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关系研究

2019-04-22 06:36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宋晨玉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历幼儿教师技能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 琰 宋晨玉 张 晨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成为新的时代课题[1]。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是指幼儿园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有意识地使用信息技术,有效获取有关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信息,合理组织信息,选择性地使用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幼儿得到发展的信息的能力[2]。其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四个方面。信息意识是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对出现的各类信息的识别,对观点和需求的综合;信息知识是其对信息基本理论、技术知识以及法律规定的了解;信息技能是其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用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相关技术的了解和使用;信息道德即其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法律和道德准则。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幼儿发展[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提出的专业能力要求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七个方面[4]。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环创等方面多从网络资源中借鉴,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是否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仍待研究。本研究拟重点探讨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关系,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来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根据已有研究将幼儿教师按照城乡、学历进行分类,分为城市与乡村;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随机抽取西安市幼儿教师95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其中被试情况如下:

表1.被试情况一览表

(二)问卷法

根据问题的特性,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试图通过探究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对专业能力的影响为幼儿教师与幼儿园提供建议,推动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全方位提高,因此采用此问卷。此问卷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被试者基本信息调查表

第一部分调查被试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学历、城乡等。

2.幼儿教师信息素养问卷

第二部分调查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参考杨聪慧编写的《教师信息素养问卷》,将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四个维度。该问卷中“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维度采用的是5点计分法,故2.5分为中等理论平均值。

3.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测验)

第三部分调查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参考曹艳梅编写的《幼儿教师专业能力问卷》,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分为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七个维度。该问卷中“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维度采用的是5点计分法,故2.5分为中等理论平均值。

(三)数据分析

量化赋值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23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总体状况

以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四个因子及其总分为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2表明,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总分为37.8,各因子得分依照均值大小排序为: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

(二)不同地区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差异比较

以城乡作为自变量,以信息素养的四个因子及信息素养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地区的幼儿教师在信息意识(p=0.04<0.05)、信息知识(p=0.03<0.05)、信息技能(p=0.03<0.05)、信息素养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3<0.05),而在信息道德上无显著差异。

(三)不同学历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差异比较

以学历作为自变量,以信息素养的四个因子及信息素养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不同学历的幼儿教师在信息知识(p=0.03<0.05)、信息技能(p=0.03<0.05)、信息素养总分(p=0.02<0.05)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上无显著差异。

(四)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的相关分析

将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总分及五个因子与专业能力总分及七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专业能力总分与信息素养中的信息知识(r=0.95)、信息技能(r=0.96)以及信息素养总分(r=0.89)都存在显著相关,与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不存在显著相关;游戏活动与信息素养的四个维度以及信息素养总分均存在显著相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均与信息素养中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显著相关,与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不存在显著相关;沟通与合作与信息素养中的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以及信息素养总分均存在显著相关,与信息意识不存在显著相关;反思与发展仅与信息技能(r=0.93)存在显著相关。

表2.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总体状况

表3.不同地区信息素养差异比较(M±SD)

表4.不同学历信息素养差异比较(M±SD)

表5.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的相关分析(r)

表6.信息素养对专业能力的影响

(五)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五个维度对专业能力的影响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对专业能力的预测力,以信息素养的五个因子为自变量,以专业能力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

由表6可以看出,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都进入了回归方程,其可以预测行为因子为55%。

三、分析与讨论

(一)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总体情况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总体得分均值为37.8,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四个构成因子得分分别为7.6、8.8、10.8、10.6。在问卷中,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维度采用的是5点计分法,故2.5分为中等理论平均值,则在本文中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的中等强度观测值为10.0分,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的中等强度观测值为12.5分。因此可以认为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初步推测原因如下:

1.专业培训收效甚微

目前中国幼儿教师有相当大比例为专科毕业,信息化教育意识较低,接受的培训多为机械的知识灌输,实际的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在短期培训内难以提高,实用性较低。

2.长期高度重视艺术技能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的培训以艺术技能为主,幼儿教师被贴上“才艺”的标签,多数教师为了追寻艺术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新契机。

3.幼儿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较弱

幼儿教师工作性质为幼儿教师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等提供了支持性的环境,但多数幼儿教师在寻求信息素养提升时合作度较低,教师的良性互助未发挥作用。

(二)不同地区与学历的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幼儿教师在信息素养(p=0.037<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信息意识(p=0.04<0.05)、信息知识(p=0.03>0.05)、信息技能(p=0.03<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信息道德方面无显著差异,并且城市幼儿教师在信息素养四个维度以及信息素养总体上的均值均高于农村地区。原因分析如下:

1.农村学前教育水平较低

作为中国学前教育的短板,保教分离、小学化等问题在农村学前教育仍相当严重,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受到当地教育风气的限制,对于信息化的诉求较弱。

2.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较低

国家现在虽对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大力支持,但整体而言,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幼儿教师的信息化条件较差,幼儿教师对于信息利用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仅限于基础的查询与搜索上,对于如何有效地挑选与利用则掌握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历的幼儿教师在信息素养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素养总分上的p值依次为0.03、0.03、0.02,均小于0.0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总体高于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初步推测原因如下:

1.高校教育重点不同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接受的高校培训以理论知识为主,视野相对开阔,对于时代发展敏感度较高,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转变教学模式,专科及以下学历幼儿教师艺术技能较强,擅长以艺术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故信息素养水平整体较低。

2.低学历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较低

学历较低的幼儿教师由于整体专业素养较低,影响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低学历的幼儿教师把这一职业当做“暂居处”,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内在动力不足[5],安于园所教学计划,止步不前。

(三)幼儿教师信息素养能够预测专业能力,且较高的信息素养水平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由表5可知,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及各个维度与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回归结果表示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联合解释率高达55%,说明信息素养高的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也较高。

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分别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前提、基础、保障和航向标[6]。具有信息意识的幼儿教师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信息环境,筛选出干扰信息,主动获取和掌握信息,同时将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的现实要求和挑战内化为信息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具有信息知识的教师在发现信息之后能够整合、选择及存储信息。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具有信息技能的教师能够以传统方式获得有用信息的同时从互联网上更快速地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只有具有良好信息道德的教师,才能够具备相应的信息免疫力,才可以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污染,从中汲取精华,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显示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会影响专业能力,信息教育时代带来信息化教育的改革,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学校教学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2012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其中要求幼儿教师需有一定的信息知识水平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幼儿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信息知识与技能掌握能力对于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幼儿园需要提供硬件支持环境,优化软件条件。

教师信息素养需要幼儿园提供相应的设备,为幼儿教师提供搜索网络信息的硬件环境。目前,许多幼儿园的教师共用电脑、配置陈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教师网络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幼儿园需加强对其硬件配置,还要注重对软件的经常性投入以及更新换代,并积极建设自己的教学资源库,通过购买、下载优秀资源,为教师提供更为优质的资源提取源。

(二)鼓励教师间互相帮助,促进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全面提高。

幼儿教师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不同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由于不同幼儿园的教师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交流方式经常可以借助于网络进行。教师们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一些著名学前教育专家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还可以通过网络向一些专家和优秀教师提出疑问,多渠道、高效率发挥沟通的作用。

(三)幼儿教师要树立自我提升、终身学习的理念。

幼儿教师应积极提升自我的信息素养,提高利用网络资源的效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幼儿教育的热点、国内外学前教育的相关信息,进而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

(四)提升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为幼儿教师注入思想动力。

政府及社会机构应积极通过政策、资金、舆论等营造重视学前教育、尊重幼儿教师的氛围,改善学前教育的硬件软件设施,提升幼儿教师的相关待遇,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猜你喜欢
学历幼儿教师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膨胀学历
画唇技能轻松
知识无力感
“学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