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技巧教学

2019-04-10 08:06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芙蓉中心小学黄检兰
天津教育 2019年27期
关键词:篇文章技巧题目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芙蓉中心小学 黄检兰

近些年随着改革教育的不断推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改变非常的显著。主要是是因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属于考察比较全面的课堂,对于学生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严格,所以在改革教育才会被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在阅读课堂中,阅读技巧的讲解往往会占据大部分的时间。不过根据目前的反馈来看,结果并不好。所以,作者结合一定的现实实例进一步的分析目前现状,并适当的给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小学语文阅读技巧提升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技巧主要指的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教学、对相关语言的积累、对语言技能的应用、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及言行举止的培养。当下学生主要是通过语文的相关知识来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会利用讨论、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整个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语言的积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通过教材知识和教学过程两部分获得的,当下的语文教材都是同题材中出类拔萃的,不论是其文学涵养还是内在思想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技巧。

二、小学语文阅读技巧教学现状

首先作者需要讲解的第一个小学语文阅读讲解现状就是:教师在日常的语文阅读课堂上往往会采取死板式阅读讲解,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根据文章的发展走向来讲解文章,这个时候教师所能带给学生的阅读技巧往往非常的少。学生在阅读课上出现低效学习现状,这会非常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

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训练中有篇文章是《林荫大道》,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丰富法比喻技巧进一步讲解林荫大道的景色。总体上这篇的结构还是非常鲜明的,由全面到局部。但是往往这样一篇阅读技巧线鲜明的文章,教师往往会采取死板化的阅读讲解方式,按照文章大体的走向,一步一步的讲解下去,显得索然无趣。尤其是在文章中有一段是“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繁茂,毛绒绒的梧桐过挂满树梢,整个树冠像撑起一把大伞,为人们遮挡夏日的骄阳……”,这一段非常的有情景感,但是教师往往不会采取情境带入讲解方法,学生也学不到情境带入阅读技巧。

总的来说,在目前的阅读课堂上,由于教师对于一些文章不够重视,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死板化讲解现状,学生在这样的讲解课堂上往往学不到任何阅读技巧,不能及时的帮助学生建立起优良的阅读能力。

再者就是计算教师会采取一些灵活的阅读技巧进行文章的讲解,往往也是一些比较老套的阅读技巧。学生使用起来非常的不适应,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成绩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举例来说,在小学四年级阅读训练中有一篇文章是《暖意》,这是一篇非常明显的叙事文章。本文通过路小刘和主治医生两个人的隔空对话,进一步的讲解出一篇感人的故事。这篇文章在阅读的时候,往往可以采取情感引导技巧去推进阅读,但是教师往往会为了节省讲解时间,按照传统的三段论:起因、发展、结果,来进一步讲解文章。这种形式虽然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文章,能清楚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但是,不是一个技巧可以“治百病”。教师不能仅仅就讲解只一个技巧,导致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出现学习低效的现状,影响学生阅读技巧的提升。

总的来说,在日常的阅读讲解课堂上,教师或许会时不时讲解一些阅读技巧,但是往往都是一些比较传统的阅读技巧,形式单一,应用起来非常的不适应。

三、小学语文阅读技巧教学提升建议

在进一步讲解阅读技巧的过程中,作者打算首先讲解:设问推进式阅读技巧。这种阅读技巧其实往往比较适用于叙事式文章,同时也非常适合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具体来讲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反问自己问题,并通过阅读文章找到答案。当然也可以事先就设计好要反问的题目,引导自己深入文章,然后提醒自己回答问题。

举例来说,在教师讲解《暖意》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为了帮助学生及时的学会“设问推进式阅读技巧”,可以适当的在课上进行演示。首先,教师可以先大概概括一些这篇文章的内容,然后根据文章提出“该篇文章的运用那些修辞手法?”“主角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本文大概要表达什么思想?”“通过这篇文章你得了什么?”等等一些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的进入阅读感觉的问题。当然这只是教师的演示,接下来就是学生的实际操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要求,争取帮助学生在一节课程的时间里面就掌握这种阅读技巧。当然,如果学生不能当堂问题当堂解决,教师也一定不要着急,毕竟阅读技巧是一种短时间学会,长时间才能真正掌握的东西。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师一定要做好积极的思想准备,抱有乐观的教学态度,耐心的引导学生掌握这种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绩。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课堂由于比较基础,学生所能学到的阅读技巧比较少,教师一定要积极的结合自身的经验推进创新式阅读技巧教学,作者认为“设问推进式阅读技巧”就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阅读技巧,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的进入阅读氛围里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然后接下来,作者打算讲解:题目结合式阅读技巧。这种阅读技巧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成绩的一种阅读技巧。在日常的阅读课堂中,教师之所以会简化阅读讲解步骤,大力的使用一些无趣的讲解模式,对于阅读技巧的讲解没有兴趣。主要是因为阅读文章之后往往需要做题,教师如果在阅读技巧讲解部分花费大量的时间,就会完不成教学任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试着推出了“题目结合式阅读技巧”,教师可以在讲解的文章的过程中结合题目推进讲解进度,这种方法既可以解决教师的讲解困难,又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的获得相应的阅读技巧。

举例来说,教师在进一步讲解《朋友》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结合后面的题目进行相应的文章讲解。这篇文章也是一篇叙事性比较强的文章,其主要的内容是围绕着“小男孩和阿婆之间的友谊”来进一步推进的。教师要想适当的运用“题目结合式阅读技巧”讲解这篇文章,需要慎重考虑,如何安排题目的结合顺序。该篇文章一共有五个问题,不过五个问题之间联系并不大,这个时候教师需要思考的就是问题难度了。教师可以事先安排上“给本文第一、二段的括号里填上适当关联词”这样简单的题目,带领学生进行一次通读。然后是结合“本文为了表现阿婆和儿子纯真的友谊,依次写了哪三件事?”这样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再来通读一篇文章。这种阅读技巧需要结合复合阅读才能进一步推进下去,不过在教师反复引导学生通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有很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模仿,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技巧的掌握提供帮助。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试着采用“题目结合式阅读技巧”,在保证教学目标能够完成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帮助学生习得这种技巧。因为这种技巧的讲解和适应需要反复阅读文章,所以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时间,对于学生进一步的提高阅读成绩起到了帮助。

最后作者想要讲解的是:拓展阅读积累阅读技巧。这种阅读技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算是技巧,根据技巧的定义来看:技巧是一种短时间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法。但是拓展积累阅读技巧却需要很多的时间去训练和开展,不过作者之所以会讲解这种技巧是因为有句俗语是:“熟能生巧”,学生只有有了足够的多的积累和探究,才能真正的做到对于一些文章的形式和结构了然于胸。

举例来说,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林荫大道》这篇文章的时候,假如学生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类似文章阅读量,对于这章的结构和讲解思路有了经验,那么教师其实可以不用过多的讲解文章阅读技巧的,直接让学生进行普通式阅读就可以。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帮助学生多训练几道题。

不过,这种阅读技巧其实还是需要教师不断的监督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当然,学生也需要积极配合才行,不然很容易出现教师忙活学生懒惰的情境,造成教学不平衡,影响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拓展阅读积累阅读技巧”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算是阅读技巧,学生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长、精力多,不是那种一讲就会的技巧。但是作者认为任何的阅读困难其实都是因为阅读量不够所导致的,所以只有在课下积极的实施“拓展阅读积累阅读技巧”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得阅读技巧使用的更加熟练。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在班级内表演文章阅读,看哪位学生可以将作者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唐诗朗读大赛,让学生都参与到比赛中,每个人准备一首唐诗,其他学生可以为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评价,选出大家最喜爱的朗读内容。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班级组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习朗读,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分别扮演蔺相如、廉颇和赵惠文王,让学生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优秀品质,学习蔺相如宽容大度、有勇有谋的优秀品质,这样让学生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从文中学习古人优秀品质。

因为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比较低,在阅读过程中会存在问题,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施学习情况为学生推荐恰当的阅读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够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进行标注,遇到优美的句子可以摘抄下来,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粗略阅读或详细阅读,让学生利用较短的时间完成高质量的阅读。俗话说,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交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可以减少学生阅读的难度,从而提高阅读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性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遇到的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在阅读结束后由教师统一解决,教师还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课文中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绘本指的是将文章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的阅读刊物,绘本最早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因为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因此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添加绘本材料,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在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绘本教学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

例如:在学习《景阳冈》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水浒传中与武松有关的绘本,让学生通过表现形式多样的绘本了解武松的生平事迹,这样在学习教材知识的时候,学生可以更有代入感,了解武松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后,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其打虎的行为进一步分析,让学生学习其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优秀核心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一个是教师在日常的讲解过程中不会教授阅读技巧给学生;另一个就是教授了但是形式老套,使用效率不高。作者之所以会强调阅读技巧的教授,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多少的阅读量,如果单单依靠他们自己去总结阅读技巧,可能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所以,为了进一步解决以上问题,作者也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像“实施设问推进阅读技巧”“实施题目结合阅读技巧”“拓展阅读积累阅读技巧”等等,从更为实用的角度进一步为广大教师提供帮助,希望能够结合真实的实践不断的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技巧的推广,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绩。

猜你喜欢
篇文章技巧题目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关于题目的要求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追根求源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