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侘寂美学

2019-04-23 00:52何丽君
牡丹 2019年9期
关键词:国画美学美的

何丽君

“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中的一种评论术语“侘”在日本常用于表现茶道之美,日语原文意思是外表粗糙,内在完美。为什么会把美学和茶道联系在一起呢?原来,日本战国时期著名茶人千利休创造了侘茶,全盛时期的茶道系统称为“侘茶”,意即把人类追求的精神价值与茶追求的道融合在了一起,“侘”成为茶道的一个理论,“侘茶”这个词出现于江户时代。19世纪,日本美学家冈仓天心的著书《茶之本》(Book of Tea)把“侘”翻译成“Imperfect”,在美学中,“侘”是指外表的残缺。由此看来,侘寂的美学价值在日本的出现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几百年来对于整个日本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于地理上的亲邻缘故,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和历史总是或多或少地有着交织重叠的部分,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悠久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更是对侘寂美学有更好的注解。这两个字其实拆开来,从汉字的角度去解释也是行得通的,侘,可组词“侘傺”,意思是失意的样子;寂,就很简单了,寂寞,孤独。用一句话来概括,侘寂就是一种残缺朴素的美。

本文力求从一个东渡来的美学词汇“侘寂”,结合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和社会事件,剖析其内在的美学思想、历史渊源以及发展演变,肯定了侘寂美学内在的合理性,认为其在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具有去伪存真、化繁为简的积极意义。同时,批判了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某些“用力过猛”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倡导人们获取一种可以流传于世的美学思想。

美学原理上说,美的存在需要有美的对象、审美过程、审美主体,而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往往决定了美从客观存在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可被大众接受的美的意识形态。人们常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美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和启示,这启示就在于它深刻论证了审美活动在实践基础上如何才能逻辑地发生的问题。侘寂能够成为日本民族几千年来美学意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深刻性。

单从词性上来说,侘寂仿佛是一个略带悲情色彩的词汇,除非它记载着这个民族深刻的苦难和历史教训,否则对于日本这个弹丸之地,仿佛不足以放进历史的长河当中留存于世。但是,不得不说,日本可以在二战后迅速崛起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这个民族有着惊人的模仿和思考能力。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和绵延不绝的财富,但也有着长期的战乱和割据的耻辱,世事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只是表象,先秦哲人的思想才是对这些现象最好的注解,日本人的审美哲学已经随着历史的演变从字的表面渗进了本质的空间。

侘寂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美呢?既然它来源于日本,那么就看看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是如何渗透的。一般人对于日本的最初印象往往是环境优美,民众有礼有节,社会治安有条不紊。因为日本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好。另外,民众受教育程度高,文化素质也比较高。这种良性循环的外在环境可以概括为“有秩序,不杂乱”。其实,在侘寂美学的审美范畴里,干净、简洁、朴素、和谐,这些用来形容人和自然环境的词汇都是互通的,它们极好地体现在了日本民众的日常。

从商业品牌和艺术作品的角度来说,它们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和审美倾向。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日本和欧美国家把一个个洋品牌带入中国人的生活:日立电梯、索尼音响、东芝电器,还有那些诸多被称为株式会社的组织,其产品往往经久耐用,小巧精致,处处体现着匠心品质。现如今流行的优衣库、无印良品等时尚品牌,其店铺无论是装潢还是商品设计都是简洁明快,人们甚至会感觉到一点点的死板和重復,这恰巧说明了这种美的外在表现形式,略带一些残缺,不完美,但每一件商品的实用性和科技含量会证明它的价值。

其实不光在日本,古今中外,倡导这种侘寂美学意味的艺术作品和名人名家非常多。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一脉相承,中国的绘画艺术门类之一“国画”,就是从书法演变而来,笔墨纸砚成就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也成为国画艺术的主要创作材料,而国画最常见的色彩就是“黑”与“白”。这极致的二分,最简单也最难,把世间万象、七情六欲通过一根软软的毛笔诉诸眼前,恐怕已经是对侘寂美学最好的诠释。即便是后来张大千创立的彩色泼墨,也是局部的微点染或晕染,墨色依旧是国画最基本的呈现色彩,东方情愫仍然是国画所主要展现的表达内容。而书法和国画都非常讲究一个美学内容,就是“留白”——在可供表现的空间里,笔墨需要适当地省略,创造独有的意境。这与东方民族含蓄内敛的性格特质是分不开的。重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主张“师法自然”又反对单纯“形似”,崇尚“似与不似之间”“以形写神”,追求“气韵生动”,讲求意境的营造,是中国画的传统思想。

当然,笔者更喜欢从美学的角度去评价东西方的文化,因为哲学原理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凡是符合这些真理的人类活动就有存在的价值,美的东西是没有国界的,美的东西是永恒的。只是每个地域的人有自己不同的审美标准和表现形式,这也就形成了东西方人不同的性格特质和文化色彩。看西方艺术家的作品,会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油画是西方传统绘画的代表,具有极高的表现力。油画色彩丰富,能体现色调层次、光线、质感和空间感,能真实生动地描绘一切有形事物。因此,作画时严格运用符合视觉原理的焦点透视,强调写生的基础和色、光的运用。无论是梵高的《星空》和《向日葵》、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还是非洲的木雕都各具特色,就连藏传佛教的密宗佛,都与人们常见的毕恭毕敬的佛像造型大不相同。油画可以用颜料涂满了边边角角,甚至凝成一块像一团泥,木雕可以表现自然男女的裸露器官,立体主义的作品就像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胡乱涂鸦,它们好像与侘寂美学倡导的“秩序和朴素”背道而驰,但人们不得不承认它们也非常美。它们的美追求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统一。

在信息与技术甚至财富剧烈爆炸的当今世界,如何把“美的东西”更广泛地传播开来,恐怕还是离不开商业化运作。当然,这里面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美的作品是不是创作者的匠心之作,艺术品是不是有一个广阔而合理的传播平台。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大众市场对艺术品的认可和接受度如何。如果说一切技术和物质层面的东西人们都已经准备好,那么人们是不是只要把握住了美的规律,就可以把一件商品做成百年老字号的品牌,就可以把人类的文明千古流芳地传承下去?美的创造有自己的规律可循,除开表层的外形美,最核心的就是具有美的内涵,它可以让简单的美变得深刻,从而成为真正的美和艺术。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高的城镇化率似乎预示着那个理想国的到来,但人们也必须看到,奢侈品消费额逐年攀升,房价逐年攀升,而各个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前门可罗雀,说明国民意识形态出现了问题。人们常说生活压力大,为什么物质条件好了,还生活得不幸福了?奢侈品买得越来越多,反而不知道怎么打扮自己了,不懂何为美了?信息时代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们意识到,对技术的信仰并不能造就一个更好的社会,人们在消费技术产品的同时,也在追求一种情感的满足和视觉的愉悦。人们很少有时间见面,反而感受到了更深的孤独和疏离。

佛经有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美丽的事物与人生的苦难一个道理,皆是外在的皮相,审美其实也包含审丑,只有看破了万物的具相,才能透过这些形形色色,俗事纷扰,抽身其中,离苦得乐。或许蓝色的爱琴海给了希腊人和意大利人无边的浪漫和想象,金色的大漠黄沙给了非洲人野性难驯的勇敢,极致的寒冷和冰雪给了北欧民族善思善辩的脑力和智力,而平坦温润的东方大地则孕育了不卑不亢的侘寂美学。尽管美学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它们都遵循着创造美的规律,它们来源于当地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表达了人民勤劳勇敢的生活态度,镌刻和书写着每个民族自己的历史记忆,融入了当地人民热爱故土、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的美好愿望,这就是美的价值!

正如中国哲学家李泽厚在《人性与审美》中所言,“人觉醒,接受自己偶然有限性的生存,并由此奋力生存(‘坤以俟命),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乾以立命)。人意易疲,诸宗教主以信仰人格神立教,让众生归依皈从。在后现代之今日,神鞭打的宗教魔方已难奏效,‘人是什么和‘人是目的终将落实在美感双螺旋充分展开的人性创造中,落实在时间性的情本体中,落实在此审美形而上学的探索追寻中”。

(社科院研修班)

猜你喜欢
国画美学美的
仝仺美学馆
国画《鲦鱼》
国画《鲿》
盘中的意式美学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国画欣赏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