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肥胖儿童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和内膜中层厚度与早期动脉硬化的关系

2019-04-03 01:58赵晓娟朱好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内径内膜血流

何 垚,赵晓娟,朱好辉

河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郑州 450003

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以动脉壁增厚、硬化和失去弹性为特点的疾病,它逐渐限制血液流向全身各组织器官并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动脉硬化的病变始于动脉壁的内膜,随着时间推移形成不同的形式。大量研究[1]证明,动脉硬化在儿童时期即可发生,此时主动脉中出现脂质条纹,但至成人后才出现临床症状,因而往往被忽视。本文采用超声法测定超重/肥胖儿童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内径、血流速度和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并探究它们与早期动脉硬化的相关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门诊体检的儿童120例,纳入标准:年龄不小于3周岁且不大于14周岁;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正常;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排除标准:因疾病服用药物引起超重/肥胖者;身体先天缺陷者;患有心、脑血管等其他严重疾病者;不接受、不理解和不参与检查和研究者。儿童超重/肥胖分类标准参考《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2]。据此标准,BMI超过年龄标准61例(观察组),男童34例,女童27例,年龄7~14(11.2±5.3)岁,身高109~152(130.6±20.3) cm;BMI未超过年龄标准59例(对照组),男童32例,女童27例,年龄6~14(10.9±5.2)岁,身高106~148(128.5±19.6) cm。两组儿童性别、年龄、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t=0.027、0.240、0.590,P均>0.05)。

1.2早期动脉硬化诊断在室温25 ℃下,患儿采取去枕平卧位,双臂置于身体两侧,静息10 min后将袖带覆于上臂和下肢踝部,利用动脉硬化检测仪(BP-203RPEⅢ,欧姆龙,日本)检测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baPWV<1 400 cm/s为无动脉硬化,baPWV≥1 400 cm/s为有动脉硬化[3]。

1.3超声检查患儿采取仰卧位,头部后仰至颈总动脉充分暴露,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Aplio-500,东芝,日本),探头频率7.5~10.0 MHz[4]。检测CCA时使用脉冲多普勒探测颈动脉,分别记录收缩期峰值血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舒张末血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5]。3次测量IMT最厚处以及近远、端1 cm处,取平均值[6]。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4.0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身高、baPWV、CCA内径、PSV和EDV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性别和不同超重/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硬化发生情况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比较不同超重/肥胖儿童baPWV、CCA内径、PSV和EDV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两组早期动脉硬化发生情况、CCA内径、血流速度和IMT比较结果见表1。

2.2不同超重/肥胖程度儿童早期动脉硬化发生情况、CCA内径、PSV、EDV和IMT比较随着患儿肥胖程度增加,baPWV和IMT随之增加(P<0.05),见表2。

表1两组早期动脉硬化发生情况、CCA内径、血流速度和IMT比较

组别n早期动脉硬化/例(%)baPWV/(cm/s)CCA内径/mmPSV/(cm/s)EDV/(cm/s)IMT/mm对照组593(5.1)1195.16±82.735.76±0.21116.23±16.6433.56±10.250.297±0.068观察组6142(69.8)1471.14±92.015.48±1.27108.14±17.5629.71±9.230.481±0.103χ2/t52.03017.2901.6712.5892.16311.508P<0.001<0.0010.0970.0110.033<0.001

表2不同超重/肥胖程度患儿 早期动脉硬化发生情况、CCA内径、PSV、EDV和IMT比较

组别n早期动脉硬化/例(%)CCA内径/mmPSV/(cm/s)EDV/(cm/s)IMT/mm超重145(35.7)5.62±0.34113.20±10.5632.76±5.880.325±0.078Ⅰ度肥胖2113(61.9)∗5.56±0.51109.18±10.2431.61±6.350.376±0.063∗Ⅱ度肥胖1715(88.2)∗#5.50±0.48108.36±13.1830.23±7.540.441±0.102∗#Ⅲ度肥胖99(100.0)∗#△5.43±0.60106.54±12.1629.16±7.500.487±0.096∗#χ2/F38.2340.4210.9020.80910.510P<0.0010.7390.4460.494<0.001

*:与超重组比较,P<0.05;#:与Ⅰ度肥胖组比较,P<0.05;△:与Ⅱ度肥胖组比较,P<0.05

2.3影响超重/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硬化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早期动脉硬化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BMI、CCA内径、PSV、IMT为自变量(赋值见表3),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表4)显示PSV、EDV变慢和IMT增厚是影响超重/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3赋值表

变量赋值早期动脉硬化无=0,有=1性别男=0,女=1年龄<10岁=0,≥10岁=1BMI<22.4 kg/m2=0,≥22.4 kg/m2=1CCA内径≥5.6 mm=0,>5.6 mm=1PSV≥110.8 cm/s=0,<110.8 cm/s=1EDV≥32.4 cm/s=0,<32.4 cm/s=1IMT≤0.41 mm=0,>0.41 mm=1

表4影响超重/肥胖儿童 早期动脉硬化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因素βSEWald χ2POR95%CIPSV0.6730.3254.2880.0381.9601.037~3.706EDV0.7130.3484.1980.0402.0400.810~5.137IMT0.9550.4674.1910.0412.6011.042~6.497

3 讨论

近年来儿童肥胖发生率不断上升,肥胖儿童会因欺凌和歧视而出现心理问题,也会因自身脂肪过多影响各组织器官而出现诸多身体问题,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和呼吸疾病等[7-9]。一项研究[10]表明,肥胖儿童存在颈动脉过早老化现象,严重者可提前老化达30 a,因此超重/肥胖引起的儿童动脉硬化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baPWV平均值和早期动脉硬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超重/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硬化现象较健康儿童更常见。文献[3]报道,与该年龄段正常参数对比,baPWV增幅10%~30%认为是早期动脉硬化异常,本文观察组baPWV均值高于1 400 cm/s,比对照组增加了23.09%,说明本研究中的超重/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硬化现象较为普遍。

动脉硬化是非炎症退行性增生病变,可导致血管管壁增厚、增硬而管腔减小失去弹性。早期动脉硬化病变局限于血管内膜,如内膜平滑肌细胞异常聚集、脂质沉积、形成脂点或斑块等[11]。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PSV、EDV和IMT差异明显,而CCA内径改变不明显,符合早期动脉硬化血管变化特征,且与先前研究[12]结果一致。

将患儿按不同肥胖程度进行分组,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随着患儿肥胖程度增加,早期动脉硬化发生率和IMT随之增加,说明随着肥胖程度增加,超重/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硬化现象更明显。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流速度变慢和IMT增厚是超重/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硬化病变一般涉及全身大中型动脉,颈动脉位于浅表,连接心、脑,是动脉硬化高发和最早受累的部位,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IMT变化。许多相关报道[13]显示,IMT增厚与动脉硬化显著相关,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随着IMT增厚和斑块形成,颈部血管通容量和接触面面积减小,致使血流阻力提升,从而减小血流速度[14]。

虽然本文探讨了超重/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硬化各项指标变化,但因患者身体处于发育阶段的特殊性,动脉壁、血流等本就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变化,而且肥胖引起的其他疾病(包括内分泌问题和高血压等)也有可能引起血流和心血管各组织的变化,因此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超重/肥胖儿童baPWV、PSV、EDV和IMT明显异于健康儿童,PSV和EDV变慢和IMT增厚是影响超重/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内径内膜血流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构建德阳地区健康儿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的研究#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