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4-20 07:38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反应时间入院心肌梗死

邹 龙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 400038)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该疾病的诱因主要有过度紧张、劳累或者兴奋,不良饮食习惯等,临床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胸痛、心律失常、休克等[1-2]。有研究认为,院前急救措施与有效的护理方案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3]。本研究对我院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分布:43-78岁,平均年龄为(52.46±3.65)岁;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分布:41-79岁,平均年龄为(52.72±3.38)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没有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自愿配合,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包括接到电话后立即接诊、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后制定有效的急救方案,予以对症护理。

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迅速出诊、制定科学急诊策略。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出诊;指导患者家属或目击者对其进行简单急救处理通过和家属或者目击者的电话联系或现场病情询问等来了解患者实际状况,以便对其进行初步诊断等。(2)现场急救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判断患者严重程度;让患者平躺,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输入,并密切监测其血压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心脏停跳现象,应立即除颤或按压心脏与气管插管;要行氧气供应,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状态,从而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通常供氧量为2-4L/min。具体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转运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进行转运,尽快到医院就诊。转运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联系医院做好相关抢救准备工作,同时,在转运中尽量减少颠簸。(4)心理护理。面对突发疾病,患者或患者家属必定会情绪不稳,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从而对患者治疗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对此要多和患者沟通,通过鼓励与安抚缓解其不良情绪,使其更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抢救、入院时间与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各项身体症状基本消失,急救诊断正确,治疗后未复发;有效:患者各项身体症状产生明显好转,急救诊断正确,病情稳定,最终安全入院;无效:均为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出现恶化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对所得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与分析,用t、x2检验分别对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进行处理,如果P低于0.05,那么就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抢救与入院时间对比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抢救与入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抢救与入院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抢救与入院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例) 出诊反应时间(s) 抢救时间(min) 入院时间(h)观察组 43 49.47±16.31 19.58±5.37 2.65±0.23对照组 43 95.83±20.88 41.14±6.45 3.32±0.34 t-21.429 18.572 10.128 P-<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突发性疾病,给患者与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为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必须实施一种及时、有效的院前急诊护理措施[4]。急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会对急救的成功率产生一定影响,而通过个性化护理措施,对院前急救全过程制定个性化且科学化的护理方案,才能更好掌握病情,作出正确诊断,从而为患者入院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急救护理与个性化护理两种措施,经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抢救与入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治疗效果更具优势,能有效缩短出疹、抢救与入院时间,并且能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急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能为患者急救提供充足时间保障,提升治疗有效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反应时间入院心肌梗死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除有机物除磷系统中好氧反应时间参数优化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