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2019-04-19 01:36李强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语文文章

李强

阅读和写作两块内容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教师积极开展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具有“双赢”的教育意义。本文对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计划缺乏、过于强调技巧、阅读和写作脱节等问题,分析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的实用性和必要性,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師需要利用语文教材挖掘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达到“读而优则写,写而优则读”的读写结合能力,以实现初中语文教育的意义。事实上,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的脱节使得不少初中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处于偏低的水平。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和思想感,初中语文教育作为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方式之一,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们进行读写结合以提高语文整体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也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没有计划,无法形成系统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时,多半会选择推荐此类文章给学生阅读,通过阅读同类文章来提高对教材内容的掌握。这种以增加同类文章阅读数量为方法进行的阅读训练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无法使学生对其他文章融会贯通,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际提升。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读写教学环节过于随意,模式松散,只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教学,对读写结合的意识淡薄,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2.教学强调技巧,忽略情感表达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相互联系的,过分强调写作上的技巧会忽视写作中的情感表达。语文教师在文章解读后,直接对学生进行文章技巧上的培养,例如对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和布局结构进行总结,然后强加到学生的写作训练中去。

这种做法使写作成为了阅读的附属品,学生无法在训练中进行发挥创造,感情得不到抒发,长此以往,会使写作成为华丽有余,内容苍白的“花瓶”,不能达到写作目的,无法对语文的运用能力进行提高。

3.写作和阅读环节脱节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训练多是分离开的,这两者的脱节正是导致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低下,语文学习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更新观念,将阅读和写作进行融合,在训练中引导学生联系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1.优化阅读以积累写作素材

(1)促进阅读,培养抽象思维

由于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缺乏写作经验,许多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时,往往会对作文内容、情节安排、情感表达等无从下手,写出的文章刻板空洞,没有情感的抒发。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加强学生从阅读中发现写作素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模仿讲解的文章,进行写作训练。

以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例,作者通过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情感;又例如《菜园小记》一文是作者吴伯萧对延安蓝家坪开荒种菜岁月的深情回忆,是在刻画真实生活时的情感抒发。因此,教师在对此类文章的讲解中,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素材,结合生活进行写作。

(2)训练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①语感的练习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需要对日常积累和知识进行转化使用,而进行素材积累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从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行文学修养的熏陶,并在阅读中对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予以学习和模仿。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引领学生对阅读进行有序训练,从示例、句型、词汇、语感等方面进行素材积累。另一方面,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指导学生用心感受文章情感,富有情感的进行文章阅读,在培养其语感的同时把握语句的闪光点,进行学习。

②词汇的积累

在信息化时代,自媒体发展迅速,初中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网络等接触到大量良莠不齐的碎片信息。加上现代化网络信息对初中生阅读注意力的分散,使学生无法集中精神和时间对优秀作品进行品读,甚至在阅读作品的选择上也会出现问题。

在此情况下,需要语文教师给予指导。例如,向学生们推荐优秀的文学浏览网站、与文学阅读相关的手机软件等;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给予正确的推荐,并且督促学生在制定好的时间范围内阅读完毕,对阅读过程中的优美词句进行摘抄积累,也可以用读书笔记的方式总结阅读体验,为写作建立基础。

③拓展阅读

在写作中体现出生活气息和情感表达,是初中生在阅读中素材积累的直接体现,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之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读写范围进行科学拓展,达到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其读写能力的效果,使阅读和写作改变传统教学中环节脱节现象,通过教学模式的调整,以读写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2.优化阅读以提高写作技巧

(1)写作结构的训练

在初中生的具体写作实践中,由于学生们缺乏对写作的逻辑顺序进行深入思考,常会出现不知如何开头,或者内容结尾跑题现象,使文中主旨模糊,得不到体现。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文章结构进行解读,指导对文章内容的合理表达。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将文章主题设置为揭示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在文章的写作中描写了于勒由富变穷的情节,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在发现于勒由富变穷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的行为及心理描写,突出文章主旨,使文章的意义变得深刻。通过对文章结构的解读,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意识到逻辑结构的重要性,在写作中避免重复性叙述,优化文章的整体结构,布局处理得当,这些都需要老师的引导。

猜你喜欢
初中生初中语文文章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