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2019-04-22 06:36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第二幼儿园刘荣荣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4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辅助多媒体技术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第二幼儿园 刘荣荣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对幼儿园活动和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作用。在我园每个班级都有电子白板,录播室设施齐全,幼儿园也大力倡导青年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目前大多数教师会使用电子白板的常用功能。

幼儿园的社会领域活动对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的社会领域活动多以谈话为主,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学龄前阶段幼儿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有意注意尚不稳定,而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操作性强,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它不仅通过活动内容情景化和游戏化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教学环境。

本研究针对我园教师在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中多媒体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分析其使用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合理的解决对策,以便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社会活动中进一步推广。

一、多媒体辅助社会活动现状

我园社会领域活动中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受到老师们青睐,这与我们拥有一批年轻的幼教团队有很大关系——青年教师能够接受新事物,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对于社会领域活动中所运用的多媒体手段存在各种问题和困惑,对于不常见的技术手段比较陌生,例如如何在使用PPT制作课件时设置动作路径、超链接、触点等。另外,由于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多媒体手段在社会活动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多媒体在社会活动中应用的现状

在幼儿园大力提倡教师活动中使用多媒体手段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师会采用网上下载或购买课件资源来辅助教学,但对于所购买或者下载的课件是否适合自己本次活动的需要缺乏思考,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构成一幅多媒体的填鸭式教学场景。例如:在“十二生肖”教学活动中,原课件中设置了自定义动画效果,教师未进行适宜的修改,导致活动刚开始介绍十二生肖时幼儿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可到了生肖轮回部分,动画设置中师幼互动很少,幼儿并不理解十二生肖轮回的规律,现场效果大不如预期。在“特殊车辆”这节活动中喜羊羊的故事课件贯穿始终,但《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剧已经全国禁播,并不适合引用在幼儿园的活动组织中。

有些教师会选择自制课件动画的方式组织社会活动,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各环节之间衔接不够紧密,有时候知识点过渡太过跳跃,不贴近幼儿生活。例如:在“节约用水”的活动中,教师在开始时通过观察图片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生长需要水、人类存活也需要水,说明水对我们很重要;第二部分就直接跳跃到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讲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使内容与节约用水衔接不够紧密。其实,教师在这里想体现的是乱扔垃圾对于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但因为缺乏具体的联结,导致幼儿思维过于发散,最后当教师再次通过视频请幼儿观看许多地区和国家的缺水情况时,幼儿却一直在讲垃圾的危害。

(二)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使用的现状

教师在社会活动中多媒体课件使用频率较高,但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比如课件与教学内容连接不够紧密,多媒体课件使用不恰当。在功能方面,多数教师在制作PPT时只会使用照片插入、视频插入、设置放映方式等常见的功能,对于超链接和动作按钮等功能不是很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多媒体的功能不能完全掌握,其中仅PPT的使用频率最高。

如表1所示,教师会使用PPT的自定义动画、插入图片、设置放映方式的比例分别是80%、82%、50%;会使用超链接、插入视频的人数却仅占到10%、15%。整体来看,幼儿教师大多会使用PPT的自定义动画、插入图片等功能,对它的插入视频、超链接功能只有少部分老师会使用,使多媒体在辅助社会活动教学时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表1.使用过PPT 中的功能(允许多选)(N=180)

表2.多媒体辅助社会活动教学设计中考虑因素(允许多选)(N=180)

表3.教师学历情况(N=180)

2.课堂教学中幼儿主体地位没有真正体现

教师在多媒体辅助社会活动组织时会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幼儿的需求、可利用的资源、使用多媒体的技能等因素。由表2来看,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都会考虑到多媒体使用技能(80%)、教学内容(85%)、教学目的(86%),却只有少部分教师会考虑到幼儿的需求(35%)和可供利用的资源(35%)。例如:在“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民族服饰让幼儿在自主参观中了解少数民族的特点,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但为了简单方便,教师更青睐于用PPT课件去介绍不同民族的服装和民居特点。有的老师借用他人PPT课件,但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不知如何操作到下一步和不知如何播放视频的现象;有的老师当教学现场幻灯片出现故障不知道如何临场应对。这样的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互动活动氛围,降低了多媒体辅助社会活动的效果,不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多媒体辅助社会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多媒体辅助的中班社会活动中,教师没有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而是直接采用网上下载或者购买的课件,没有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合理修改;有的老师在幼儿的反应中已经意识到课件的不合理,但因为各种理由没有对其进行修改,因此在园所管理中,幼儿园要加强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提升。

(二)教师自身操作和制作课件的技能有待提高

在多媒体辅助社会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对于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有很大影响。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对于多媒体的学习大多是在校期间获得的。

从表3可以看出,在幼儿教师中中专学历(含高中)、大专学历的幼儿教师分别占到50%和38%,高中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占0%,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占12%。从学历来看,不同学历的教师所接受多媒体教育不同,通过参考已有研究发现,高学历教师普遍比低学历教师接受多媒体教育的质量要高一些,但幼儿教师自身操作和制作社会课程的技能普遍不高。大多数教师对于制作和使用多媒体社会教学材料的技能只是达到了基本可以使用的水平,还有部分水平一般,很少有教师达到熟练的水平。教师对购买的社会活动软件缺乏培训和试用,导致操作不熟练或对于一些功能不会操作。

(三)教师在多媒体社会活动中角色定位不当

在多媒体辅助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常常将自己作为教学主体,在制作课件时,带有主观的兴趣爱好,并没有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状况和个体差异,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其次,在多媒体辅助社会活动中教师不知道如何将课堂交给幼儿,完全靠多媒体的功能来演绎和教学,自身不能作为辅助者与幼儿共同学习,减少了幼儿思考和反馈的环节,教师变成了多媒体的操作者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师。这充分说明幼儿教师对自己在多媒体辅助的社会活动组织中角色定位不当。在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创设更有利于幼儿学习的环境。

(四)教学中缺乏对多媒体教学的正确认识

在多媒体辅助社会活动中,教师容易将自己的引导作用让位于多媒体,认为多媒体可以取代自己的位置,甚至过于夸大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仅仅靠多媒体的功能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其实,在多媒体应用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思考多媒体技术对本节活动是否有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本质是让教学活动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理解,而不是替代教师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多媒体辅助社会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多媒体使用技术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组织演讲比赛、案例分享、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教师职业素质,让教师在参与中提升职业素质,在对比中发现自身不足,在聆听讲座和自我反思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调查显示:参加过2~3次计算机辅助教学培训的教师所占比例最大,他们认为培训对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针对幼儿教师组织开展更多有关信息技术培训的讲座,加大对幼儿园教师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或者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指导纳入“国培计划”中,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要进行培训。结合现代社会流行的教学软件,通过开展专门的培训交流会,让幼儿教师更熟练地使用这些现代化多媒体手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交流研讨会探讨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融合,恰到好处地辅助教学。例如:以年级组为单位分析教材,探讨本活动是否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什么样的方式辅助教学更为合适?让教师需具备分析教材的能力,根据活动需要恰当取舍多媒体技术。

(二)声像资料与活动目标有效结合,多感官刺激丰富幼儿经验

多媒体可以将生活中的场景通过各种不同的功能将其在幼儿园社会活动中进行再现,让幼儿在体验、感受中自然地萌发社会情感,掌握社会常识。例如:拨打特殊电话会叫来特殊车辆;地震、台风、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直观形象的视频演播或PPT呈现的情境可加深幼儿对各种场景的感性认识;在“会唱歌的车”这节活动中,教师通过播放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的音频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辨识它们的不同,再通过视频了解这些特殊车辆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为大家服务的,从而激发幼儿对警察、消防队员、救护人员等人的尊敬之情;在“小老鼠进城”这节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必须掌握的社会认知点编写进走迷宫的小游戏中,幼儿使用鼠标通过路口时必须答对交通标识才能通过路口,直至到达终点。这样的多媒体手段正好通过声像技术解决了一些很难在活动中再现的场景,实现人机互动,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

(三)实现师幼和家园之间交互反馈,分层提升幼儿经验水平

基于我国幼儿园每班人数较多的现状,教师无法对幼儿已掌握的社会领域知识做到一对一的了解,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交互性的特点,教师根据人际交往和社会认知设计出有趣的小游戏并在家长群里推广,引导家长与幼儿在亲子互动中主动弥补这项不足。例如:我们在走迷宫的小游戏里以车辆为起点,引导幼儿连线配对终点的特殊号码;在连连看游戏中错乱呈现十二生肖,引导幼儿按照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顺序连线;在翻翻乐的游戏中加入百家姓,幼儿说出姓氏和1~2个同姓氏小朋友的名字。多媒体辅助游戏教学不仅将活动趣味化,还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能力水平幼儿分层设计不同游戏,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多媒体辅助社会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新媒体手段,努力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多媒辅助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依附于多媒体。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不能说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的效果就一定好。真正好的活动设计是在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多媒体只能起到辅助或者陪衬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不意味着要回到过去填鸭式的教学,反而是为了更好的改变传统说教式的社会活动组织方式。

(二)浅显易懂呈现场景,恰到好处辅助活动组织

多媒体技术在社会领域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教学,通过视频、音频、画面等为幼儿提供形象、直观、和谐的情境。因此,教师在制作社会活动课件时需注意分析教材,将现实情境无法呈现的场景进行解读,通过多媒体手段简化呈现,使其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选择用于活动的照片和视频资料时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多选择含有积极正面信息的画面,摒弃幼儿不宜的负面场景图片,以避免对幼儿造成身心伤害。

(三)有的放矢凸显重点,减少无关信息对幼儿的刺激

人类对画面和音效的感知先于言语和文字,活动中教师经常会使用动画、声音、特效等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但过多地使用这些技术反而会分散幼儿注意力,造成教学的干扰。例如;在课件中,色彩鲜艳的背景和频繁的动画效果容易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色彩和动画上,从而忽略实质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设计课件时应该凸显教学重点,从幼儿的审美出发选择适合幼儿的画面,尽量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活动本身所传递的社会情感中。

(四)明确自我定位,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与其他学科相比,社会活动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它没有体育游戏那么好玩,也没有语言活动那么生动,更没有艺术活动那么形式多样,它更多的是通过情境和语言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多媒体辅助社会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活动目标,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活动,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设计教学内容,用激趣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表达内心感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师幼讨论的形式共同设计教学,为教师提供正确的活动定位。

五、结语

多媒体辅助社会领域活动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学改革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视频、游戏等功能营造出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幼儿参与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乐趣和帮助。只要教师用心思考,不断反思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一定能够将多媒体技术与社会活动巧妙结合,最大程度地让幼儿在教师所营造的自然、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社会认知、传递社会情感。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辅助多媒体技术
倒开水辅助装置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