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9-04-03 05:41雷朱坦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新形势教学改革

摘 要:高校进行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对于高校汽车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存在着对专业认识不足、自信心缺乏等问题,需要在教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本文介绍了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高校汽车专业的教学现状,并通过相关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汽车专业;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不论是家庭还是部分企业,都会对车辆这一交通工具有很大的需求,这就需要相关的汽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高校在对汽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学生需求等方面,培养适应社会的汽车专业人才。

一、 新形势下企业对汽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现状

当今社会,我国汽车产业对相关人才有了不同的需求,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汽车年产量有了很大的增加,而且长期以来导致的环境问题也已经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所以在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汽车的质量、安全性能,还要保证能够对环境比较友好,节能减排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就导致企业对专业人才有了更强的需求,也促使社会对汽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汽车企业在进行相关工作时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与规定。现代汽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而不再是单一的技术人才,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传统的工作方式早已经被淘汰,这就要求汽车专业的人才能够充分利用一些现代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形式,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二、 新形势下高校汽车专业的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在对汽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型人才,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之后进行进一步的改变。笔者下文中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汽车专业的一些教学现状以供分析:

(一) 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没有创新,过于机械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对于学生首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仍然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模式,通常是延用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和课件中的内容,讲课方式也过于机械化,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兴趣,学习效率就不会很高,学生们的教学反馈就不会很好,这就会导致教师没有继续教学的积极性,学生们的重视程度会很低,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差。

(二) 大多数教师只能进行理论教學,缺乏实践能力

汽车专业的学生将来工作的企业是一种对职员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单位,而很多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很少涉及实践能力的教学,这与教师缺乏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现在社会上很多高效教师的很少涉及一些实践知识的学习,他们大多是每天行走在家庭与学校中,没有继续接触专业设施的机会,这就导致教师自身缺乏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一味地依赖教材、凭借以往的经验,学生的兴趣也就很难得到提升,不利于培养汽车专业的综合型人才。

(三) 实训教学环节与社会及生产实践脱节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于汽车工业来说,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导致与社会发展脱节,同样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会在教学时增加实训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即使是这样,也会存在实训教学环节与社会及生产实践脱节的情况,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教学过于依赖教材,而教材不能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实训方式和设备比较落后,与实际生产过程有较大的差距;高校对学生技能考核的标准和方式存在不足等。

三、 对高校汽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建议

在充分了解新形势下高校对于汽车专业教学的现状之后,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高校在进行改革时要针对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不能盲目地采取不必要的措施,这样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改革。下面是笔者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的一些相关的建议:

(一) 加强对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创新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

教师在进行基础课程的教学时要明确学生的需求与企业对汽车专业学生的需求,利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将相关的专业知识教给学生,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只有教师能够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学生才能够有机会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提升教学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再教育

教师由于通常活动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很少有时间的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校可以针对这一方面,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再教育,让教师能够接触机器设备,提高教师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教师便可以在教学时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实践体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会产生严重的脱节现象。

(三) 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实训教学基地

高校培养汽车专业的人才,为的是让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发挥空间,为相关的企业提供较好的资源,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进行建设,如果能将学校与企业结合起来,合作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实训教学基地,一方面可以防止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发展脱节;一方面也能够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减少工作问题的产生。

(四) 改善对学生的实训技能考核标准

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训技能考核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和专业知识有着比较好的了解。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国民经济在不断地增长,这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汽车工业也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一份力量,高校对汽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明确教学目标,认清就业形式,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汽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桂光,车志,冯亚朋等.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速读(上旬),2017(5):117.

[2]宫玉斌.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时代汽车,2017(5):35-36.

[3]房雷,李林燕.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2):146.

作者简介:

雷朱坦,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新形势教学改革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