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9-04-03 08:40李继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大椎穴麻木颈椎病

李继杰

(河南省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腰腿痛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0)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主要由颈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形变或因其他疾病导致病理性改变,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疼痛等[1]。临床常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牵引、针灸等方法,且以手法治疗为主。但单用手法治疗症状恢复时间较长[2],有学者指出[3],在常规手法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穴位注射能更有效的改善症状。我院用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4例,均为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我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2例。常规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44.87±7.89)岁,病程(16.01±5.13)个月。试验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45.48±7.41)岁,病程(16.44±4.8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有颈项肩背疼痛等症状,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标准;②X线等影像学检查可见椎间隙及椎间孔缩小导尿管病变;③对治疗方法能够耐受;④对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①有其他类型颈椎病;②有骨质疏松等疾病;③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④有严重意识障碍等疾病,无法配合治疗;⑤妊娠期或哺乳期。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推拿手法治疗。患者保持坐位。①拿法:拇指及其他四指相对用力,在颈部棘突处进行节律性提捏;②按揉法:双掌紧贴肩部,对其双侧肩背部肌肉进行按压,力度由轻至重,以患者耐受为宜;③点穴:用右手拇指及食指对患者风池穴进行按压,并沿颈胸夹脊穴由上至下按压,至第7椎停止,之后由第7椎沿其膀胱经自下而上进行按压,至其第1椎;④㨰法:由第5椎开始,沿双侧膀胱经及督脉行线,向上㨰动,至其哑门穴停止;⑤摇法:用右手扶住患者后脑,左手将其下颌托住,作环转摇动,注意动作轻柔;⑥叩法:叩击颈项及肩部,并提拿其双侧肩颈,对其大椎结束肌肉进行叩击,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宜。

试验组加用穴位注射。①大椎穴。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加10%的葡萄糖注射液5~10mL,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在旁开0.5寸处的地方进针,然后在45°角斜着朝大椎穴方向针刺,有酸胀感觉或回抽无出血时再将药液缓慢注入,1天1次。②主穴取颈部夹脊穴、阳陵泉、膈腧,配穴取百会、外关、风池、手三里、附分。用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K注射液0.25mL、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mL,充分混合摇匀。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药物充分混合,取大椎穴以病变侧,在旁开0.5寸处进针,然后在45°角斜着朝大椎穴方向针刺,有酸胀感觉或回抽无出血时将药液缓慢注入,每次每个穴位注射0.5mL,然后再用骨刺治疗机和常用骨刺专用液浸泡,正极放置于病变局部,负极放置于循经所取穴位或疼痛部位上,然后通电45~60min,1天1次。③主穴取颈4~7夹脊穴;配穴取肩井。用丹参注射液4mL、维生素B121mL、氯化钠注射液4mL,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药物充分混合,取大椎穴以病变侧,在旁开0.5寸处的地方进针,45°角斜着朝大椎穴方向针刺,有酸胀感或回抽无出血时再将上述配置的药液缓慢注入1mL,隔1天治疗1次,治疗10次为一疗程。

3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评价法(VAS评分)[4]对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数为0~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5]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5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100分,分数与其生活质量呈正比。

临床症状积分及麻木积分。①临床症状积分: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6]进行评估,包括生活、工作、社会能力(9分),临床症状(18分),临床体征(73分),积分越高表明疾病改善情况越好。②麻木积分[7]:按照麻木轻重程度共分为 4个等级,感觉麻木持续存在、任何时间均无缓解评为3分,感觉麻木频繁发作、可以定期缓解评为2分,麻木感偶尔发作、发作后很快能够缓解评为1分,无麻木感评为0分。

4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治愈:症状消失,上肢功能恢复,能够进行正常活动,对日常生活无影响,且经影像学检查椎体骨质增生无发展。有效:症状显著改善,上肢功能明显好转,但日常生活仍存在一定影响,影像学检查椎体骨质增生得到显著抑制。无效:临床症状、肢体功能与治疗前无显著改变,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骨质增生未改善。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5.93±2.12 2.81±0.53常规组 6.12±2.08 4.20±0.74 t 0.982 17.093 P 0.244 0.018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时间 组别 生理功能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治疗前试验组64.30±5.48 60.19±7.14 63.49±5.02 62.15±5.61 69.68±5.38常规组65.09±5.14 60.48±7.21 64.37±4.92 63.04±6.77 67.94±5.68 t 1.092 2.544 0.138 1.277 0.096 P 0.096 0.892 1.044 0.098 1.083治疗后试验组81.88±5.21 82.37±5.91 77.86±6.16 79.49±5.14 80.10±5.22常规组73.16±6.03 75.15±6.38 67.49±3.85 67.95±4.61 72.17±6.05 t 19.092 15.422 11.325 13.018 14.226 P 0.000 0.000 0.031 0.025 0.018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麻木积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麻木积分比较 (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麻木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麻木评分 生活、工作、社会能力 临床症状积分 体征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5.2±1.2 2.7±0.5 3.3±0.2 6.2±1.3 10.3±1.6 12.5±2.1 51.3±11.4 58.3±22.5常规组 5.1±1.1 1.5±0.1 3.4±0.1 7.9±2.1 10.4±1.8 16.9±2.4 51.4±15.8 69.7±21.4 t 2.091 16.093 1.388 19.233 0.982 21.008 1.025 22.193 P 0.982 0.016 0.273 0.003 1.092 0.009 0.083 0.006

6 讨 论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7]。为正虚劳损,外邪入侵,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常规手法进行捏、揉、按压、㨰等,可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力,达到舒筋消肿及止痛等作用。手法还可降低椎间盘内部压力[8],使椎间隙增加,进而减轻疼痛。穴位注射甲钴胺能够有效参与脂肪及糖的代谢,同时参与髓鞘质蛋白的合成,并保证髓鞘神经不受损伤[9],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情况,进而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以缓解症状。

推拿手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大椎穴麻木颈椎病
麻木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浮生一记
无题(2)
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春天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