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9-04-20 07:37倪缪苗周慧军俞伟蔚陈玉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状态

倪缪苗,周慧军*,徐 蕾,俞伟蔚,陈玉婷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上海 200092)

吞咽障碍(dysPhagia,deglutition disorders,swallowing disorders)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 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1]。是脑卒中患者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研究[2]显示,51%~73%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吞咽障碍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肺炎、呛咳、脱水、抑郁、营养不良、心理障碍等[3],然而心理康复是影响治疗的参与程度和治疗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学者调查发现[4],通过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整体康复[5-7]。本研究通过延续性护理措施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且即将出院的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并经过影像学(脑CT或MRI)检查证实。(2)处于病后3-6个月恢复期。(3)意识清楚,语言表达正常,各项生命体征平稳。(4)通过量表筛查存在不同程度的卒中后抑郁和(或)卒中后焦虑的患者。(5)焦虑、抑郁诊断均与《第二版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相符。(6)出院时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测评BI指数45-95分(6)自愿参加本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7)已报批院内伦理委员会。

排除标准:(1)脑卒中病史者。(2)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脑部外伤或恶性肿瘤、色盲、严重心、肺肾功能异常等。(3)家庭主要照顾者不予以配合本次研究(4)既往有精神病史者。(5)不愿参加本次研究者。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28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45.6±2.4)岁;观察组40例: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48.6±2.8)岁;病本次研究工作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不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均衡可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院内相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心理状况,告知患者门诊随访的时间,不做过多特殊干预。

观察组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延续性护理团队,专门负责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一切护理干预及任务落实计划的监督,由科室内康复专科护士4名、言语治疗师一名、康复科医生一名,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分别担任小组组长、及副组长,全体成员通过参阅相关文献结合以往经验共同为患者制定延续护理计划。(2)建立健康档案: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住址、合并的基础疾病及服用药物等,并建立随访时间表,一式两份,一份放入随访档案册,另一方交给患者,告知妥善保存。出院后采用上门家访、电话教育及门诊复诊方式进行干预。(3)出院前1周,组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参与疾病讨论通过最近一次的评估结果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安排合适的出院时间。并运用集体授课的方式,重点讲解脑卒中相关知识,包括吞咽障碍的功能训练、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及急救知识等。(4)出院后第3周内,延续护理团队每周安排电话随访二次、安排手机微信答疑二次,必要时可以视频通话的方式进行指导;并根据患者的需求每日进行相关内容的微信推送。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康复转归,如患者的心理状态出现变化给予及时的干预并提供专业性康复训练指导,同时记录好患者的病情变化。(5)出院后第四周团队进行家庭随访,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吞咽功能恢复的程度,教会患者一些应对方法并给予专业的康复指导。(6)出院后第2月,延续护理团队每周安排电话随访二次、安排手机微信答疑二次,必要时可以视频通话的方式进行指导;并根据患者的需求每日进行相关内容的微信推送。最后一周通知患者门诊随访,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吞咽功能恢复的程度,及时给予答疑和指导,如有心理状态变化立即给予干预。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8]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表中共90个症状,将90个症状划分为10大类,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本次取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项目进行调查,每项内容评分标准为1~5分,90分为无任何症状,表示心理状态越佳,于出院当天(护理前)及出院后1个月-2个月的最后一周(护理后)进行评价;②采用院内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分为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等选项,由患者自主选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SCL-90评分中所选指标对比均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项目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CL-90评分(分)

2.2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40,例(%)]

3 讨 论

脑卒中是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或脑血管破裂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9]。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因此,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疾病康复没有信心;41%的患者对进食有焦虑感和恐惧感,36%的患者进食时有意避开他人,抑郁症占脑卒中患者的 20%~50%[10]这些心理障碍与脑卒中的治疗困难以及患者的自卑感和不被人理解有关。通过延续护理措施及早的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尽早的进行筛查与评估,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传授专业健康指导,使患者出院后仍能享受专业的医疗服务,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在出院随访过程中,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能减轻卒中后情绪障碍对疾病的消极影响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建立新的有利于康复的心理环境,提高其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减少相应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1]。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帮助患者找到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使其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最终减轻社会与家庭的负担,降低医疗成本。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状态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