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

2019-04-17 11:58陈光普
党政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精细化总书记特色

陈光普

2018年11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了解上海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做法。他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管理搞得好,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①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上海继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那么,何为“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作为中国第一大超大城市——上海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研究经历,谈谈体会和理解。

一、何为“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

1.“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提法的演进过程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对“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这一提法的演进过程和渊源。201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希望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②时隔三年,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提出:“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强化依法治理、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③大家看到,2014年和2017年对上海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提出的要求仅一字之差,一个是“特大城

市”,一个是“超大城市”。那么,“特大城市”与

“超大城市”究竟有什么区别?按照国务院2014年关于城市人口规模标准划分,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1000万之间的,属于特大城市 ④,目前国内有10个城市,分别是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和沈阳,西部地区的成都和西安,华东地区的南京、苏州和杭州,中部地区的武汉,华南地区的东莞和佛山;超大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以上的城市,目前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6个城市。换言之,超大城市人口规模要远远多于特大城市,其城市面临的社会治理矛盾和难题比特大城市要更严峻、更复杂。上海现在常住人口2400多万,城区常住人口有2100多万;北京常住人口2100多万,城区常住人口1800多万。所以上海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超大城市。因此,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对上海的重托和期望。从2014年开始,上海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如2015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1+6”文件,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比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街道体制改革、居民自治、社区共治等,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2017年3月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推进大会上总结的。

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上海提出要求和期望,即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与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和城市治理精细化。这几年,上海在创新社会治理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有很多探索与实践。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断完善机制和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同时,注重发挥各个区基层探索创新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比如,上海远郊的金山区这几年有很多新的探索,各个镇都有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具有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如朱泾镇的“互联网+”模式、枫泾镇的“四治五建”、山阳镇的“村居联动”等等。

2.“中國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提法的渊源

关于“中国特色”,其实早在2016年10月12日,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所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集中反映,而上海探索的“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正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动演绎。这是对上海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更高要求和期望,也是要让“上海经验”能够为其他5个超大城市管理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二、上海在“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中的新作为

作为中国第一大超大城市,上海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2018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加强本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各个区也制定出台了相应的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重点工作是要进一步发挥各街镇探索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鼓励创新探索的良好社会氛围。具体来说,笔者觉得可以从温度、气度、风度三方面来进一步推进上海超大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

一是有温度,加强城市的人文关怀。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在基层治理中,我们要更加关注基层群众的精神、心理状态,引导群众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2018年开始,上海中心城区很多区开始在居民区成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2018年11月份,中央政法委、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政法委于2018年12月底前提交申请试点的备案材料 ⑤。这是未来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发展方向,可以重点关注。

二是有气度,增强城市的包容度。包容性是一个城市人文和管理文明的重要尺度。所谓包容性,主要是指外来人口不仅可获得经济物质条件的满足感,还能迅速融入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圈子,安居立业,获得深层次满足感。一个城市最重要的价值是包容性,捍卫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它的价值就要捍卫它的包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外来人口管理方面出台更加包容性的政策,如外来人口就医、就业、子女就学等重点方面。让外来人口,特别是一些上海紧缺的、高层次、技能型、经营管理型人才在上海有归属感、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三是有风度,提升城市的品质。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上海要“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城市的品质品牌的打造就是要通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管理,运用细心、耐心、巧心的绣花般功夫,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细化城市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责任,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无断档、全覆盖。比如,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广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的网格管理单元模式,让网格管理单元向村民小组、居民区各楼道延伸,更加精准地满足居民群众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诉求与需求。同时,大力发展具有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江南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此外,基层要结合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保护,逐步形成特色公共文化项目,为提升村居民素质和修养提供保障。

注释:

①《习近平寄语上海:勇创国际一流城市管理水平》,新华网,2018年11月7日,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1/07/c_1123676120.htm.

②《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加强和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人民网,2014年3月6日,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306/c1057-24540645.html.

③《习近平: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央广网,2017年3月5日, http:// china.cnr.cn/gdgg/20170305/t20170305_523637510.shtml.

④《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2014年11月20日,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1/20/content_9225.htm.

⑤《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18年12月4日, http://www.nhc.gov.cn/jkj/s5888/201812/f305fa5ec9794621882b8bebf1090ad9.shtml.

(作者系中共金山区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 王 玉)

猜你喜欢
精细化总书记特色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精细化护理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时局图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