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9-04-23 06:48李江宁黄泽俊李长宁
关键词:摘除术宫腔镜息肉

李江宁,黄泽俊,李长宁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河北 沧州 062552)

目前临床针对子宫内膜息肉疾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属于微创手术,但手术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及创伤,若得不到良好的护理,患者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发生,因此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才能确保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为此,本次我院针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并将其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其进行了分组护理,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6~65岁,中位年龄(45.5±3.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5~65岁,中位年龄(45.0±3.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其中包括术前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及给予健康宣教,术中生命体征监护,术后用药及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①术前:给予患者舒适住院环境、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信心及依从性。②术中: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及时给予安慰鼓励,并将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告知患者,减轻患者对手术的过度恐慌。做好患者保暖工作。同时要以熟练的护理技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③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倒尿管情况,术后指导患者及时排尿,避免膀胱充盈造成出血现象;做好切口清洁护理,避免发生切口感染;术后6小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尽早帮助患者下床活动,避免发生静脉栓塞;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饮食要营养均衡和易消化为主,通过良好饮食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1]。

1.3 观察标准

将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感染、出血及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

1.4 护理治疗效果判定

护理治疗后患者身体恢复较快,未发生并发症,患者对本次护理表示非常满意则为“显效”;患者身体恢复良好,发生轻微并发症,患者对本次护理表示基本满意则为“有效”;患者身体恢复较慢,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对本次护理表示非常不满为“无效”,护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组间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经x²检验。组间数据差异在P<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治疗效果对比

记录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1%与对照组患者数据的82.4%相比较高;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23.5%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数据结果仅为5.9%,组间数据差异经计算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治疗效果对比详情[n(%)]

3 讨 论

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经期出血量增多及不规律出血等症状,因此给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是目前临床针对该病常采取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及治疗效果佳等优点,但手术仍存在一定的创伤及风险,而且由于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导致患者过度紧张出现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患者手术及术后康复效果[2]。

综合护理是通过给以患者舒适住院环境、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纠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错误认知,增强患者心理及身体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在术中给予患者亲切的安慰鼓励,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与医生良好配合,从而提高手术效果,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并通过加强术后对患者的并发症监护及预防,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治疗效果。

在本次分析结果中也显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对提高临床护理这样效果及减少并发症发生起着关键性作用。

猜你喜欢
摘除术宫腔镜息肉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