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发生静脉损伤后的护理对策探讨

2019-04-20 07:37蔡义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针对性

蔡义美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200)

前 言

现阶段,静脉输液在临床给药中应用较为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护工作开展的质量。实际工作中,部分患者因为自身病情需要长时间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这种情况会对患者的静脉造成一定的损伤,静脉炎、血管堵塞等疾病发病率明显提升,会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皮肤大面积坏死,对患者的危害较大。本次实验对甲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输液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静脉输液治疗损伤的患者10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人。甲组男26人,女24人,年龄32~65岁,平均(48.4±7.1)岁,平均输液时间(17.2±3.2)天。乙组男25人,女25人,年龄31~66岁,平均(48.7±7.3)岁,平均输液时间(16.9±3.0)d。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1]。

1.2 方法

乙组仅采用常规护理,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输液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向患者宣讲静脉损失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安全意识,使患者保持较为乐观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开展难度。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前,应坚持无菌操作原则,减少人为因素对输液穿刺的影响,并对患者血管情况进行细致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输液种类科学合理进行静脉穿刺,严格控制输液顺序及速度,尽可能降低静脉输液对血管的刺激。另外,医护人员应对患者静脉损伤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患者静脉损失程度,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现阶段多采用湿敷、理疗等方式缓解静脉炎及药液外渗,对穿刺部位进行按摩能够有效避免瘢痕的出现[2]。

1.3 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护理作用及满意度。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将静脉损伤护理作用分为一级(皮肤恢复较好)、二级(皮肤有所恢复)、三级(皮肤无明显改善);满分100分,将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95分)、满意(60~95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统计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为(%),使用x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 果

2.1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乙组,甲组患者护理作用更好,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2.2 相比乙组,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静脉损伤护理作用【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静脉损伤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管疼痛、红斑等情况,长时间下去可能会导致患者皮肤的大面积坏死,对患者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医护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从心理护理、穿刺输液护理及静脉损失护理三个方面入手,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后续工作的开展营造较好的氛围,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输液工作的影响,而且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对静脉穿刺工作进行改进,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输液种类科学合理的进行静脉穿刺,而且应对输液的顺序及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尽可能降低静脉输液对血管的影响[4]。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是94.0%,乙组患者是78.0%,二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护理满意度是98.0%,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80.0%,和乙组相比,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出,针对性的输液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治疗损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推广[5]。

本次研究表明,针对性的输液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治疗损失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针对性的输液护理干预的作用,在实际中注重对针对性的输液护理干预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