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究

2019-03-29 10:17卢玥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效化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

卢玥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要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逐步探索总结出比较适合农村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做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建立了一个锻炼能力、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的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得以增强,课堂主体性得以突显。也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小组合作学习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环节。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想要实现高效化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将本校学生与教材的特点相结合,探索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个性化的教学发展之路。

1合作学习方法的概念

合作学习方法是新课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式课堂教学模式,其在运用时主要将实际课堂的主体当作基础,为其构建相同的学习目标并采用分组的方式促使各小组成员不断进行学习,以此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法的优势

第一,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导入合作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各个学习小組之间的相互监督来调动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第二,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就规定其学生必须要具备写作、口头表达等多方面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方法的采用可以在交流与互动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

3.1科学开展分组活动

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筹备阶段,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做好学生分组。以笔者所任教班级为例,本班学生65人,为了让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有展示的机会,按照5人1组的方式,将全班分为13组,小组内并不设置固定的组长,组内5人可以轮流担任组长,这样学生都能成为教学的主力,实现了学生全员参与。在完成分组之后,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向学生讲述合作学习的意义、合作的目标,以及相关课堂要求。组长的职责为分解教学任务,主持组内教学合作。组内成员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课堂上不存在局外人。

3.2为学生分配学习任务是高效化学习的重点

当然,教师仅仅分组并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还远远不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任务分配不均,某些学习任务没有人承担,最终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特点和兴趣爱好,将合作学习的主要任务进行拆分,分配给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事可做,这样就不会出现一些学生“浑水摸鱼”。对于学习任务的分配也需要进行合理把握,避免让学生产生抗拒的心理,不愿积极承担。例如,在教学《绿色蝈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到动物市场、草坪、花园或动物园中观察一种动物。组内的成员需要观察同一种动物,也可以是昆虫,种类不限。根据学生的个人特长,要求一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记录,一些平时较为活跃的学生负责收集昆虫,一些平时喜欢阅读的学生负责收集相关材料。小组成员相互配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做到了“劲儿往一处使”,定能高效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

3.3、强化合作学习中的互动沟通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但需要师生之间有密切互动,同时更注重学生间的合作成效。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体学情有所把握,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兴趣点、知识重难点、学习习惯等,这些都是教师进行合作学习设计的重要依据。对学情的把握越全面,合作学习效果也会越理想。例如在《紫藤萝瀑布》一课的合作学习中,教师提出了作者采用了“通感”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那么,课文中能体现“通感”修辞的词句或者句段在哪里?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对“通感”修辞概念有所认识,然后才能结合概念界定找出文章中相应的句子。这一过程中学生相互讨论沟通,提出观点或者否定他人的观点,都能够起到强化知识理解的作用。最终,学生能够找出如“紫色的香气”这样的带有通感修辞的语句,而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互动沟通,也能加深知识印象,建立更清晰的语文概念。

3.4教师的引导和监督是高效化学习的关键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并非只需旁观,但也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代替他们研究讨论,需要把握好参与的“度”。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离主题甚至与学习无关的讨论,想要确保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必须深入到各小组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于一些偏离了主题的讨论及时纠正,在学生遇到了问题时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的实施。

3.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1.开展多元的学习评价。合作学习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掌握知识的程度,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学生能力的发展等。从评价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通过多元的评价,可以促进小组组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完《背影》一课后,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这周我们学了《背影》这篇课文,我被文中的父亲感动了,觉得做父母真不容易,想想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那么多,而我却不能理解他们,经常和他们顶嘴,真是太不应该了……”这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在小组评价时对组员个人对合作学习的融入、参与、讨论、完成任务等情况也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小组内树立榜样,激发组员之间的良性竞争,调动每个组员积极主动参与,尤其是可以打消个别组员的依赖思想。2.合作学习的总结提升。小组学习评价给出后,要有一定的记录,使教师通过这些记录获得较为准确的反馈信息,从而反思自己对合作学习的设计、组织、目标实现等方面的成果,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使合作学习的效果不断提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情况、合作阶段的需要,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的评价表,设计总结每次个人得分和小组得分的总分表,并将这些平时合作得分情况记入学期总成绩。

4结语

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语文知识的教育与传递,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因此,全面革新初中语文教学机制,完善基于学生学习诉求的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革新过程中,通过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分享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当然,此时通过教学元素的丰富融入,乃至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从而让整个初中语文课堂更加生动,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完善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常旭“.杜郎口”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以长春市第二十中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5(4):29-31.

[2]杜艳峰.浅析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0):133-135.

[3]苏瑞珍.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122-123.

[4]张桃娟.浅谈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6):130-131.

[5]潘宁宁.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7(12):15-15.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高效化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