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分析及处理体会

2019-04-23 06:48李艳清
关键词:胎位头位难产

李艳清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崇左 532100)

头位难产是指胎儿头先露发生的难产类型,绝大多数头位难产出现于分娩过程中,故此通过产前测量并不能够准确予以识别,除了产妇存在羊水过多、多胎妊娠、胎儿体质量过重等[1]。近些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头位难产发生率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更为严重的是初产妇由于缺乏分娩经验,在面对此种情况时势必会进一步加重身心负担,使得不必要的剖宫产率、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大幅提高,甚者出现死胎,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2]。为分析初产妇头位难产的病因、识别方式、分娩方式、预防及临床处理方法并总结处理体会,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200例头位难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岁~45岁,平均年龄(28.79±1.51)岁;孕周37.5周~41周,平均孕周(39.50±0.50)周;孕次1次~4次,平均孕次(1.50±0.50)次;体质量49.50kg~68.85kg,平均体质量(60.23±1.27)kg;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69例、高中及以下131例;职业类型:上班族114例、事业单位51例、务农27例、无业8例。纳入标准:(1)均为单胎足月初产妇;(2)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头位难产者。排除指标:(1)具有剖宫产指征者;(2)经产妇或多胎妊娠者。

1.2 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总结初产妇头位难产的病因、识别方式、分娩方式、预防及临床处理方法、处理体会。

头位难产处理措施如下:(1)纠正异常胎位。当确诊头位难产后叮嘱产妇更换体位为对侧或者是同侧俯卧位,利用重力调整胎位。若宫口已经开至6cm以上时助产士采取徒手旋转胎头的方式进行调整。(2)提高产力。分娩过程中主动与产妇展开沟通交流,将头位难产成因、危害性、配合临床的重要意义如实告知,消除其负性心理并利用既往成功案例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同时叮嘱产妇进食高热量食物以补充机体能量,在宫缩乏力时补充适量的缩宫素。(3)改善宫颈水肿。一旦发现宫颈水肿迅速采取静脉推注地西泮、间苯三酚予以消肿处理,在得到有效改善后利用徒手旋转纠正胎头。(4)剖宫产。若上述措施取得的效果不佳或头位难产危及母婴生命安全时及时转为剖宫产分娩。

1.3 观察指标

将头位难产原因、临床表现、头位难产分娩结局、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结局选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录入到Excel表格,计数资料以(%)表示。

2 结 果

2.1 头位难产原因、临床表现

引发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以巨大儿74例(37%)、宫缩乏力50例(25%)、产道异常41例(20.5%)为主要诱因;临床表现以胎膜早破66例(33%)、活跃期停滞或延长60例(30%)、第二产程延长53例(26.5%)为主,具体见表1。

表1 头位难产原因、临床表现[n(%)]

2.2 头位难产分娩结局、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结局

经纠正异常胎位、提高产力、改善宫颈水肿处理,200例头位难产产妇自然分娩率89%、剖宫产率11%、并发症发生率5.5%、宫内窘迫发生率8%、新生儿窒息发生率6.5%,见表2。

表2 头位难产分娩结局、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结局[n(%)]

3 讨 论

头位难产在当前临床中较为常见,一旦未得到及时处理将会给母婴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故此总结其成因、症状表现、处理举措对于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应工作开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0例初产妇头位难产患者临床资料后总结指出,诱发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巨大儿、宫缩乏力、产道异常、胎头位置异常、骨盆畸形5种。头位难产的临床表现则是以胎膜早破、活跃期停滞或延长、第二产程延长为主,此外尚有宫颈水肿、宫缩乏力。针对初产妇头位难产患者,本次研究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种:纠正异常胎位、提高产力、改善宫颈水肿。在纠正异常胎位时需要根据产妇宫口开大程度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即:宫口尚未开至6cm时采取调整体位(对侧或者是同侧俯卧位)的方式调整胎位;宫口开至6cm以上时予以徒手旋转胎头以顺利完成分娩。而提高产力和改善宫颈水肿则均是以药物干预为主,即:补充宫缩素或静推地西泮、间苯三酚。但需要指出的是,若头位难产初产妇经上述处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或已经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则应当机立断的转为剖宫产分娩[3]。

除了以上处理措施外本次研究亦指出,强化产前筛查、产程中严密观察对于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产妇在分娩前应遵医完成各项检查,一旦发现其存在诱发头位难产的诱因或者是症状表现时即应考虑该病症并积极纠正胎位异常情形。产程中严密观察的内容包括产程时间是否符合正常分娩规律、潜伏期或者是活跃期长短、有无宫缩乏力和宫颈水肿等,一经发现就需要高度怀疑并及时处理。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若头位难产初产妇存在以下情形时必须尽快转送至上级医院进行救治: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性胆汁淤积综合征等。

结合上面观点,应强化产前筛查、产程中严密观察产妇情况、发现后及时处理能够促使头位难产初产妇顺利安全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猜你喜欢
胎位头位难产
顺产前胎位不正能否纠正
胎位异常包括哪些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胎位不正该怎么办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用于头位难产的临床价值
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奶牛难产的诊断及助产
针灸至阴穴配合八珍汤加减矫正胎位不正5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