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2019-04-20 07:37韩丽君刘玉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四肢个性化依从性

韩丽君,刘玉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关节脊柱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四肢骨折的发生率较高,且可以发生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严重程度存在差异性。而治疗依从性则会影响到结局,如果不实施全面的护理计划制定与调整,则会引起并发症问题,因此,最好患者的术后康复管理具有必要性[1]。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四肢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5.6±3.8)岁。从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中,其差异无显著性,可以实施公平的实验分析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用药指导和基本功能训练;观察组则为个性化护理。首先,对患者的疼痛度进行评估,通过患者的自我感受进行客观分析,这也是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关键。而对外科患者实施医护治疗中,需要加强医护人员共同查房,对围术期患者的病情改善、锻炼措施以及饮食锻炼进行指导,并制定四肢骨折患者的基础护理流程[2]。最后,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关注,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促使其建立治疗信心,并能够放松心理压力。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依从性的分析,其主要观察患者是否能够完全遵循治疗措施,是否对其具有疑问和分歧,以及最终的解决方案。其次,对患者进行NRS疼痛度对比分析,最后,则是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具体化的指标来做治疗、护理方案的确认,并明确患者病情发展与控制结果。NRS疼痛度评分上用计量资料统计,依从率上使用计数资料统计,P<0.05代表统计结果具有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观察组的依从性为96.7%(32/33),对照组为78.8%(26/3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NRS疼痛的评价分析中,其结果均以观察组患者表现更好,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NRS疼痛度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NRS疼痛度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 33 7.62±1.33 5.15±1.11 4.215 <0.05观察组 33 7.66±1.25 2.21±0.81 6.254 <0.05 t- 0.352 5.147 P- >0.05 <0.05

最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其中,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3.3%(31/33),对照组则为78.8%(26/33)。而并发症事件中,观察组则有2例感染,对照组则有4例感染,并延迟愈合。

3 讨 论

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疾病,多数需要实施手术治疗,患者则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在实施护理干预治疗中,通过个性化护理方案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加强护理配合程度,从而提高疗效。

在个性化护理环节中,包括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多个方面,而个性化护理能够给予患者全面的关注,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护理措施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能够针对患者病情的差异性进行护理方案的调整[3]。骨折患者多需要卧床休息,其治疗周期长,因此情绪烦躁。在倾听患者主诉之后,能够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以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为目的,并针对疼痛问题做好专项支持。除此之外,基础护理中也加强对病房环境的维系,特别是床褥卫生,有助于防止并发症带来的不良事件,导致护患矛盾的发生[4]。

综上所述,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于四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降低躯体疼痛,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四肢个性化依从性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跟踪导练(四)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同桌宝贝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