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规范化治疗联合中医外治缓解癌性疼痛临床观察

2019-04-03 08:40徐宏建孟令占赖宗浪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癌痛阶梯规范化

王 静,宋 娜,徐宏建,孟令占,程 俊,赖宗浪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新诊断的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60%~80%,疼痛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癌痛的规范化治疗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大部分患者疼痛能得到有效的缓解,然而临床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癌痛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主要与癌痛知识的普及、吗啡的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目前对于癌痛治疗,常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三阶梯镇痛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由于癌痛的病因复杂,同时夹杂着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胃肠道等不良反应较多,导致部分患者止痛效果欠佳,依从性差,因此需要规范化镇痛联合中医治疗[2]。我科用癌痛规范化联合中医外治治疗与护理极大地改善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5例。治疗组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83±16.21)岁,平均病程(13.24±3.57)个月,肺癌18例、结直肠癌8例、肝癌5例、前列腺癌3例、胰腺癌2例、宫颈癌2例、卵巢癌2例、胆囊癌5例。对照组男1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32±12.94)岁,平均病程(15.17±4.65)个月,肺癌14例、结直肠癌8例、肝癌6例、胰腺癌4例、宫颈癌4例、卵巢癌6例、胆囊癌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有明确的恶性肿瘤病史;②因肿瘤所致癌性疼痛;③ECOG体力状况评分小于等于2分,且预计生存期大于等于3个月;④既往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

排除标准:①预期接受化疗等积极抗肿瘤措施能明显减轻疼痛;②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③治疗期间依从性较差。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按照WHO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口服药物止痛,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注意事项及指导。便秘配合中医外治超声药物透入四磨汤口服液(湖南汉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以下简称“四磨汤”),取双天枢超声药物透入四磨汤,日1次,每次30min,连服7天为一疗程;呕吐予以双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注射液,日1次,连续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施以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辅助治疗。

对照组仅用常规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

两组均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护理干预。采取健康宣教—疼痛评估—实施镇痛—效果观察—定期随访的模式实施护理策略,让患者及家属对病情有所了解,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减轻其紧张、情绪低落、担忧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治疗的顺应性及主动性性,并且每个月开展癌痛健康教育讲座1次,对住院癌痛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集中宣教[3]。

3 观察指标

用NRS评分量表对疼痛进行评估,满分为10分记录,得分越高者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临床症状如便秘、恶心呕吐、纳呆、头昏,积分量化标准: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

4 疗效标准

参照WHO制定癌痛疗效标准。完全缓解(CR):癌痛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癌痛缓解程度大于等于50%。无效(PD):癌痛未缓解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治疗组 45 5.47±2.38 1.69±0.85* 2.86±0.48对照组 45 5.13±1.59 1.55±1.04* 2.74±0.35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便秘 恶心呕吐 纳呆 头昏治疗组 45治疗前1.17±0.32 1.58±0.46 2.57±0.63 1.48±0.35治疗后 1.24±0.37*△1.21±0.36*△1.42±0.35△1.37±0.45*△对照组 45治疗前1.32±0.41 1.68±0.43 2.41±0.76 1.53±0.38治疗后2.47±0.57 1.75±0.48 2.31±0.67 1.64±0.4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目前对于肿瘤疼痛的规范化治疗,常采用的WHO推广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原则为:①按阶梯给药,即根据疼痛程度按阶梯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物;②口服给药,即首先选择的服药途径;③按时给药,服用止痛药必需遵循按时服药,而非因疼痛产生而服药;④个体化原则,根据所需剂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同患者所需控制疼痛的药物剂量不同;⑤注意具体细节,应积极关注和处理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三阶梯药物止痛法”疗效虽然比较确切,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患者拒绝应用镇痛药物、癌痛动态评估不足、医护人员对镇痛治疗知识掌握不足等情况,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癌痛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癌痛治疗需要规范应用药物的剂型和剂量,动态监测和评估癌痛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监测其不良反应,提高癌痛患者的依从性及顺应性,才能很好地控制癌痛[4]。西医镇痛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法规范、作用迅速、高效持久等,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大。而中医治疗主要以辅助镇痛,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不良反应小,容易被患者所接受[5-6]。目前常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改善癌痛的不适感。中医理疗以中医外治法为主,以扶正祛邪、调气和血为总体治则,对药物的止痛效果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并能减轻西药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7-10]。外治法通过用药于体外而起效于内的方式,避免了因药物内服造成对止痛药的干扰和肝肾功能的影响。中医外治法的主要方式有膏药外敷,中药熏洗,针灸理疗,超声药物透入以及深部热疗与WHO“三阶梯药物止痛法”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疗效[11-15]。

汉森四磨汤为明代医家翁仲仁在《济生方》四磨汤加减而来,方中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乌药顺气畅中、散寒止痛,槟榔导滞。全方调畅中焦气机,共奏疏肝和胃、顺气降逆、消积通下之功,并在治疗肠胃动力不足所致的便秘、腹胀腹痛等方面疗效显著。胃复安穴位注射双足三里可减轻患者的恶心呕吐,纳呆等症状。针刺对患者头晕等不适也有适当的缓解作用。三者合用可减轻癌痛患者的痛苦,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癌痛患者的生存期。

猜你喜欢
癌痛阶梯规范化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良师·阶梯·加油站
时光阶梯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艺术创意阶梯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