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2019-04-11 09:43蔡新海潘庆先贺毅
文教资料 2019年3期
关键词:机制大学生教育

蔡新海 潘庆先 贺毅

摘 要: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政策的推进,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成为高校培育成才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大学生加入创业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符合高校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探究较少。本文在双创背景下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结合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为例,构建以第二成绩单制度为抓手,研发创新创业线上教育,结合校园比赛、深入企业等方式开展混合式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学生—学院—学校—企业的开放教育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地方本科院校 创新创业路径

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新发展的理念要以创新为驱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成为迫切需要。随着高校与地方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平台的成功建立,2006年,国家将高校作为创业实验区全面试点,并制定了一系列专业的引导政策;2010年,国家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随后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进一步为双创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系列政策的出台是为了以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改革原有以资源驱动市场需求的模式,推动供给侧改革。高校一直以来都是创新力的直接供给者,高校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起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任务。

高校创新创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类创新创业的比赛、产学研合作项目、创业训练计划等全方位开展,创业园、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实习基地等的建立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平台,纵观高校双创教育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创新创业意识不够,模式匮乏,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与专业接合部紧密等。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成效相对滞后性的特点,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有周期性,并且周期较长,效果相对不显著,这就需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本质教育,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是釋放创新力,创新力要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不能凭空而来,要与专业教育、实践教学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创新创业教育主观上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客观上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本文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以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认知不清。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解决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以结果为导向,将学生培养成创业者,还是以过程为导向,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探索精神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晰,没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很多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创业是不务正业。从大环境来说,在政策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存在推进力度不够的问题,很多政策不能按预期进行;从学校层面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实践与理论不能很好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能有机结合,创新创业理念没有深入课程教学,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没有将创新精神、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理论教学中,导致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知不清。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系统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创新创业理念贯彻不彻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师资建设不完备,奖励机制不健全,系统培训创新创业教育不够,政府、学校支持力度不够,针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措施落实不够,创业资金支持有限,创业设施、场地受到条件的限制,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虽然设有创新创业课程,但以知识灌输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实践教学部分,很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一些高校还存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不重视师资培养、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等问题。由于自身创新创业经验及能力不足,一些教师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放在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上。从社会环境到学校资源都没有形成完整高效的系统,使学生的教育认知不完整。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匮乏。

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受到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仅限于就业指导相关部门,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多以第二课堂开讲座、办经验交流等形式,有些高校以就业指导课代替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教育以在全国高校开展的“互联网+”比赛、创青春比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等校级选拔赛为主,多以推选队伍参加比赛为主,没有起到很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引导作用。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依赖这些形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匮乏。从理论联系实践角度出发,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就要结合各个高校发展实际,根据客观条件,培育一套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模式。既能顺应实际需要,又能起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际效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

(一)贯彻教育理念,构建创新创业服务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战略,要面向全体学生,将创新创业融入学生教育过程,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为了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起来,政府要建立长效机制,鼓励支持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出台对应的基金扶持政策,优化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的渠道机制、投资机制。全方位的宣传使得全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清晰的认识。高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出台对应的考核评价体制,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情况的考核,加深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考核。高校应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为有创新创业想法和条件的学生,甚至老师做好服务,提供便利的条件,进一步发挥创业园、创业基地、创新实验室等实践平台的作用,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二)搭建教育平台,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健全教育体制机制,教育机制要做到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师生共用教育平台,完善创新创業课程体系,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创新创业机制建设,注重创新创业导师培训,把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作为大学教师教学的必备技能,强化激励机制。建立管理机制,构建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机制、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学评价机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多元机制和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教育保障。

(三)探索教育模式,实现创新创业动态机制。

针对高校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探索满足需求的教育模式,事物不断地发展,探索对应教育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动态机制,根据实际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根据高校资源、所属层次和生源质量,或侧重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教育,或侧重创新思维培养,同时针对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体系探索定制式的教育模式,以团队培养为基础,形成相应的教育模式,而不是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同时,针对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形成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机制,构建对应的网络教育平台,借助各种科技比赛、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创新创业大赛和创青春比赛等,构建以赛促教的教育机制,形成创新育人的动态机制。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现路径

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一直以来在创新创业、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成绩突出,是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示范单位,学院有2000多名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以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为例,搭建创新创业混合式教育平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积极探索实践路径。

(一)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针对“95后”大学生受到社会思潮、多元价值观念及多样化生活影响较大的问题,第一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这一代人的思维方式,第二课堂显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的机制,出台系列的师生教育管理、评价激励机制,前期构建教育机制时,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获得理论数据用于机制建设,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产学协同育人研究机制,通过机制建设更好地完善创新创业网状教育体系。

(二)搭建混合式教育平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结合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的专业特点,利用大数据思维,自主研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进行混合式教育研究与实践,并结合创新创业平台数据进一步分析学生成长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研究方法,发掘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性。成立院级创新创业中心,营造线上线下网状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意创业竞赛、学术作品竞赛等,引导学生朝着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方向发展,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开展实践研究,从课堂到课下再到企业,从线上到线下,通过平台建立起高校与多家企业合作的机制。

(三)深化创新创业实践,建立多渠道教育模式。

利用线上混合式教育平台,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为依托,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教育,专业功底扎实的学生会通过创新创业中心,推介给学院的学科竞赛实验室,专业学习一般的同学由创新创业中心进行分层次、分特点的针对性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业比赛,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针对相应的项目给予孵化资助。混合式教育平台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程,进一步加强理论培养,该平台作为师资建设的平台,提供给专业老师一定时长的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教育,加强与企业产学研协同育人合作,建立更多的教育出口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学生—学院—学校—企业的开放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服务社会。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环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应用,进一步分析学生成长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总结经验方法形成完善的体系,进而全面推广。同时,在创新创业方面加强与企业产学研的研究,为供给侧改革注入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廷,杨雁飞.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科技创业,2018(01):57-60.

[2]吴亚娟,陈小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18(07):123-124.

[3]刘炜航.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机制的构建[J].科教理论,2018(05):200-202.

[4]王骏飞,姚君,宋作忠.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8(04):175-177.

[5]王玲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协同机制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09):61-63.

[6]黄晓丽,邓平平,吴意军.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方论刊,2018(01):93-95.

[7]吴远征,李璐璐,董玉婷.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述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1-6.

[8]戚雪娟,杨景胜.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37-38.

[9]汤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8(01):82-84.

[10]杨铭.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经济师,2018(03):190-192.

项目来源: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析》,项目编号:201801037131。

猜你喜欢
机制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