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在线课程的规划与开发流程

2019-04-09 07:40谭志勇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流程规划教学内容

谭志勇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信息中心 湖北 武汉:43003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线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形式——全媒体。全媒体学习资源也使得在线学习从固定式学习向泛在式学习延伸。全媒体学习资源的概念首先由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在线学习课程时提出,随后福建开放大学开发了第一门全媒体在线学习课程,由此国内开启了研究全媒体学习资源的序幕。睢瑞丹在《全媒体环境下微课教学模式研究》中阐述了全媒体微课的教学模式与制作流程[1]。梁照等人以石油专业课程为例,研究全媒体时代下微课的开发,提出了有关开发策略及技术[2]。在全媒体资源建设方面,张桐等人从多媒体资源有效整合、学习内容选择与推送以及学习工具开发等方面,探讨全媒体教材的功能与创新之处[3]。陈东毅等人在学习资源建设思路方面,提出了更新观念、改善设施、重构平台、拓展应用、创新基础的资源建设思路[4]。综合已有的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关于全媒体学习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课方面,对于全媒体在线课程的研究还不多。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促使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给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规划并开发全媒体在线课程,成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全媒体在线课程的规划与开发流程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课程规划框架,提出了规范化设计开发流程,以期为后续在线课程全媒体化的全面展开提供支撑。

1 概念界定

为表述清晰起见,对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界定如下:

全媒体: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的融合、阐述、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

全媒体在线课程: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以图形、文本、声音、影像、动画等多种多媒体形式来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结构化和数字化。从普遍的学习需求出发,多角度、多维度呈现教学内容和交互功能的智能化,支持学习者在线或离线学习,并可运行在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等终端上,以不同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全媒体在线课程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1)全面的教学设计。针对课程特点对课程进行全面设计,包括多维度课程结构设计、全方位课程教学设计、教与学方法设计。除此之外还会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具体包括课程目录结构设计、教学内容结构设计、知识点内容及形式设计等。

(2)全面的媒体形式。全媒体在线课程采用全面的多媒体手段对课程知识进行组织与呈现。其中包括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对知识进行组织,此外还会借助PPT、微课、交互式答题等表现形式进行知识的立体呈现。

(3)全新的展现效果。全媒体在线课程的展现形式全面且新颖,通过多内容模块的有效排列和组合以及多类型数字资源的相互嵌入,让学习者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它将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类素材通过嵌入式的方式完美整合到文字素材中,从而拓展课程的内涵空间,让各类多媒体学习资源既相对独立而又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其作用与特点。这也使得全媒体数字化教材成为教学资源的精华版,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学习。

(4)全方位的服务。全媒体在线课程不仅面向在校学生,也对外提供社会服务。

2 规划与开发流程设计

2.1 课程规划

全媒体在线课程的规划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课程的设计部分,另一个是在线平台部分。ADDIE是教学设计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型,它将教学设计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方面[5]。这五个方面囊括了教学中的每个步骤,所以本文将ADDIE模型引入到全媒体在线课程的开发之中。对照模型的每个步骤,将全媒体在线课程的开发进行具体模块划分。

在课程的“分析”阶段,主要进行课程的确定,并依据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建设规划;在“设计”阶段,主要是将“全媒体”概念引入到课程的全面教学设计中;在课程的“开发”阶段,对全媒体在线课程而言,既要有数字化资源的开发,还需要开发支持“全媒体”的平台;在“实施”阶段,主要是进行课程的应用与服务的推广;在“评价”阶段,需要对在线课程的设计、建设、教学、推广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评价来调整优化。除上述几个方面外,全媒体资源与开发平台的集成整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在ADDIE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将整个全媒体在线课程规划为以下九个具体的模块:课程的选择;课程的建设规划;课程的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运行平台的选择与课程网站的建设;课程初始化集成;课程的教学应用;课程的服务推广与各方面综合评价。

2.2 开发流程

在规划的九个模块基础上,设计全媒体在线课程的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全媒体在线课程开发流程

全媒体在线课程开发流程基于前向工程和逆向工程相结合的思想设计,首先从课程选择到课程应用推广顺序展开,然后基于教学应用和服务推广反馈,对流程中的各个步骤做优化调整。通过不断的优化迭代,使全媒体在线课程趋于质量最优。对开发流程中关键节点解释如下:

(1)课程的选择

协助教师根据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要求,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在线课程开发。

(2)课程的建设规划

基于所选定的课程,与教师共同编制在线课程建设方案。

(3)课程的教学设计

在分析传统课堂、网络课堂教学特点与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该门课程全媒体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

(4)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

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盘点此课程需要用到的相关数字资源及已有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分析整理出需要重新开发的资源,并按照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新建教学资源及素材的技术开发及实现。

(5)运行平台的选择与课程网站的建设

基于课程的在线建设方案及教学设计方案,完成在线课程栏目与功能的定型规划。依据此规划选择合适的在线课程运营平台,如果没有合适的平台则考虑定制开发独立的教学网站,之后在教学网站中进行栏目与功能体系的自定义设置。

(6)课程初始化集成

将课程中需要用到的资源进行汇总并在网站上进行灌版。此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资料和栏目,形成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在线课程。

(7)课程的教学应用

基于课程建设方案及当前的实际建设成果,协助教师策划基于在线课程的各类教学活动,做好教学活动发展的长期规划,将在线课程应用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在线课程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应用,提升教师的网络化辅助教学能力,积累实战经验。在教师积累了一定的网络教学经验和成果之后,逐步策划面向兄弟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培训等应用领域的网络教学活动。

(8)课程的服务推广

策划、实施在线课程的大范围推广方案。基于前述网络化教学所形成的经验,策划大范围推广方案,并做好运营维护工作。引入各类合作资源以及技术手段,实施在线课程的大范围推广,协助做好运营维护工作。为参评省级或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提供教育技术、用户资源、教学成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协助。

(9)各方面综合评价

“评价”阶段主要是对在线课程的设计、建设、教学、推广等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

3 案例分析

基于全媒体在线课程的规划和开发流程,开发《公共关系认知》在线开放课程,设计开发过程和内容如下:

3.1 制定建设规范

(1)针对《公共关系认知》课程,首先进行课程整体相关规范的设计,包括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设计等。

(2)制定资料筹备及资料提交的相关规范,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文稿编写规范,教学内容文件提交分类及归档规范,教学内容文件提交及审核规范等。

(3)制定教学媒体设计相关规范,包括教学媒体设计文稿规范,教学媒体设计提交分类及归档规范等。

(4)制定媒体资源开发与修改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包括媒体资源开发标准,微课及动画脚本编写规范、微课及动画制作规范等。

3.2 对课程教学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为使教学媒体设计思路更趋科学合理,根据原始教材等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的重点包括:教学内容特点、每个教学章节或项目的核心内容及特点。通过对课程类型、整体内容呈现、目录结构、综合案例等要素的分析,得出“基于教学内容特点分析的教学媒体设计思路”这一结果,并对结果展开讨论与完善。

针对“公共关系教程”课程分析得出:

(1)本门课程属于“文科”类课程;

(2)从课程整体内容呈现的角度来讲,基本上都是文字性内容,几乎没有图片、表格、图示等,逻辑结构都隐藏在了文字中,比如几段文字有可能是并列关系、总分总关系、递进关系,对学习者的自我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3)从目录结构上讲,课程每一章下属的“节点结构”实现了完全统一,即章下属节点包括了某某节的名称、小结、知识考核、技能训练;

(4)每一章都设置了“学习目标”内容,但没有在目录结构上体现;

(5)每一章都设置了“引导案例”内容,但没有在目录结构上体现;

(6)课程很重视“小案例”在课程教学与内容组织中的应用;

(7)小结部分虽然把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但纯文字的形式对于学习者不太容易接受,表现形式略显单调;

(8)知识考核形式单一,题目大多以主观题形式提出概念性的问题。出题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但题目多是死记硬背的内容。

(9)“技能训练”部分都采用案例形式,有无提供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包含哪些知识点、是否与本章内容有逻辑对应关系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10)“综合案例”部分,课程共有两个综合案例,综合案例与各章、节、点的知识网格关系需提炼。

3.3 规划课程网络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基于课程每章的教学节点特性,形成在线课程的目录体系模型与标准;基于在线课程教学的需求与全媒体化的特性,形成课程网络学习环境的应用功能体系规划,具体规划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内容组织结构

章节及点的下属内容知识点展现描述知识点素材备注图片图示文本(含表格)图文混排音频PPT课件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视频仿真模型课程录像课堂录像实训录像理实一体屏幕捕获微课在线自测本章导学学习目标用图示表达学习目标图示1:第一章学习目标1——————————————————————————————————————————知识结构图绘制本章知识要点的逻辑关系图图示2:第一章知识要点的逻辑关系图1——————————————————————————————————————————重点难点以图文形式展现图片1:第一章教学重难点1—————————1——————————————————————————————学习指导以微课形式展现微课1:第一章学习指导———————————————————————————————————————1———

3.4 教学媒体的规划与设计

完成课程教学媒体规划与设计文稿的编制;完成课程“教学媒体规划与设计分析矩阵”的编制,如表1所示(以课程第一章的“本章导学”为例)。

按照媒体素材类型,进行全部数字资源的归类分析,形成“数字资源归类分析表”,如表2所示(以课程第一章的“本章导学”为例)。基于“数字资源归类分析表”,开展以下工作:哪些资源确实需要,哪些资源可以省去;对于需要的资源,哪些已有,哪些需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哪些需重新开发。

表2 数字资源归类分析表

3.5 学习环境的静态模拟

在以上过程中,组织软件开发人员,参考有关网络平台在线课程提供的学习环境,基于课程在线教学的需求与全媒体化的特性,模拟该课程的在线学习环境,主要包括:

(1)完成学习环境原型图的设计;

(2)进行学习环境在PC、PAD和手机端的静态页面制作。

3.6 数字资源与静态学习环境的集成

最后运用全媒体在线资源制作工具进行全媒体在线学习课程资源的整合,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显示效果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资源已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在线课程已成为学习者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途经,但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规划流程供开发者使用,这使部分想要进行全媒体在线课程开发的人员望而却步。本研究在深入理解全媒体在线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全媒体在线课程规划所依据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文章归纳出全媒体在线课程的规划模块与开发流程,将开发过程步步细化,从而为开发人员提供参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将开发的《公共关系认知》课程案例投入试用,再根据学习者的使用情况来检验课程规划与开发流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以便进行课程的进一步优化。

猜你喜欢
流程规划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规划·样本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