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菀总黄酮工艺

2019-04-01 12:43李园园李洪娟侯桂革辛文妤郝聚伟王春华
中成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紫菀大孔黄酮

李园园, 李洪娟, 侯桂革, 赵 峰, 丛 蔚, 辛文妤, 郝聚伟, 王春华

(滨州医学院药学院,山东烟台264003)

紫菀是菊科紫菀属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和根茎,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痰多咳喘、痰中带血、新久咳嗽等症状[1-4]。研究表明,紫菀中镇咳祛痰的药效物质包括紫菀酮、木栓醇等三萜皂苷类,以及槲皮素、木犀草素、橙皮苷、山柰酚、芹菜素等黄酮类[5-6]。

近年来,关于紫菀提取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较多,但鲜有总黄酮纯化工艺的报道。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高分子吸附材料,具有价廉、吸附性能好、能反复使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中药及复方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精制[7-13]。本实验探讨紫菀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为该成分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

QYC-200恒温振荡器 (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SHZ-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722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KQ-400DB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EL204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 (上海)有限公司]。

紫菀提取物 (自制,总黄酮含有量2.62%);芦丁对照品 (含有量大于98%)购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101-I型大孔吸附树脂购于郑州勤实科技有限公司;HPD-300、HPD-450、HPD-600、HPD-826型大孔吸附树脂购于沧州宝恩吸附材料科技有限公司;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购于天津南开和成科技有限公司,物理参数见表1。

表1 大孔吸附树脂物理参数Tab.1 Physical parameters for macroporous absorption resins

2 方法

2.1 总黄酮含有量测定 参照文献 [14]方法并进行修正,以芦丁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有量。

2.1.1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干燥后的芦丁对照品适量,60%甲醇溶解定容于25 mL量瓶中,精密吸取适量置于25 mL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6 mL,再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1 mL,摇匀,接着加入10%硝酸铝溶液 1 mL,充分摇匀后静置6 min,最后加入4%氢氧化钠溶液10 mL,定容,摇匀,静置15 min,于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 (X),吸光度为纵坐标 (A)进行回归,得方程为A=0.012 7X-0.023 4 (R2=0.999 6), 在 12.61~75.6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1.2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提取物5份,每份2.0 g,加入50 mL蒸馏水超声溶解,过滤,即得。

2.1.3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 mL,按 “2.1.1”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5次,测得其RSD为1.17%,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4 重复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 mL,按 “2.1.1”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测得其RSD为0.87%,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1.5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 mL,按 “2.1.1” 项下方法于0、15、30、45、60、90、120、180 min测定吸光度,测得其 RSD为1.44%,表明溶液在3 h内稳定性良好。

2.1.6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吸取含有量已知的供试品溶液6份,每份1.0 mL,精密加入芦丁对照品溶液0.5 mL,按 “2.1.1”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计算回收率。结果,芦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3%,RSD为1.33%。

2.2 静态吸附解吸实验 将预处理好的树脂滤干表面水分后称取2.0 g,置于10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提取物溶液,于恒温振荡器中连续振摇12 h(25℃、150 r/min),吸附完成后过滤,测定总黄酮质量浓度,按照公式计算树脂吸附量。吸附饱和后的树脂,先用蒸馏水100 mL洗除表面样品,再加入80%乙醇50 mL,恒温振荡器中振摇进行解吸,条件同上,解吸完成后过滤,测定解吸液中总黄酮质量浓度,按照公式计算树脂解吸量和解吸率。其中,Qe为树脂吸附量,C0、Ce分别为吸附前、后吸附液中总黄酮质量浓度,V0为吸附液体积,W为树脂质量,Qd为树脂解吸量,D为解吸率,Cd为解吸液中总黄酮质量浓度,Vd为解吸液体积。

2.3 吸附动力学实验 称取HPD-300树脂2.0 g,按 “2.2”项下方法吸附,在不同吸附时间取样,测定总黄酮质量浓度,计算吸附量,以吸附时间为横坐标,吸附量为纵坐标绘制吸附动力学曲线,用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公式分别为 ln(Qe-Qt)=lnQe-其中,Qt、Qe分别为在吸附时间t、平衡时总黄酮吸附量,K1、K2、Ki分别为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速率常数;C为颗粒内扩散模型常数。

2.4 吸附等温线实验 称取HPD-300树脂2.0 g,置于10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提取物溶液50 mL,在25~45℃下于恒温振荡器中振摇吸附,吸附完成后测定总黄酮质量浓度,计算吸附量,绘制吸附等温线,通过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进行拟合,公式分别为。其中, Q为树脂max最大量,KL为 Langmuir常数,KF为Freundlich常数,1/n为吸附指数。

2.5 动态吸附解吸实验 称取HPD-300树脂3份,每份15 g,湿法装入3根色谱柱中,取40、60、80 mg/mL提取物溶液,以2 BV/h体积流量上样,每1 BV收集1份流出液,测定总黄酮质量浓度,绘制泄漏曲线。然后,吸附饱和后的树脂柱,先用5 BV蒸馏水洗脱未吸附的样品及杂质,再依次用10%、50%、70%乙醇和纯乙醇各5 BV洗脱,每1 BV收集1份洗脱液,测定总黄酮质量浓度,绘制洗脱曲线。

3 结果

3.1 静态吸附解吸实验 图1显示,HPD-300、D101-I树脂为非极性树脂,HPD-600、NKA-9树脂为极性树脂,均对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其中HPD-300树脂吸附能力最强,可能与它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提供更多吸附位点有关,而且解吸能力也最强,故选择其用于分离。

图1 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结果Fig.1 Results of static absorption/desorption tests

3.2 吸附动力学实验 图2A显示,随着吸附时间延长总黄酮吸附量不断增加,在0~120 min上升幅度较大,可能是由于开始时树脂表面活性吸附位点较多,吸附速率较快,之后逐渐减少,黄酮从树脂表面进入树脂内部孔径时受到一定阻力,吸附速率开始减慢,约在240 min左右达到平衡。图2B显示,颗粒内扩散呈现多线性阶段,而且拟合曲线没有通过原点,表明吸附速率是由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步骤共同控制。

图2 吸附动力学曲线 (A)和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曲线 (B)Fig.2 Kinetic curve for absorption (A) and fitting curve for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model(B)

然后,通过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见表2。由表可知,总黄酮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表2 总黄酮吸附动力学参数Tab.2 Absorption kinetics parameters for total flavonoids

3.3 吸附等温线实验 图3显示,吸附温度为25℃时总黄酮吸附量最高,45℃时最低,表明低温有利于吸附,即为放热过程;同一温度下随着质量浓度升高,总黄酮吸附量逐渐增加,说明样品质量浓度对树脂吸附能力也有较大影响。

图3 总黄酮吸附等温线Fig.3 Absorption isotherms for total flavonoids

然后,通过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见表3。由表可知,总黄酮吸附同时符合2种模型,表明可能为单分子层吸附;在Freundlich模型中,n>l时为优惠吸附,n<l时为非优惠吸附,而本实验中所有n均>l,表明该成分吸附为优惠吸附。

3.4 泄漏曲线 一般认为,当流出液中总黄酮浓度达到上样液中其浓度的1/10时,即达到泄漏点。图4显示,提取物质量浓度为40 mg/mL时,总黄酮在树脂上的泄漏点为11 BV;为60 mg/mL时,泄漏点为8 BV;为80 mg/mL时,泄漏点为3 BV,但此时总黄酮溶解性变差。为了节省上样时间,提高树脂利用率,并避免样品溶液浪费,选择60 mg/mL作为上样质量浓度,上样体积7 BV。

表3 总黄酮吸附等温参数Tab.3 Absorption isothermal parameters for total flavonoids

图4 总黄酮泄漏曲线Fig.4 Leakage curves for total flavonoids

3.5 洗脱曲线 吸附饱和后的HPD-300树脂,先用5 BV蒸馏水洗脱未吸附样品和部分水溶性杂质,再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以洗脱液体积为横坐标,洗脱液中总黄酮质量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洗脱曲线,见图5。由图可知,30%、70%乙醇及纯乙醇洗脱液中总黄酮质量浓度很低,无法破坏树脂和其之间的吸附作用力,该成分主要集中在50%乙醇洗脱液中,表明其洗脱能力较强。为了节省溶剂,提高总黄酮纯度,选择50%乙醇作为洗脱溶剂,上样体积5 BV。

图5 总黄酮洗脱曲线Fig.5 Elution curves for total flavonoids

3.6 验证试验 将7 BV提取物溶液 (60 mg/mL)上样到HPD-300树脂柱上吸附,吸附完成后先用5 BV蒸馏水洗脱杂质,再用5 BV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得纯化产物,测定总黄酮含有量。结果,该成分含有量由2.62%提高到40.01%,较纯化前提高了 15倍,收率为81.25%,表明HPD-300树脂纯化效果良好,可将其他非黄酮类杂质除去。

4 结论

本实验显示,HPD-300型大孔吸附树脂具有最大比表面积,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紫菀总黄酮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由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步骤共同控制;低温有利于吸附,为放热反应;吸附既符合Langmuir模型,又符合Freundlich模型,可能为单分子层吸附和优惠吸附;最佳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60 mg/mL,上样体积7 BV,先用5 BV蒸馏水冲洗杂质,再用5 BV 50%乙醇洗脱,纯化后总黄酮纯度由2.62%提高到40.01%,收率为81.25%。

综上所述,该方法合理有效,在节省时间和溶剂的同时可获得高纯度紫菀总黄酮,适合该成分的规模化制备。

猜你喜欢
紫菀大孔黄酮
基于DNA条形码鉴别缘毛紫菀及狭苞紫菀
枇杷糖中总黄酮检测前处理条件的研究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不同桑品种黄酮含量测定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藤三七茎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优化
大孔ZIF-67及其超薄衍生物的光催化CO2还原研究
止咳通便话紫菀
意外之后的意外
紫菀亦是通便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