cm,畦沟宽70cm,畦面高出20cm,早春季节畦面覆盖银灰色地膜。

七、定植

(一)幼苗准备

早春季节定植前5~7天需低温“炼苗”,白天20℃左右,夜间气温逐渐降到8℃以下,但地温仍应保持15℃以上。营养钵育苗方式在定植前3天应将幼苗按照大、小苗来分级,分开运苗和定植。定植前2天,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敌克松1000倍液防治苗期病害。

(二)施用生物菌肥

每亩施用“平安福”微生物固体菌肥20 kg,定植时在挖穴施入后栽苗。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缓解重茬障碍,促进生长、提高品质有一定的作用。

(三)定植时机

早春季节当10cm地温稳定通过15℃,棚内气温连续五天稳定通过12℃以上即可定植。宜选择“冷尾暖头”时机在晴天上午定植;秋季定植要选择晴天的下午进行。

(四)定植方法

采用大小行方式栽培,平均行距70~75cm,其中大行距90~100cm,小行距40~50cm,株距30~35cm,每亩种植2800~3000株。按照规定株行距开定植穴(早春覆盖地膜要十字形划破地膜),栽苗后封穴,覆土深度不要超过苗坨高度,压好地膜破口处,栽植不要过深,以土坨与畦面相平为宜。

早春季节温室种植地温低时采取少量浇水方式,在温室内放置水缸、塑料桶等容器,提前3~5天存水,待水温升高后浇,用水壶或水瓢每株点300毫升左右的水缓苗,过5~7天再浇透水;其余季节定植要浇透定植水。

八、田间管理

(一)栽培环境调控

重点要做好温度、光照、室内相对湿度的调控管理。使作物在大多数时间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1.温度:早春季节要做好防寒措施,夏秋季做好降温工作定植后的缓苗期:白天28~30℃,晚上不低于18℃。缓苗后采用四段温度管理:8时—14时,25~30℃,14时—日落,26~20℃,日落后—24时,18~20℃,24时—日出,15~16℃。地温保持15~25℃;地温保持15~25℃。温度调控主要通过揭盖草苫和关放风口实现。

2.光照:采用透光性好的流滴消雾功能膜,有条件选用PO膜或PEP膜,冬季清扫、刷洗棚膜,在后墙和两侧墙悬挂反光膜,可以增加光照强度;夏季在11时—15时棚顶要覆盖遮阳网,以降温和降低光照强度。

(二)水分管理

1.蹲苗期:缓苗后蹲苗,控制浇水,促进根系生长,一般10~12天,待“龙头”(生长点)变成黑色,幼瓜坐住长至6厘米左右,应结束蹲苗开始浇水和追肥。

2.结瓜期:保证水分均衡供应,采用小水勤浇方式,忌大水漫灌从而降低地温。尽量采取滴灌节水灌溉方式,每亩每次浇水量5~10方为宜,间隔2~3天浇一水,以满足植株生长和结瓜水分需求。普通灌溉方式应根据天气和土壤情况以及植株长势来确定每次浇水量和间隔时间,春秋季节5~7天浇一水,夏季2~3天浇一水。冬季应采取膜下暗灌的方式10天左右浇一水,浇水后注意放风排湿。

3.室内相对湿度调节:一般以60%~90%为宜,但结瓜期要偏高,白天也高,而夜间和苗期湿度相对低一些,通过放风和调节温度控制室内湿度。

(三)科学追肥

1.常规浇水方式:在幼瓜开始膨大时采取开沟或开穴方式每亩追施腐熟的麻渣或花生饼60~80kg,施肥后及时浇水;在采瓜期每隔7~10天随水追施一次“中农富源”等有机液体肥料,每亩用量5~6kg。

2.滴灌浇水方式:有滴灌设施应采取水肥一体化方式,5~7天追施一次“中农富源”等有机液体肥料每亩每次5kg。

3.施用生物菌肥:结瓜期随水施用或喷淋施用平安福液体生物菌肥3次,滴灌浇水每次用量0.5升;喷淋施用500倍液多喷在根部为宜。

4.叶面喷肥:能快速补充营养,一般7~10天一次,可选用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加0.5%浓度尿素溶液混合喷施,但磷酸二氢钾要用60℃左右温水化开,充分溶解后倒入喷雾器,尽量喷在叶片背面有利于吸收,可选用“雷力2000”等其它腐殖酸、氨基酸类液体肥料。

猜你喜欢
棚室有机肥幼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江西省赣州棚室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默默真爱暖幼苗
棚室草莓高产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