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2019-04-20 07:38蒋海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供应消毒中心

林 霞,陈 陶,蒋海英

(宜兴市善卷骨科医院,江苏 无锡 214200)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在于对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回收、清洁、消毒、重新包装和发放等,对于保证医疗器械的卫生,降低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因此,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控制效果,是临床越来越重视的一项工作[2]。本研究就护理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院内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本中心的33名护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16名,男3名,女13名,年龄19~41岁,平均(29.11±2.13)岁,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后17例,男4例,女13例,年龄18~43岁,平均(30.01±2.07)岁。实施前观察阶段,共有患者469例,男258例,女211例,年龄15~79岁,平均(49.17±3.75)岁;实施后观察阶段,共有患者477例,男261例,女216例,年龄16~78岁,平均(49.29±3.67)岁。

1.2 方法

(1)强化人员培训: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增强护理工作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重视度及预防意识,使其自觉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水平,注意提升消毒等系列工作质量的提升和控制,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宣讲,使其认识到自身所负的重要责任;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强化训练,提升护理人员对相关操作动作及技巧的熟练程度,保证消毒处理工作效率和质量;(2)明确消毒隔离工作标准:针对具体器械的具体操作步骤应达到的卫生标准进行明确规定,统一消毒效果监测方法和标准;(3)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结合护理人员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排班,根据其具体擅长的工作分配具体工作内容,尤其注意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和高质量进行,明确查对制度、工作质量检测和评价制度、差错及事故上报和处理制度等,使护理工作人员能在制度的限定下,时刻注意保持工作质量;(4)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定期进行阶段性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总结,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原因并通过集体讨论确定改进方法,对个人护理工作改进成效进行评估并比较,设定一定的赏罚制度以提升其重视度和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前后两个阶段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院内感染发生率以(%)表示,行x2检验, 检验结果参考P值,界值0.05,低于该值,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前,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有9例,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后,发生于阿内感染的患者有2例,实施前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前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n(%)

3 讨 论

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医疗器械及医学用品的消毒隔离处理效果,而这些物品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被提供给所需患者,因而,为保证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必须保证相关物品的消毒隔离效果达标,杜绝致热源或者携带细菌、病菌等情况的发生[3]。

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医疗用品消毒隔离工作质量有紧密联系,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是保证医疗器械卫生与安全的最为关键环节,因此,临床始终将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作为重点。而护理质量控制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具体工作效果[4]。

本中心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实施护理质量工作,采取系列措施对护理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取得了理想成效。护理人员是消毒隔离工作的操作和实施者,因此,本中心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训练坐位首要改进措施,有效强化了其院内感染预防意识和自身责任意识,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得以调动且对自身要求更高,保证了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进行制度完善,从制度层面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进行了严格规定和要求,相关标准更为明确,质量控制的精准性得以提升,而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则保证了护理质量控制效果的不断提升。

经过1年的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院内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实施前1年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供应消毒中心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