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糖尿病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2019-04-08 09:09王庭燕
关键词:脑梗死资料血糖

王庭燕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中医医院,云南 丽江 674800)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因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高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糖尿病作为一类代谢性疾病困扰着千千万万的家庭。糖尿病的众多并发症中,脑梗死(缺血性卒中)由于发病率高,治疗时间短,预后不良等因素,对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大。本研究通过探讨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危险因素,为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53.5f11)岁。纳入标准:脑梗死发生7天之内入院就诊;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评定标准;糖尿病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发生7天以上入院就诊;静止性脑梗死。

1.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检测两项。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居住方式、体重指数、高血压。此部分通过分析整理患者资料得来。

实验室指标包括与肥胖患者体重指数相关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糖尿病血糖相关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炎症相关的白细胞(WBC)。

通过资料整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两组,分别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将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人口信息对预后的影响

患者男女比例,年龄,居住方式在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预后不良21例患者中,10例是超重或肥胖患者,而在预后良好患者中仅4例为超重或肥胖患者。此外,高血压在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在11例高血压患者中,有8例预后不良。见表1。

表1 患者人口信息对预后的影响

2.2 实验指标比较

被调研的患者中,25人预后良好,21人预后不良。各检查指标中,TC及HbA1c两个指标在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无显著差异(P>0.05)。TG、FPG、WBC在预后不良组均显著增加;其中TG、FPG指标组间差异(P<0.05),WBC指标组间差异(P<0.01)。见表2。

表2 实验指标比较(±s)

表2 实验指标比较(±s)

组别 预后良好组 预后不良组 P n 25 21 TC(mmol/L) 5.35f1.68 5.83f1.77 >0.05 TG(mmol/L) 2.12f0.88 2.93f1.12 <0.05 FPG(mmol/L) 9.14f3.26 12.91f4.64 <0.05 HbA1c(%) 8.80f2.11 9.63f2.68 >0.05 WBC(109/L) 7.59f3.03 10.58f3.09 <0.01

3 讨 论

临床医学数据显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患者正在逐年增加。众所周知,血糖增高为糖尿病的直接特征,且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液黏度增大,血小板聚集从而造成血流缓慢。缺血性脑卒中便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组织坏死,又被称为脑梗死。脑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为没有糖尿病的患者的2倍[1]。由于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又无疑增加了救治难度,降低了患者生存率。因此积极探讨该病的预后可为糖尿病脑血管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指导临床疾病治疗。

本研究首先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发现高血压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影响。高血压为脑小血管病变常见的影响因素[2]。这是由于血压增高,常常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皮质下白质病变等,高血压也被认为是腔隙灶形成的直接原因。因此,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预后维护有重要作用。在一般资料汇总中,体重指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糖尿病脑梗死的预后,并且超重或肥胖的患者TC及TG的水平一般较高,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导致胰岛素抵抗,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多余的糖因为无法消耗供能,常常以脂肪的形式存储,造成肥胖。本研究在实验指标检查中同步测定了TC,TG两指标。结果发现,TC在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之间比较,并未产生显著差异;相较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TG水平却明显增高。因此,TG指标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更大。

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直接反映了患者糖尿病的严重程度,研究显示,糖尿病的病情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情进展直接导致脑梗死的进展。因此,本研究测定了FPG及HbA1c指标,结果预后不良组FPG及HbA1c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该结果证实了糖尿病对预后的影响,因此,定期监测并控制血糖可减轻不良预后风险。

此外,有研究显示脑梗死并发症对患者的死亡率及恢复均有影响[3]。脑梗死发生后,神经功能恢复慢,效果不佳导致患者致残及致死率较高,此时合并医院感染对患者预后非常不利,医院感染也被列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本研究选择监测白细胞指标,发现预后不良组WBC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此结果说明预后不良组更多患者发生了感染。所以,有效预防感染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高血压及肥胖,高血糖为糖尿病脑梗死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实验室配合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白细胞及血压,并及时应对指标变化可缓解不良预后的发生。

猜你喜欢
脑梗死资料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