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建设

2019-04-23 09:48苗芳舒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

苗芳舒

摘要:近年来,民族地区的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面对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音乐资源建设是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音乐资源建设相对落后,造成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存在一定的欠缺,文章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建设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做好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建设,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音乐资源

1引言

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学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在目前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大部分存在音乐教育基础薄弱,图书馆音乐资源建设落后的现象,因此,为了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必须做好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特精神气质与人格魅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在将来的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2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建设的作用

在我国,民族地区通常指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世代生活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并且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因此,民族地区通常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习惯与文化,其中包括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资源。一般情况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学

音乐可以满足人们的自我安慰,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表达的情感,与音乐产生共鸣,并且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我国,由于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反而忽略了音乐教育,造成我国高校中学生的音乐素养相对较低。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不断拥有民族地区独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资源,而且可以对大众音乐进行学习与探讨,能够实现民族特色音乐与大众音乐的有机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加丰富的音乐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音乐知识资源,使他们不再只接受民族特色音乐教育,还可以接受多元化的音乐知识,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

2.2为民族地区高校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外界环境会对人的思想、情绪等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必须为民族地区高校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在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对高校图书馆音乐资源进行科学的应用,学生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了解这些艺术家的思维,体会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学习他们的优秀作品,不断对自己进行净化与升华,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建设分析

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3.1明确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责

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中,大部分工作人员掌握图书馆学以及情报学等方面的知识,但对音乐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因此,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建设中,需要选择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工作人员,他们应学习并掌握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大量音乐资源,对于繁杂的音乐资源,能够对其进行分类,形成合力的编目结构,保证排架的清晰与便捷。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向他们推荐优秀的音乐资源包括纸质资源与音频资源,帮助他们在图书馆内借阅到自己想要的音乐资源,确保图书馆中的音乐资源的价值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价值,满足更多教师与学生对音乐资源的需求,提升音乐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2建设图书馆民族音乐资源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民族音乐资源就是相对于国外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资源。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族音乐资源就是除汉族外的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资源。在我国民族地区高校中,由于所在地区为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在音乐教学中,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具有足够的地域特点以及民族特色。在民族地区的高校中教育模式以应用型教育为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及民族地区的特点,将民族音乐教育引入到课堂音乐教学中,并对音乐教学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进,应用先进的课程体系,积极发展地方民族音乐资源。根据民族地区的地域优势进行高等教育,不但能够培养高校的专业特点,而且可以建立与优秀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防止出现音乐教育课程与其他高校课程相似的情况,实现特色办学。民族地区高校不但需要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且需要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实现自身的社会使命与责任。在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能够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体现出民族地区高校的特点。

3.3加强图书馆音乐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为了满足音乐资源的数字化需求,必须加强图书馆音乐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使其向着深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必须对信息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应用,积极开发并应用计算机系统,建立图书馆音乐资源数据库,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音乐资源中的纸质资源心理音频资源,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优势,建立数字化音乐数据库,并积极开发移动图书馆,使教师与学生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对图书馆音乐资源进行查阅与下载,大幅度的提升图书馆音乐资源的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字音乐资源,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

3.4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音乐资源的共享

在不同的高校中,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对这些音乐资源进行高校的开发与共享,高校需要加强与其他高校图书馆或地方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介实现音乐资源的传递与共享,有效的解决高校图书馆音乐资源存在的缺陷。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以为学生文艺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通过提供优秀的音乐资源保证这些文艺活动的正常进行。此外,还可以定期邀请著名的音乐教师开展音乐艺术讲座、音乐会等,增加图书馆间的交流机会,对学生音乐教育进行进一步拓展,引导他们对艺术进行正确的鉴赏,提高他们的音乐学识。

4结束语

总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与此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还要成为高校与现代化社会连接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音乐资源建设,不断丰富图书馆中的音乐资源,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務,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高校的作用,为社会建设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符小娟.高校图书馆音乐资料的开发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11)

[2]张辉,吕振宇.高校图书馆音乐资料开发与利用分析[J].黄河之声.2017(19)

[3]刘波.浅议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音乐资源建设[J].民族音乐.2017(04)

[4]郑杰,杨晋,李东鑫.背景音乐走进高校图书馆探析[J].科技资讯.2016(31)

[5]汪敏.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和对策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6(12)

编辑∕杨波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