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2019-04-03 08:40范纬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血管性针刺标准

范纬泉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四川 资阳 641300)

血管性痴呆是由一系列脑血管疾病如脑缺血和脑出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引起的智能损伤[1-2]。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62~79岁,平均(67.11±2.41)岁;病程1~5年,平均(3.45±0.22)年;根据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gementiascale)评分[3]为轻度(≥21分且<29分)22例,中度(≥11分且≤20分)17例,重度(≥0分且≤10分)11例。针刺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62~78岁,平均(67.46±2.78)岁;病程1~5年,平均(3.43±0.26)年;轻度20例,中度19例,重度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4]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尤其是自身前后对比,记忆力下降,以及2个以上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定向、注意、语言、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运动控制等,其严重程度已干扰日常生活,并经神经心理测试证实。经临床检查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如偏瘫、中枢性面瘫、偏盲等。影像学表现多个腔隙性脑梗死或大梗死灶或重要功能部位梗死(如丘脑、基底前脑),或广泛的脑室周围白质损害。并排除意识障碍、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痴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纳入标准: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可配合治疗,不存在其他系统或者器官疾病,对针刺治疗能耐受。

排除标准:对所用药过敏,存在其他影响疗效观察的疾病,不能配合治疗,存在严重的心、肾、肝等重要器官系统疾病,患有血液、神经系统等疾病,妊娠及哺乳期。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常规方案治疗,包括改善脑循环(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次100mg,日1次;尼莫地平,口服,1次30mg,日3次);控制各种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药物及他汀类药物。

针刺组加用针刺治疗。针具用0.35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体针进针时与皮肤呈现30o进针,头针沿头皮平刺,深度0.8寸,捻转补法。患者取侧卧位,穴区常规消毒,选择百会(双,直刺13~25mm)、四神聪(双,直刺13~25mm)、枕下旁线(双,直刺13~25mm)、风池(双,直刺13~25mm)为主穴,合谷(LI4,患侧,直刺13~25mm),内关(PC6,双,直刺13~25mm),足三里(直刺20~38mm)、太冲(LR3,双,直刺13~25mm)、三阴交(SP6,患侧,直刺13~25mm)、神阙等为配穴,中等强度刺激,平补平泻,留针30min,其中百会、四神聪(EX-HN1,患侧,平刺13~20mm)留针2h,神阙穴采用悬灸0.5h,1周5天,治疗12周。

3 观察指标

血管性痴呆症状改善时间、智力改善时间、生活能力改善的时间,HDS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HDS评分[5]。用于检测抑郁状态,总计11项。总分小于8分为无抑郁,8~19分轻度抑郁,20~34分中度抑郁,大于35分重度抑郁。认知功能MMSE评分[5]。评分范围0~30分,分值越高则认知功能越好。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6]。包括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4个方面,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好。

4 疗效标准[4]

显效:认知功能改善10分以上,生活能力改善10分以上,对生活的影响较小。有效:认知功能改善0~10分,生活能力改善0~10分,对生活的影响较大。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例(%)

两组HDS评分、MMSE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HDS评分、MMSE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HDS评分、MMSE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期 HDS评分 MMSE评分 SF-36评分针刺组 50 治疗前 11.13±2.96 12.17±1.92 61.79±3.23治疗后 21.56±3.21△ 23.51±3.25△ 92.19±3.50△对照组 50 治疗前 11.12±2.77 12.11±1.91 61.72±3.21治疗后 16.34±3.66 19.34±3.01 78.68±3.45

两组血管性痴呆症状改善时间、智力改善时间、生活能力改善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血管性痴呆症状改善时间、智力改善时间、生活能力改善时间比较 (d,±s)

表3 两组血管性痴呆症状改善时间、智力改善时间、生活能力改善时间比较 (d,±s)

组别 例 血管性痴呆症状改善时间 智力改善时间 生活能力改善时间对照组 50 7.50±2.78 13.50±2.25 18.23±1.54针刺组 50 5.24±1.20 10.56±1.41 13.13±0.24 t 6.824 6.045 6.013 P 0.000 0.000 0.000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6 讨 论

目前,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要依靠内科药物综合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双氢麦角胺、钙离子拮抗剂、脑代谢剂等[7]。针刺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的脑血流量,激活脑细胞,修复脑损伤等,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记忆力和认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8-9]。针刺治疗同时配合相关康复锻炼可更好改善认知和生活质量[10-11]。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痴呆”、“呆病”、“文痴”等范畴。气血渐衰,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或有积劳或因情志,致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瘀血痰浊变生,或瘀血,或痰浊,或两者间挟,行于经络,上达脑髓,阻滞脑络,使气血不能上荣于脑而致[12]。用针刺选择百会、四神聪、枕下旁线、风池为主穴,合谷,内关,足三里、太冲、三阴交、神阙为配穴,中等强度刺激,平补平泻。其中百会穴为百脉之会,百病所主,穴居颠顶,联系脑部,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四神聪为经外奇穴,与百会、足三里、三阴交配合,可补肾益精。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之会,调理一切内外之风。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有养心宁神、疏通气血之功。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经之会,可益肾生髓,由此促进脑的生理功能的恢复,达到“醒神益智生髓”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经之合穴,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太冲可疏肝理气。神阙穴为元阴元阳系节部位,真气聚于脐下,为命门之根本,渗透力强,敏感性高,灸可使火的热力直透肌肤,助一身阳气,调理脾胃,补益气血[13]。诸穴位配合,共同作用,达到益智生髓、滋补肝肾功效[14]。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血管性针刺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