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使命”“愿景”“校训”辨析

2019-04-09 07:56刘向兵刘红梅
大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使命校训愿景

刘向兵 刘红梅

大学的“使命”“愿景”“校训”同属于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中“使命”“愿景”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元素,是制定战略规划、推进战略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使命”“愿景”和“校训”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行辨析,对于高校明确核心价值、培育特色文化、实施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的“使命(Mission)”“愿景(Vision)”“校训(Motto)”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三者密切相关而又各有其独特的内涵。对大学的“使命”“愿景”和“校训”进行辨析,对于高校找准自身定位、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塑造独特的大学文化、积极探索适合自己本校实际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大学“使命”“愿景”“校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明确大学的“使命”“愿景”和“校训”,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必要元素和重要内容

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不仅应该有自己的主体力量,如大师、教职工和学生;有自己的物质世界,如大楼、图书馆、实验室;还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校歌、校训、校史等。其中,专属本校的“使命”“愿景”和“校训”是大学精神世界的必要成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着力总结和凝练的精神内核。缺乏“使命”“愿景”和“校训”等文化内涵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有缺憾的,就是只有筋骨皮,缺少精气神,很有可能导致凝聚力不够,发展动力不足。

(二)明确大学的“使命”“愿景”和“校训”,是高校发展的首要要求

战略管理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选择,确定和选择组织的战略目标是战略管理的第一步。“使命”和“愿景”是战略管理的重要要素和重要范畴,是确定高校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我们一般将战略管理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图1-1)。[1]高校开展战略管理首要的是在描述高校的“使命”和“愿景”,并在充分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确立组织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开展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活动。通过对大学的“使命”“愿景”和“校训”的辩析,旨在“为高校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助于在系统思考、超前思考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2]

图1-1 高校战略管理的模型

(三)明确大学的“使命”“愿景”和“校训”,是塑造大学文化的重要举措

大学的“使命”“愿景”和“校训”属于大学文化中精神文化的范畴,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核心”,从本质上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文化与其他大学文化的差异,从而彰显学校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色,避免“千校一面”。大学经历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变化过程,但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象征的地位却从未改变过。在大学的管理活动中,也越来越重视大学文化的整合和导向功能。通过对学校文化的识别和梳理,辩证认识“使命”“愿景”和“校训”,确立具有自己学校文化烙印的“使命”“愿景”和“校训”,有助于高校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也有助于学生开展自我教育,从而实现“不教之教”的教育效果。[3]

在浏览高校的主页和检索文献、著作、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本文发现目前国内高校对大学的“校训”基本上都有明确的表述,而对于“使命”和“愿景”的陈述则参差不齐。本文研究了“武书连2019 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前50 位的高校,发现对“使命”“愿景”和“校训”三者分别加以明确表述的只有13 所,占比为26%;另外还有7 所虽有相关说法,但对“愿景”的表述较为笼统,不够明确(表1-1)。对“使命”“愿景”和“校训”表述不全的其它37 所高校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高校网站上虽有对学校办学情况等的简介,但未对“使命”“愿景”和“校训”分别进行明确的陈述;二是虽有对于“使命”“愿景”和“校训”的陈述,但缺少特色,或模棱两可,或有所重叠,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描述。这反映了不少大学对于“使命”“愿景”和“校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或者对三者的关系缺乏研究。

表1-1 2019 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50 位高校“使命”“愿景”和“校训”表述情况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目前关于校训的研究较多,比如校训的文化蕴涵及功能、校训的翻译原则,中西方校训对比研究等,而对于“使命”和“愿景”的研究还不多,尤其鲜有对“使命”“愿景”和“校训”三者进行辨析的研究。对大学的“使命”“愿景”和“校训”的辩证认识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大学“使命”“愿景”“校训”的辨析

(一)大学“使命”“愿景”“校训”的相关性

大学的“使命”“愿景”“校训”同属于现代大学的重要元素,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大学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特质,具有独特性、文化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其中,“使命”概括性地规定了大学的性质以及大学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它表明了实现“愿景”的方式和途径。“愿景”是对“使命”达成后的全面景象的具体描绘,是对大学阶段性发展状态的期许,更具有针对性。而“校训”是为实现组织的“使命”和“愿景”而制定的对于全体师生具有行为约束和道德养成作用的德目,或方法论要求,具有训育的功能(图2-1)。

图2-1 大学的“使命”“愿景”“校训”的相关性

(二)大学“使命”“愿景”“校训”的差异性

大学的“使命”“愿景”“校训”虽有密切的相关性,但又有显著差异性,在内容、特征、表现形式和产生历史上又各有不同。

1.内容方面

大学的“使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价值和责任。即内在的体现为大学对自身核心价值的判断,外在的体现为大学对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规定,明确了大学“是什么”以及“应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实然”和“应然”层面的范畴。大学的“愿景”描绘的是一所大学未来“向何处去”的全面景象,是大学发展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属于“或然”层面战略的重要内容。“校训”在《辞海》中的定义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于学校公见之地,是为校训。”由此可见,大学“校训”主要强调大学全体成员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养成和道德规范。

2.特征方面

大学的“使命”具有长远性、概括性和时代性,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致性、相关性。“愿景”是对大学未来发展的期许,一般不包括具体的战略方案和步骤,面向未来而又高于现实。“校训”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微言大义,简约易记;其二,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汲取了中国儒家经典中的优秀思想和理念。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校训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开大学的校训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中山大学的校训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3.表现形式

一般地,大学可以明确使用“使命”或者“使命陈述”来界定大学的“使命”,或用“办学定位” “办学宗旨”等词汇;与“使命”的表现形式相同,高校可使用“愿景”一词来描绘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期许,亦可用“战略目标”“发展目标”“办学理想”,或是以“努力建成……大学”来表述学校的“愿景”;“校训”的表述处于易记忆、易传播的目的,通常简洁、凝练,一般采用对称句,四言八字、二言八字较多,也有四言十六字。

4.产生历史

“校训”的产生历史显然更长。“校训”与我国的“家训”“族训”以及书院的“院训”一样,功能相似,都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尤其是我国书院(长沙岳麓书院、无锡东林书院、贵州永宁书院等)的“院训”被认为是大学“校训”的先声。[4]可以说,古今中外,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有了学校,就有了“校训”。而“愿景”和“使命”则是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之后,特别是战略管理理念和体系在大学推广之后的需要和产物。

我们亦可将“使命”和“愿景”“使命”与“校训”两两对比,以使这种差异性更易被理解。从“使命”和“愿景”的内涵来看,大学的“使命”探讨的是大学“是什么”以及“应是什么”的问题,包括大学内在使命(大学存在的价值)与外在使命(与社会保持协调)两个方面,代表大学永恒的追求,[5]它更多关注于大学的“业务”而非大学本身,并为大学所有成员实现目标倾注激情和干劲;大学的“愿景”探讨的是大学未来“向何处去”的问题,描绘了“使命”达成后的一个全面景象,阶段性更强,它聚焦于大学本身,并延续了教师和学生的这种激情和干劲。如果说“使命”是任务陈述,那么“愿景”则是目标陈述。“使命”与“校训”相比,“使命”规定了大学要完成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更加明确;而“校训”规定的是大学内部成员为完成这个任务和实现目标所要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校训体现的是大学的精神、是大学校风的凝练,表述更加宽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一些高校的情况来看,大学的“校训”可能包含“使命”,也可能与“使命”表述一致。这是由于“使命”与“校训”同属于理念层面,二者都是对学校价值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描述,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一方面能够把握大学的本质和本性,具有定性和定位的功能,保证大学正确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二者同属于大学文化的一部分,表明了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并对全体成员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同时也为大学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因此,二者是有可能、也允许一致的。

三、大学“使命”“愿景”和“校训”的具体案例

高校对“使命”“愿景”和“校训”辩证认识并加以明确,对提升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培育核心竞争力、探索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列举了10所高校(表3-1)对“使命”“愿景”和“校训”的明确陈述,同时也重点剖析了4 所高校的具体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将其“使命”确立为“立学为民、治学报国”,“愿景”阐述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校训”为“实事求是”。[6]“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使命”突出了学校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办学历史和显著特色,强化了学校基于“中国”“人民”的特殊价值和责任;“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愿景”描绘了中国人民大学未来“向何处去”的全面景象,特别是将体现水平标准的“世界一流”与体现价值观要求的“人民满意”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卓然独特的情怀和气质;“实事求是”的“校训”带有指导立学、治学的方法论意义,是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养成和道德规范。围绕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上述理念体系,中国人民大学的二级学院——商学院也明确了本学院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其“使命”确定为:贡献中国管理智慧培养全球领袖人才;“愿景”为:成为最懂中国管理的世界一流商学院;“价值观”为:追求卓越,持续创新。[7]中国人民大学“使命”“愿景”和“校训”的陈述对于学校的战略规划和办学特色的作用不仅仅针对整个学校而言,对于学校的二级学院以及其他行政机构都具有标杆作用、引领作用。调研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也有着各自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表述。

西安交通大学的“使命”为:致力于培养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人才,保存、创造、传播知识,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不断做出贡献;“愿景”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保持领先,创造卓越成就,到本世纪中叶,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为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往、栋梁之材辈出、国际影响显著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校训”为“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8]秉持“校训”精神,为达成“使命”和“愿景”,西安交通大学近年进行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一系列改革。

上海外国语大学围绕“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将其“使命”阐述为: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其“愿景”为:建设成在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校训”为:“格高志远学贯中外”。[9]上海外国语大学多年来形成了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多元并举,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其中外国语言文学进入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格高志远”外语人才。可见其“使命”“愿景”和“校训”在办学特色凝练和办学方向引领上的作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于2019年7月对外发布了 “使命”与“愿景”。[10]其中“使命”表述为:“立德守正、崇劳创新”;“愿景”表述为:“到2029年建校80 周年之际,将学校建成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校训”仍沿用此前形成的“刚健创新,和而不同”。此次“使命”“愿景”的发布,与“校训”一道彰显了该大学的价值追求——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知识创新;凸显了该校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普通本科院校的独特社会责任——坚持崇尚劳动育英才,研究劳动科学、弘扬劳动精神、推进劳动育人,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校园和社会蔚然成风。

表3-1 部分大学关于“使命”“愿景”和“校训”的表述

续表

四、结论与建议

大学的“使命”“愿景”和“校训”既有内在相关性,也有内容、特征、表现形式、产生历史上的“差异性”,这种相关性和差异性共同作用于大学的战略定位与特色发展。

基于文献梳理和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高校要重视“使命”“愿景”和“校训”的明确工作。“使命”“愿景”和“校训”的确立是高校全体成员深度沟通、广泛参与的过程,高校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这项工作,才能有助于明确大学的核心价值,挖掘大学的发展特色和文化“气质”,促进高校利益相关者关注和支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第二,“使命”“愿景”和“校训”的语言表述要准确。不可否认,不同大学的战略定位存在共性,但学校的发展特色和核心价值、陈述的要素和侧重点等的不同也很明显,因此高校要提高自身“使命”“愿景”和“校训”表述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第三,“使命”“愿景”和“校训”的文字描述要凝练。高校的“使命”“愿景”和“校训”应以高度凝练的文字体现本校特色和未来蓝图,发挥鼓舞人心、激发干劲的作用,因而不能用冗长的篇幅和看似华丽的辞藻来堆砌。文字要精练、取舍要得当,表述不在多而在“特”和“精”。

注释:

[1]刘向兵,李立国.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140-146.

[2]刘向兵,李立国.大学战略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3]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

[4]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95-101.

[5]赵文华,周巧玲.大学战略规划中使命与愿景的内涵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6,(13):61-62.

[6]中国人民大学简介[EB/OL].http://www.ruc.edu.cn/intro.2018-10-4.

[7]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简介使命愿景价值观[EB/OL].http://www.rmbs.ruc.edu.cn/sxyxygk/xyjj/XYGK_XYJJ_SMYJJZG.2018-10-4.

[8]西安交通大学简介[EB/OL].http://www.xjtu.edu.cn/jdgk/jdjj.htm.2018-10-4.

[9]上海外国语大学简介使命愿景[EB/OL].http://www.shisu.edu.cn/about/mission-and-vision.2018-10-4.

[10]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校使命与愿景正式发布[EB/OL].http://www.culr.edu.cn/xxxw/51390.htm.2019-7-12.

猜你喜欢
使命校训愿景
一起向未来
带着校训走向远方
校训展示墙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2020愿景:雅尼克·涅杰-瑟贡在大都会的新计划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