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少数民族本土素材性课程资源在高中化学课的开发与利用

2019-04-11 08:58曾蓉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河池中学化学少数民族

曾蓉

(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广西宜州 546300)

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引发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逐渐提上日程。那么,广西西北部河池少数民族地区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如何?作者进行了一些调查,主要是采访,实地考察等。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发利用新课程资源的原则。结合现行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将课本知识与本土素材性课程资源进行了初步整合,最后得到结论,并提出研究展望。

1 河池少数民族地区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研究意义

1.1 河池少数民族地区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河池市拥有丰富的化学课程资源,如地质地貌,农业技术,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但河池市经济不发达,所辖区域除金城江区、宜州区以外,其他全是贫困县。因此,中学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并不乐观。

经调查,本地区教师对课程资源了解不透彻,更谈不上开发新课程资源。大多教师认为有必要将广西西北特色民族文化资源纳入中学化学课堂。也有少数教师认为,开发新的课程资源需要大量时间,与高考无关,增加负担,降低化学教学质量。

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对课程资源不了解,对桂西北民族文化资源的了解大部分仅限于本乡镇。但支持老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他们认为这样有利于理解化学知识并提高兴趣。

1.2 进行河池少数民族地区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意义

“纲要”建议积极开发和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学校应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发新课程资源,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可以培养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教师能力,还可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有效促进其专业水平的发展。

2 河池少数民族本土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河池少数民族本土素材性课程资源在高中化学课的开发可以把民族文化引进课堂,把与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有关的化学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化学教学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基于提高学生兴趣的原则。因为开展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水平。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表1 河池少数民族本土素材性课程资源与中学化学课程内容的对照表

2.2 以从实际出发为原则

对于不同地区,由于社会背景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课程资源的开发差异很大。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考虑实际情况,突出本土特色。

2.3 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原则

河池市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可以与师资力量雄厚、化学课程资源丰富的城市中学多交流,探讨教法研究,也可以请专家到校讲学。同时,我们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安排一线教师外出学习,以便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

3 河池少数民族本土性课程资源与高中化学课程的初步整合

我们认为,可以开发和利用来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材料都是课程资源。如视听资料,风俗,历史遗迹,自然风光等。通过收集整理,本文将可应用的本地区少数民族本土性素材与中学化学知识点进行对照,初步将二者整合,以便大家理解和运用,具体见表1。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河池师生对课程资源有一定的认知度,但水平较弱。根据实际情况,作者提出了开发课程资源的三原则,梳理整合了本土素材与现行教材知识点的联系。对比发现,列举的部分本土素材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它涉及许多知识点,如金属,非金属元素,营养物质,聚合材料等,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为学生知识的迁移提供了载体。因此,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生活情感,热爱家乡,尊重民族。

4.2 研究展望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研究时间短,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后期希望能够组建一支队伍,对河池本土素材资源涉及到化学知识的部分进行深度研究与开发。同时加强对化学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本土素材性课程资源在高中中学化学课程中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河池中学化学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爱我家
少数民族的服装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的动力学问题”探析
基于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研究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聚焦中学化学中的两大定律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