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心汤联合针灸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临床疗效观察

2019-04-18 12:42张秀静高丽华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宁心安神早搏头晕

张秀静,高丽华

(承德市中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作为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类型,频发室性早搏以胸闷、气短、乏力、多汗、头晕为主要症状表现,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休克、晕厥。近年来,中医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试验组采用宁心汤联合针灸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70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均收治于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对频发室性早搏的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心悸”的“气阴两虚”证候标准。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了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或意识障碍病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42岁-77岁,平均年龄(59.5±2.3)岁;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5岁-76岁,平均年龄(60.5±2.5)岁。两组一般资料均未见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取灵台、神道穴,对穴位常规消毒处理,用1.5寸毫针针刺至皮肤0.8寸-1.2寸,得气后采用补平泻法。取心腧穴、双侧内关穴、厥阴俞穴,直刺0.5寸-1.0寸,得气后捻针3 min。每日1次,每周休息1日,连续治疗1个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宁心汤治疗,药方组成有:30 g黄芪,25 g酸枣仁,20 g党参,各15 g的桃仁、红花、赤芍、陈皮、五味子、佛手、熟地,各12 g的丹参、当归、法半夏、麦门冬、胆南星,10 g炙甘草。用水煎服用药,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后,症状消失,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视为显效;治疗后,症状减轻,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90%,视为有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早搏次数减少<50%,视为无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0.0软件包统计处理研究中数据资料,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表示为率(%),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部分患者出现轻微头晕、恶心,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即试验组为86.1%,对照组为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频发室性早搏在发病时症状明显,以胸闷、气短、多汗、头晕乏力多见,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1]。频发室性早搏中医属于“心悸”、“惊悸”范畴。病位于心,多与肝胆、脾胃、肺等有密切关联,气阴两虚、心失所养、脉道阻滞、气虚不能自护则心悸动而不宁,亦或者内伤七情,外邪入侵、饮食劳逸不当而致病,病机虽然复杂,但仍逃不出虚实两端[2]。气血阴阳亏损为虚,痰湿、瘀血、火邪上扰心神为实[3]。

针灸疗法,通过对体表腧穴针刺,达到阴阳平衡,以平为期使病症减轻。取内关穴针刺可舒经活络、平复心律;取神道、灵台穴,同归于督脉,与足太阳经脉之气相同,主治心肺病;厥阴俞、心腧穴为太阳膀胱经,可调整心功能,宽胸宁心。配以宁心汤治疗使疗效进一步增强,宁心汤方剂的黄芪可益气健脾、固表止汗;党参可健脾、生津、补中、益气;桃仁与红花均有活血化瘀功效;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丹参可通脉活血、养血安神;当归具有补血、活血通脉功效;佛手燥湿化痰、止痛和胃;五味子益气养阴、宁心安神;酸枣仁宁心安神;麦门冬可养阴生津、清心除烦。以上诸药联用,可达到活血祛瘀、健脾化痰、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功效,达到中医标本施治的目的,从而使病症逐步消退。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期间,两组部分患者出现轻微头晕、恶心,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即试验组为86.1%,对照组为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针灸与宁心汤联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上更加确切,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频发室性早搏采用宁心汤联合针灸治疗,有效减轻了临床症状,疗效更加确切,副作用轻微,值得采用。

猜你喜欢
宁心安神早搏头晕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针刺调神思想临床应用探析
五味子类药比较
梳走头晕
针刺“宁心安神”抗焦虑的肾上腺NPR—A机理探讨
我家秘方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