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变化的临床分析

2019-04-18 12:42陈素霞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钠尿肽左室心电图

陈素霞

(淄博市临淄区妇幼保健院心电图室,山东淄博 255400)

慢性心力衰竭一般是由于心肌病、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现象等导致心肌受到损伤,功能及心肌结构出现显著变化后导致心室泵血、充盈功能下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运动耐量下降等[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临床中一般针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为了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变化对于预后的价值,我院针对收治的5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9例进行临床观察,根据患者的心电图QRS水平将其分成两组,其中正常QRS波组患者3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52岁,均值为(69.33±5.14)岁;宽QRS波患者2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83岁,均值为(69.39±5.26)岁。对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P>0.05)。

表1 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尿肽水平、心功能、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

1.2 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心电图监测及针对性治疗,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为其实施心电图检查操作及实验室指标检查,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5 mL静脉血,应用荧光免疫法对患者BNP水平进行检测;给予12导联心电图记录仪,走纸速度控制在25 mm/s,电压控制在10 mm/mV,节点设置为120 ms,QRS时限为V5导联上最宽,联合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开展相关检查,协助患者采用左侧卧位后对患者左室长轴切面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内径进行测量。为患者实施基础的抗心衰治疗(限制盐分摄入、吸氧、卧床休养、利尿剂、他汀类药物、洋地黄、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指标(脑钠尿肽水平、心功能、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正常QRS波组QRS水平在120 ms范围内,宽QRS波组QRS水平在120 ms或以上。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正常QRS波组与宽QRS波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之间对比的脑钠尿肽水平、心功能、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数据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中用于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手段为超声心动图,其中主要包括心肌灌注成像、中心静脉压测量等,具有显著的检查价值。但以上检查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检查费用高、检查创伤大、操作技术较为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2],不便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随着心电图的发展及应用,临床报道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与心电图指标变化具有相关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测过程中的主要观察指标为电轴、P波、心率、PR间期、ST段等[3],主要是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过程中心肌出现缺氧缺血状态后,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的纤维化、坏死现象,降低了心室顺应性,最终导致心脏电重构及组织重构。本研究针对5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后发现,心电图检查过程中QRS波时限与左心室、右心室除极时间,与室壁厚度、左心室质量及舒张末期内径等存在正相关关系,得出心电图异常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4]。且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出现进行性发展后,左心室扩张,压力负荷超过、室壁张力不断增加导致脑钠尿肽水平合成,脑钠尿肽是诊断心力衰竭、判断心功能水平的有效指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综上,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电图变化的监测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价值,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钠尿肽左室心电图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血浆N端B型钠尿肽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价值的研究
B型-钠尿肽对心力衰竭诊治临床意义分析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心房钠尿肽对脓毒症早期诊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