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温针灸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和嗅觉障碍的疗效影响

2019-04-08 09:09王旋旋张克飞
关键词:督脉嗅觉帕金森病

王旋旋,张克飞*

(淮安市中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该疾病不仅会引发患者出现认知/精神异常、运动过缓、姿势步态异常等症状,同时还会导致其机体运动功能受限和嗅觉障碍,从而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为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需尽早采取有效的方案对其进行治疗,我院采用以督脉温针灸为主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督脉温针灸为主治疗对帕金森病运动功能和嗅觉障碍的疗效影响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近期服用过影响嗅觉或运体结合功能药物者,(2)经期或妊娠期妇女。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1.4f2.3)岁;研究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1.6f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给患者口服62.5 mg美多巴,3次/d,0.2 mg盐酸普拉克索,1次/d。研究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督脉温针灸治疗,即在上述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增加督脉温针灸治疗,取患者风府、百会、悬枢、脊中、腰阳关等主穴进行针刺,在对穴位进行针灸同时使用华佗牌长40 mm、直径0.30 mm的针灸针,得气后在针身上加垫纸皮,将艾条段悬挂在针柄上点燃行温针灸治疗,留针30 min,另取患者舞蹈震颤区(上点在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 cm处,下点在鬓角发际前缘和眉枕线相交处,舞蹈震颤区为上下两点连线),采用华佗牌长25 mm、直径0.30 mm的无菌银针进行针刺,采用平刺法,得气后连接G6805型电针仪治疗30 min。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功功能、嗅觉功能障碍评分,前者用UPDRS量表评估,总分50,得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障碍越严重,后者用赵氏评测方法评估,总分10,得分越高表示嗅觉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运功功能评分对比

运功功能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运功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运功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6 36.9f4.5 32.7f4.2研究组 46 36.8f4.7 28.4f4.0 t ü 0.627 7.864 P ü>0.05 <0.05

2.2 嗅觉功能障碍评分对比

嗅觉功能障碍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嗅觉功能障碍评分对比(±s,分)

表2 嗅觉功能障碍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6 6.3f0.2 5.2f0.3研究组 46 6.5f0.4 3.1f0.2 t ü 0.242 7.817 P ü>0.05 <0.05

3 讨 论

临床研究证实,恢复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嗅觉功能的共同着眼点为督脉,古代《灵枢》云:“督脉之别,挟膂上项,散头上,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2]。另督脉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之称,即督脉汇聚全身之阳气的经脉,进而温阳全身肌肤、筋脉及脑等。对该部位实施温针灸治疗,可促进督脉盈满、诸窍充养、气血畅旺,从而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修复其嗅觉辨别能力[3]。本研究中已证实,采用常规药物联合督脉温针灸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可促进其运功功能、嗅觉功能障碍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督脉温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运功功能和嗅觉障碍,整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督脉嗅觉帕金森病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超强嗅觉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最方便的健身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