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

2019-04-11 09:43杨继兵
文教资料 2019年3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创新阅读教学

杨继兵

摘 要: 中国小学语文内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通过阅读能够充分发掘文章主旨。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分析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独特的作用,延伸至如何教学才能更有效地发挥阅读的作用,在实践中实施创新性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互动教学 创新

中国小学教科书内容丰富,情感充沛,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语言表达向学生传达内容和情感,提高语言技能。语文阅读教育的策略和实践应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摒弃以往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勇于改革创新,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功底,促进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一、语文阅读的基本内涵

语文阅读是一种综合阅读活动,在将白纸黑字的书面文字转化成语言的过程中,完成一次质的飞跃和升华。学生通过各自的理解创造性地再现作品,实现与作者超时空的对话。通过阅读、聆听,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本,经历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体味,逐渐开启学生的智慧,点燃学生追寻经典的初心[1]。学生若在平时训练中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就能形成较强的语感,通过反复阅读逐步把握文章主旨,丰富文化积淀,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二、语文阅读的益处

小学教师要切实发挥阅读在语文教育上的独特作用,为今后学生独立鉴赏文章、通晓国学经典乃至独立创造文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知人论世,读出情感。

语文阅读的首要益处是了解和知晓作品本身的人与事。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把作品与作者的阅历结合起来思考,通过引导学生翻阅课外资料和读物,深入了解文章创作的特定历史背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借今人之口诉古人之情,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

(二)紧扣中心,读出意境。

文章主旨是一篇阅读材料中最能磨炼意志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需要不停咀嚼消化才能体会其深意。教师要多要求学生反复阅读,领会中心意思,展开丰富的联想,体会文章中流露的不同意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会一篇文章的绝妙境界。例如,在阅读白居易的《长相思》中,前三句描写的是汴水和泗水两条河流的自然状态,用词简洁易懂,貌似平淡无奇,但随后笔锋一转,一个愁字使整首诗意境骤然变化,道尽主人公内心的强烈情感,但凡读者能深刻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愁苦愤懑的情绪和万物齊喑的悲凉[2]。

(三)学会赏析,读出韵味。

小学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水平,蕴含丰沛的情感和审美感悟,每一首都需要学生沉下心细细品味。学生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感悟文章所折射的风土人情,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熏陶着无限的文学魅力,获得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尝试通过对同一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赏析,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三、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

(一)教师缺少互动意识。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弊端越来越显现,其中最大的短板是互动意识薄弱。由于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仍然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小学教师。他们在日常阅读教学中,习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工作,缺乏与学生互动的意识。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对课程产生厌恶,而且会对教师产生反感。

(二)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机械简单,而且对待学生的不同需求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此外,阅读教学通常比较枯燥乏味,阅读方式不外乎领读、齐读等,教学内容围绕通读展开,不从读精、读透上下功夫,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

(三)教学内容存在缺陷。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受人诟病的一点是目前的阅读课程内容过于枯燥乏味。一些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向学生讲授教科书内容,阅读只是教学环节中微不足道的一环,同时由于阅读模式单一,课堂整体效果不好。因此,学生只在课堂上聆听并没有完全学习,难以彻底了解教学内容,失去学习的乐趣。

四、重构阅读教学的创新性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

由于新课程改革下语文阅读教学强调互动性,教师必须在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花大力气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尤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教学经验和教学大纲,制订符合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的个性化发展计划。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一文时,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预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消化。小学生只有在足够的时间积累基础上,才能对文章有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内容深化、主旨提取及背景分析。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将阅读内容转化为视频和音频,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阅读内容,同时这种方式符合学生活泼的天性,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二)拓展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可以将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内容实地操作,融会贯通,巩固所学知识。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必须实现分层教学的概念,从教学生模仿内容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文的综合运用技能。此外,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积极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习乐趣,还可以设计一些快乐的汉语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通过指导,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下,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乐趣。通过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探索问题。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教师的教学指导在其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要善于使用合适的方式、语句、奖惩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协作,激发创造力,为今后的语言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在形式上创新。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固然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但是教师不能用“填鸭式”教学让学生被动学习。即使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弱,但是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阅读是需要学生投入情感的,是学生的思维与作者在文字中所表述出的思维共同碰撞的活动。所以,教师要在阅读形式上大力创新,让学生不再单一地阅读。在语文阅读上,小学生阅读技能不强。教师不能单方面为学生不断布置阅读任务,否则学生会逐渐对阅读失去兴趣。教师要通过教授学生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师要教会学生速读的技能,用最短的时间有效阅读大量书籍。并且,在阅读时要用笔把文学作品中的好句好段圈起来做标注,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学水平。

五、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益实践

(一)把握好阅读的时机。

语文阅读首要解决的是把握好的时机。老师要在讲习前让一名学生阅读,并在随后的讲解中穿插播放专家阅读,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为了巩固实际效果,可多次组织反复齐声阅读。灵活运用讲前阅读、讲中阅读、讲后阅读,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预热、熟悉文章情感、沉淀内化精髓。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将过量的时间放在对字、词、句的讲解上,深入挖掘文章意境、作者的思想和志趣。要充分认识到阅读对文义理解、内涵延伸的基础性作用,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二)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式。

目前困扰阅读教学的问题之一是阅读方式单一,长此以往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且产生抵触情绪,深层次地影响文章鉴赏维度。比如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题材、风格、意境,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大胆尝试多形式阅读[4]。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克服机械阅读的不良后果,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多层次运用各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在把握作品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多维度理解和揣摩作品内涵。

(三)根据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学会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发展适合学生的阅读模式。例如,像《狼牙山五壯士》这样热血沸腾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文本转换为情节剧形式进行解读。在演绎期间,教师应鼓励学生拿出演戏的热情,这样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对于如《背景》之类的文章,教师应该组织学生阅读其他有关情感的文章,以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六、结语

阅读是表达情感最好的方式,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文章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持久不懈地阅读领会文章真谛,促进对文章意境的整体把握。教师要以阅读教育为切入点,积极进行创新性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今后的语言文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小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7(47):206.

[2]李斯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探微[J].亚太教育,2016(28):31.

[3]巴久作姑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5):44.

[4]张盛.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J].考试周刊,2017(102):51.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创新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