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探究

2019-04-16 06:16吴爱青郭贵玲
关键词:内科重症病情

吴爱青,郭贵玲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在人类所有疾病类型中呼吸系统的疾病十分普遍的存在,并且在近些年来呈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发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以及容易反复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显著特点,所以说极大的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对重症患者来说更会危害其生命安危。所以为了促使治疗效果的最大限度发挥,帮助患者病情早日康复,对患者采用加强型护理模式应用于日常临床护理中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下面就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接收的共计7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相对深入的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共计7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男性患者占较大比例有48例,女性患者相对较少为42例,所有研究对象年龄位于24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42.63±5.69)岁,通过抽签方式对全部70名患者进行拆分,其中35例患者为观察组,由21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构成,另外患者则构成了对照组,其中包含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所有患者年龄,病情以及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 一般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重症患者延续之前传统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升级优化后的护理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干预,对实行干预项进行整理归纳:

1.2.1 药物治疗护理

护理人员需将患者年龄,体重以及病情等作为根本依据实施药物治疗,在用药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病情对药量进行把控,,另外需要护理人员要对药物副作用熟知并在药物治疗前对患者所有药物过敏史进行详细理解,并严格控制药物的注射速度以避免速度过快造成不良后果,并在注射完毕后对患者疗效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1.2.2 病情检测护理

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来说病情变化无常,所以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先兆症状且预防要求也随之增加。患者意识情况是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患者的痰液量,脉搏和心率以及呼吸等生命基本体征情况也是检测工作的关键环节,对于诱发患者并发症相关因素进行仔细记录,后半夜患者病房巡视更是尤其重要。

1.2.3 心理健康护理

心理健康护理是指对患者实行有效的健康以及心理教育。帮助患者将自身情况作为基本依据以及对病情的掌握,然后做好深入治疗的准备。同时要告知患者科学安排生活,对于多种诱发原因进行有效避免,对患者病情以及护理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要做到详细解释,态度要亲切和善并且有足够耐心,使得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正确认知并对主观能动性进行调动,从而

达到患者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的作用。

1.2.4 机械通气护理

机械通气护理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理,并对呼吸机与患者呼吸同步状况进行实施监控以及对气囊的有效管理来对达到维持患者气道通常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各项并发症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的相关分析

均采用统计学专用软件SPSS 17.0 对次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处理,t对数据结果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通过对70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普通护理和经过加强型护理措施干预后期病情恢复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8.6%为采取优化改进护理方式干预护理效果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对照组的28.6%其术后并发率可以有效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图所示: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情况表

3 结 论

相对其他疾病种类来说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相对更加特殊,所以意外情况极易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对于临床也不意外,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转瞬间生命攸关,常规护理方法效力减低且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更有因呼吸衰竭引发生命危险的现象发生,所以说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有效护理应特别重视。护理人员在患者重症监护过程中对于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要实施关注,并熟悉掌握患者病情特点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政策,并对可能引发并发症的因素进行避免,从而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难免有疏忽以及失误存在于日常工作中,要在事后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然后绝对避免其发生在后续工作过程中,是的护理质量可以不断提高。与患者保持真诚友善的沟通来降低患者悲观情绪,提高其对抗疾病的信息,并对病情和治疗知识进行有效宣教,从而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根本效率和加快恢复进程。

猜你喜欢
内科重症病情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