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

2019-04-20 07:37郭春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收缩压心绞痛心率

郭春明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多发于老年群体。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若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则会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性缺血、缺氧,从而引发患者心绞痛[1]。因此,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时,必须依靠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文以11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重点分析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11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为研究时段,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研究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5~82岁,平均(63.75±4.24)岁。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46~83岁,平均(64.12±4.15)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西医常规治疗,如扩冠、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且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心跳、脉搏等变化。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之综合护理干预:(1)入院后,积极开展疾病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讲座等方式增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程度,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2)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状态,缓解其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加以正确的心理疏导,促进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配合治疗[2]。(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科学、合理饮食,让其多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促进排便,禁止暴饮暴食。(4)运动指导:每日进行适量的运动,并结合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3]。(5)合理用药:介绍药物的相关用法及相关注意事项为患者及家属,告知患者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叮嘱其按照医嘱用药并按时服药。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率、收缩压等临床指标,统计住院时间及2年内的住院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绞痛发生率

研究组心绞痛发生率(3 7.2 8%)低于对照组(66.10%)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发生率比较(n/%)

2.2 临床指标

研究组护理后心率、收缩压、住院时间及2年内的住院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分析(±s)

表2 两组临床指标分析(±s)

组别 例数 心率 收缩压 住院时间 住院次数研究组 59 71.62±11.25 124.35±13.63 13.48±3.12 1.5±0.65对照组 59 92.32±12.03 149.58±15.28 22.96±3.82 3.8±0.78 t值 -- 8.430 8.265 12.893 15.195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冠心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导致很多患者发病后出现各种负面情绪,从而影响生活。心绞痛属于冠心病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其具有病情变化快且发展迅速的特点,容易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不适,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通常来说,患者情绪波动大、劳累、暴饮暴食等原因都会引发心绞痛的出现,且心绞痛发作后会使患者出现脸色苍白、心情焦虑、出冷汗等症状[4]。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病情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心绞痛发生率(37.28%)显著低于对照组(66.10%)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心率、收缩压、住院时间及2年内的住院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可以看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改善患者病情,特别是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更为明显。其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绞痛状况,且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及收缩压水平,并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此外,能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次数,保证患者预后[5]。因此,应用护理干预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效果较好。

综上,应用护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故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收缩压心绞痛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