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颈舒汤治疗颈椎小关节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9-04-07 01:56唐小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针刀颈椎颈部

唐小丽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康复科,重庆 404100)

颈椎小关节综合征是指颈椎的小关节超出正常的活动范围,小关节面之间发生微小的错位、滑膜嵌顿,并继发局部肌腱、韧带、滑囊炎症等,多以颈部局部疼痛、活动不利等为主要表现。如病程迁延日久可因颈椎稳定性下降而继发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等[1]。外伤、长期的伏案工作、高枕睡眠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引起颈椎小关节紊乱征的常见病因。笔者用针刀配合颈舒汤治疗颈椎小关节综合征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33例,均为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万州区中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男26例,女4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0岁,平均(31.3±5.5)岁;病程最短1h,最长5周,平均(5.3±1.1)天。对照组67例,男33例,女3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0岁,平均(34.1±1.5)岁;病程最短3h,最长6周,平均(7.1±1.5)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有长期低头工作的劳损史,或有颈部过度前屈,过度扭转的外伤史;②颈部有酸痛不适感,项韧带及两侧有压痛点;③触诊可有颈椎侧弯;④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颈后部有固定压痛点,颈部活动时有小关节弹响声,颈部可触及条索状、结节状、粘连增厚点;⑤X线片显示生理屈度变直,颈椎前凸减少或消失或反屈线,或椎间隙后缘增宽,椎体可侧方移位。X线侧位片显示双边影。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患有血友病、血小板减少、出凝血时间不正常,施术部位皮肤或深部有炎症或其他针刀禁忌;③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结核、恶性肿瘤、骨折、脱位、脊柱强直、中度以上骨质疏松症、腹主动脉硬化、精神病及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其他系统疾病;④妊娠及哺乳期。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小针刀治疗:患者俯卧位,腹下垫薄枕,头部尽量前屈,以不影响呼吸及比较舒服为度,充分暴露颈部,使术野比较开阔,便于操作。于病变颈椎关节突关节(外侧关节柱)定点 ,在病变范围(节段)区内,平行上下棘突间点旁开13~23mm处(依患者身材大小而定),可定2~4点,用记号笔标记。常规消毒戴手套。于上述针刀进针刀点处,常规局麻。选用北京卓越华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3号汉章针刀,刀口线与棘突顺列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皮下,然后缓慢、匀速、摸索进刀,达关节突关节(外侧关节柱)骨面。调转刀口线90°,即与关节突关节间隙平行,寻找关节突关节间隙,找到关节间隙后,沿关节突骨缘向外切开关节突关节囊1~3刀,出针[2]。同时针刀松解颈椎小关节附近的痛点、条索及结节。术后采用颈托固定。每周1次。共治疗3次。②颈舒汤内服。药用葛根15g,当归15g,狗脊20g,桂枝10g,炒白术12g,白芍15g,黄芪30g,茯苓2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3次送服)。用砂锅加冷水浸泡30min,急火煮沸后文火煎熬30min,每剂煎3次,将3次药汁混合,共取药液约600mL,早、中、晚饭后30min温服,每次200mL。每日1剂,7剂为一疗程,休息1天继续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①针刺治疗:患者取坐位,身体放松,双手放于胸前,露出颈项部。取C3-C7夹脊穴、双侧风池、天柱、肩井穴。选用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华佗牌0.3mm×50mm毫针,常规消毒。夹脊穴直刺0.5~1寸,使局部酸胀;风池穴针尖微向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使局部酸胀,针感向头顶、颞部、前额和眼扩散;天柱直刺0.5~1寸,使局部酸胀,使针感扩散至整个后头部;肩井直刺0.5~0.8寸,使局部酸胀。连接江苏常州武进长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KWD-808I型电针仪,用密波,刺激量以能耐受为度,留针20min;留针期间用重庆市航天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Q-29型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颈后部。电针治疗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休息1天继续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②西药治疗:洛索洛芬钠片[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69]60mg,日3次,饭后0.5h口服,7天为一疗程。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两组均3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6个月后观察远期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临床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临床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无效:临床症状、临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治疗期间出现胃痛、胃烧灼感、头痛等不良反应对照组13例,治疗组0例。治疗结束后6个月对照组复发7例(10.44%),治疗组复发2例(3.03%)。

5 讨 论

颈椎小关节包括关节突关节和钩椎关节。钩椎关节存在于C3~C7椎体之间,是由颈椎椎体侧后方的钩突与相邻上一椎体下面侧方的斜坡形成。关节突关节是由上位颈椎的下关节突和下位颈椎的上关节突相互形成,其关节面较平,角度接近水平,稳定性差。颈椎小关节与椎动脉、颈神经根相邻,并有相应的附着肌肉,当颈椎小关节发生紊乱时,则很容易刺激椎动脉、颈神经根,局部肌肉牵拉,使颈椎及肌肉两侧失去平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且颈椎小关节是一种摩动关节,其关节囊较为松弛,关节囊有丰富的痛觉感受器,关节囊和囊内、囊外韧带还有本体感觉感受器,囊感受器的刺激能引起头颈位置和运动的改变,颈椎椎间关节的感觉神经主要来源于脊神经返支及后跟支的内侧支。针刀闭合性松解颈椎小关节,能很好的调整关节囊内外压力,解除脊神经返支及后支内侧支的嵌压,有助于神经机能的恢复,促进机体自身的调整和康复[4]。同时针刀治疗通过闭合性松解粘连及对肌肉、韧带的高应力点松解,能改善脊柱两旁肌肉和韧带的紧张和痉挛,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此外。针刀松解颈椎小关节后辅以颈托固定,有助于椎间孔形态产生微小变化。

颈舒汤是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郭剑华主任中医师经验方,郭老认为导致颈椎病病因病机主要是寒、痰、瘀、虚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化湿、温化痰饮,《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感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活血通络,还用狗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全蝎活血化瘀、搜剔经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效。研究证明,颈舒汤中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桂枝、茯苓、白术可降血脂,增加动脉弹性;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祛风寒、除湿、化痰药对毛细血管渗透性亢进、组织液渗出、局部肿胀均有显著的疗效[5]。

针刀配合颈舒汤治疗颈椎小关节综合征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小。

猜你喜欢
针刀颈椎颈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