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穴位注射结合针刀松解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疗效观察

2019-04-03 08:40李昌剑沈世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针刀髌骨无菌

李昌剑,沈世英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400)

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我们用药物穴位注射结合针刀松解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3例(61膝),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27膝),男12例,女13例;年龄16~82岁,平均57.7岁;病程1~12天,平均6.2天。治疗组28例(30膝),男14例,女14例;年龄17~79岁,平均58.2岁;病程2~14天,平均5.8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膝关节活动时酸痛无力,上下阶梯及下蹲困难,劳累加重,休息减轻,以膝前痛为主,严重时可向胭窝部及小腿后侧放射,平素喜温怕冷。主要体征有双膝眼饱满,髌下脂肪垫压痛阳性,膝过伸痛阳性,关节功能一般正常。X线片无明显改变,侧位片时或可见到髌下脂肪垫三角形的模糊密度增高影,或有钙化点存在,中老年患者常合并有骨质增生影像学改变。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穴位注射治疗。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7mg、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02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加灭菌注射用水5mL共配制药液约7mL。患者仰卧位,患肢腘窝处垫枕屈膝60º。患膝用安尔碘皮肤消毒剂常规消毒,用5mL空针7号针头将配制药液抽吸备用,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选患膝髌骨下缘髌韧带的两侧或痛点阿是穴为进针点,刺入髌骨下脂肪垫处,针尖朝向髌尖下1/3粗面处,快速刺入直抵髌骨粗面,引出局部酸胀感推药,或朝髌韧带方向扇形逐层注药,髌韧带方向过韧带中线。

治疗组加用针刀松解治疗。出针后左手将髌骨向下推挤,使髌尖部翘起并加以固定。用4号汉章小针刀,右手持针刀于注射针孔处进针,沿原注射方向逐层横向松解。髌尖方向松解至髌骨下缘脂肪垫附着处,髌韧带方向松解至对侧脂肪垫痛点处,横向滑动分离髌韧带与脂肪垫间的粘连。出针,无菌敷料加压包扎,缓慢大幅度屈伸膝关节3~5次。操作注意不可进入关节内及皮下。

两组均1周治疗1次,治疗1~3次,3次治疗无效不再治疗。

3 疗效标准[1]

痊愈:膝关节无疼痛,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剧烈活动及劳累后仍有膝关节酸软,日常生活无影响。有效: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剧烈活动及劳累后疼痛反复。无效:膝关节疼痛无明显改善。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5 5.21±1.23 1.73±0.28*治疗组 28 5.31±1.18 1.09±0.2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髌韧带后侧有脂肪垫,呈三角形,尖端附着股骨髁间窝前方,基底附着于髌骨下缘与髌腱两侧,其两侧游离呈分散状,其中一部分夹在两层滑膜之间,形成翼状皱襞[2]。髌下脂肪垫填充于髌骨,股骨髁下部和胫骨髁前上缘及髌韧带之间。髌下脂肪垫具有衬垫及润滑作用。股四头肌收缩时,脂肪垫内的压力随之升高,成为坚硬的实体,充填于关节面不详适合的多余空间,以限制膝关节的过度活动,能防止摩擦和刺激,并吸收震荡[3]。

当脂肪过多或股四头肌失去张力,伸膝时脂肪垫可被挤压在胫骨与股骨间,造成损伤。反复损伤可导致脂肪水肿、出血、肥厚。老年患者膝关节退行性变滑膜绒毛肥大,髌下脂肪垫亦可增厚[1]。长期膝关节反复屈伸活动及剧烈屈伸扭转运动,均可导致脂肪垫被挤压,造成损伤。

穴位注射配合针刀松解治疗髌下脂肪垫炎可在糖皮质激素清除局部无菌性炎症的情况下松解局部粘连,使糖皮质激素更均匀的浸润到脂肪垫各处,更能完全清除局部的炎性介质。其次,针刀松解术可使脂肪垫局部压力降低,达到减压的效果。穴位注射配合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针刀髌骨无菌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