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 PICC置管有效护理方法研究

2019-04-20 07:37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静脉炎针对性内科

李 艺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肿瘤内一科,江苏 无锡 214000)

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发展,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恶性肿瘤在临床的治愈率很低,死亡率极高,是导致人类走向死亡的恶性疾病之一。PICC置管是一种通过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方式,帮助患者供给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未患者提供治疗需求,使得患者生命得以维持[1]。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到一种治疗方式,但长期灌注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损害大,如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的情况,会造成患者组织出现坏死情况,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使得疾病进一步恶化。实施PICC置管,能减少穿刺次数,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痛苦,还需要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得置管时间得以延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到最低,尽可能减少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2]。下面将60例肿瘤内科 PICC置管患者进行平分,分别采用PICC常规护理干预及PICC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具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肿瘤内科 PICC置管患者,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时间段选取其中就诊的患者共60例,患者按照1:1比例平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实施 PICC常规护理方干预,B组30例患者实施PICC针对性护理干预。A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1.5~78.9岁,平均年龄(51.23±4.11)岁;B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2.1~79.1岁,平均年龄(52.23±4.09)岁。两组患者性别行x²检验,年龄行t检验,显示(P>0.05),组件具有公平对比的基础条件。

1.2 护理方法

A组(n=30)PICC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宣教指导,每日对置管位置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畅通,如出现堵塞的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处理,每次化疗完后输注营养物质后,及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脉式冲洗,将残渣冲洗干净,保持导管的畅通性。

B组(n=30)PICC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为:①健康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PICC置管的目的,好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提醒其置管后的注意事项,使其加强警惕,明白置管的必要性,从而自觉对导管进行维护,提高自我管理能力,②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及指导,为其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打消其顾虑,及时解答患者的问题,消除其疑惑,并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讲解其亲身经历,鼓励及安慰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与病魔作斗争,相信自己,严格遵医嘱,配合治疗,就一定能战胜疾病,使得患者获得希望,增强治疗信心,从而增加治疗依从性。③PICC穿刺护理: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准备好穿刺需要的物品,严格按照消毒流程,对穿刺点进行消毒,观察患者回血情况,按压穿刺位置,达到止血目的。穿刺成功后,将导管实施固定。④PICC并发症预防:置管成功后,提醒患者不要剧烈摇晃穿刺手臂,使用藻酸盐敷住穿刺点,将网套筒式套在患者穿刺位置,进行加压,防止出现并发症。定时等换敷料,保持穿刺位置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如出现卷边、潮湿、出汗或松脱现象,及时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静脉炎、导管滑脱及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②导管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系统,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并发症发生率行x²检验,导管留置时间行t检验,当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B组患者静脉炎、导管滑脱及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A组10.00%(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结果比较

B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135.47±11.28)d,明显短于A组导管留置时间(178.42±15.36)d(P<0.05)。

3 讨 论

肿瘤是机体内的正常细胞出现变异,在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细胞增生,使得患者身体重要器官功能收到影响,出现严重损伤。临床针对恶性肿瘤,尚无治愈的方式,且疾病对药物的耐受性低,使得患者出现各种不良的应激反应,生活水平直线下降,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生命[3]。PICC置管是肿瘤患者常用的一种置管方式,能减少穿刺次数,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皮肤造成严重的损害,且保护患者外周血管,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创伤小及置管时间长等优点,对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很多患者缺乏置管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其认识不足,因此,导致并发症情况发生,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4]。

近年来,临床开始对PICC置管流程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使得患者对置管流程的了解程度得以加深,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遵医嘱能力得以提高。本次研究中,B组患者实施PICC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PICC穿刺护理及PICC并发症预防,加强患者PICC置管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穿刺位置急性止血及加固处理,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穿刺位置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减少并发症发生。结果显示,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得以降低,导管留置时间得以延长,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肿瘤内科 PICC置管患者,实施PICC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减少静脉炎、导管滑脱及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极具医学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静脉炎针对性内科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