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9-04-03 08:40刘兆丰王大斌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根型葛根颈椎病

刘兆丰,李 军,王大斌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 泸州 646000)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的分型,约占颈椎病总发病的50%~60%[1]。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CSR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2例,均为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1.64±5.39)岁,平均病程(17.48±3.43)月。观察组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27±5.71)岁,平均病程(15.86±3.22)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①颈痛活动受限并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和体征;②椎间孔挤压试验(+),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③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大于等于20岁;③无颈椎手术史;④能配合完成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患有骨关节结核、肿瘤、或骨转移;③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病、糖尿病;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⑤颈椎退变并椎管狭窄。

2 治疗方法

两组都常规予颈椎牵引[3]:取靠坐位,颈部略前倾10°~15°,避免过伸。牵引重量为患者自身体质量的10%~15%,逐渐增加,调整至患者颈部有牵伸感但无不适感,1次30min,日1次,连续10天。

对照组:布洛芬缓释胶囊0.3g,口服,日2次,共7天;甲钴胺片0.5mg,口服,日3次,共10天。

观察组:①葛根汤加减。药用葛根24g,威灵仙18g,姜黄15g,白芍12g,川芎15g,桂枝12g,木瓜12g,生姜12g,炙甘草6g,大枣12枚。日1剂,水煎取450mL,分3次温服,共10天。②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3020279)50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4mL。注射用腺苷钴胺(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6849)1mg联合2%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4mL。患者取俯卧位,穴位选颈夹脊穴、大椎、肩髃、手三里、外关,用10mL注射器长5号注射针头垂直进针1.5~2cm,缓慢提插至有酸胀感,回吸无血后每处注药0.5mL。两组药物交替使用,日1次,共10天。

3 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VAS)比较疼痛缓解情况。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9重度疼痛,10剧痛。

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评价简表[4](CSR)比较临床评分。包括颈上肢麻木疼痛、颈部压痛及触诊异常、肌力测量、关节活动度测量、针刺觉减退、腱反射改变、神经根紧张试验、影像学检查、影响工作学习、影响生活自理10个项目,每项分无、轻、中、重4个级别。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颈椎病越严重。

4 疗效标准

治愈:原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AS和CSR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RS和CSR临床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RS和CSR临床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P<0.05。

组别 例 VAS评分 CSR临床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6 7.15±1.43 3.81±1.08Δ 54.69±7.75 18.59±4.61Δ观察组 36 7.09±1.37 2.03±0.64Δ*55.47±8.62 12.73±3.44Δ*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痹证”、“项痹”等范畴。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5],本虚表现在正气不足,肝肾亏虚,使得卫外不固。标实表现在外因损伤、劳累、颈部不良姿势,或感受风、寒、湿邪气等,外邪侵犯人体导致筋脉失养,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正如中医所谓“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治疗当以补肝肾、养气血以固其本,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以治其标。现代医学认为CSR是由于颈椎慢性劳损、急性损伤和颈椎间盘及其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导致神经根受到压迫、牵拉、或炎性刺激,从而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域发生疼痛、麻木以及功能障碍等[6]。治疗当以缓解神经根压迫、消除炎症为主。由于牵引可以缓解颈部肌肉僵硬、痉挛,松解神经根周围组织、降低椎间盘内压力[7],故而作为常规疗法。

葛根汤加减方中葛根性味辛甘凉,具有解痉濡筋的作用,又善治头项强痛。白芍具有酸甘化阴、柔肝止痛之效;威灵仙能通行十二经络,是治疗痹症之要药。桂枝温通经脉,姜黄行气通络止痛,且二者善于引药上达肩臂。川芎、木瓜、生姜、大枣、炙甘草温阳除湿,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筋解痉、行气活血止痛之功。颈夹脊穴具有联络、沟通与调控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作用,可影响脊神经的前后支及交感神经[8]。取颈部退变椎体棘突下旁开后正中线0.5寸,配以大椎、肩髃、手三里、外关穴进行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具有消炎、镇痛、抑制免疫等作用。腺苷钴胺能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从而缓解神经痛、麻木症状。将两药交替注射,通过毫针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双重刺激,可增加针感的持续时间与刺激强度,能更好地改善神经肌肉营养,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治疗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个别病例对正清风痛宁过敏,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瘙痒,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休息观察即可。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降低VAS评分、CSR临床评分,改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根型葛根颈椎病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运用葛根汤治疗痤疮经验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青少年颈椎病106例诊治体会
葛根煨制前后的止泻作用及机理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