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路上,如何回击健康挑战

2019-04-24 01:15文/刘
中国卫生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医疗卫生人口老龄化

文/刘 明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9 亿,占总人口的17.9%;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1.9%。近年来,尽管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口约1.8亿,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约4063万。老龄化的迅速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释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待提升

目前,我国老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足、分布不均。一方面,老年医院、综合医院的老年医学科、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安宁疗护机构等的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老年专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尤为缺乏。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老年人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欠缺,诊疗设备配备与老年人服务需求差距较大。

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缓慢,服务能力不足。我国老年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晚,专门从事老年心理健康研究的学者数量较少,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短缺,与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不相适应,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服务需求。

农村老年医疗服务基础薄弱,老年照护服务尤其缺乏。目前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还比较滞后,农村医疗设施设备比较陈旧,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差。另外,由于农村家庭收入水平与城市相比较低,很多年轻人选择去城市打工,农村老年人的照护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老年健康保障体制滞后于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重大疾病急性期治疗之后的康复阶段如何进行医保支付,还存在保障盲点。失能老人和失智老人等急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老年人长期医疗照护费用没有制度性保障来源。

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为出发点,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服务需求,从宣传教育、预防保健、慢病防控等关键环节入手,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文件。2018年3月重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设立老龄健康司,专门负责拟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建设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老年医学学科,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加强老年医学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老年健康服务信息化水平,推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等;要提供覆盖城乡、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环节。另外,还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重点任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老年医疗服务的能力,尤其是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动开展老年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推进中医药为老年健康服务等,切实提升老年健康服务的可及性。

心理健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和发展期,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老年人心理与精神健康状况堪忧,老年人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老年痴呆症等特定人群的疾病干预亟待加强。与此相对,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并不健全,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机制仍待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和管理能力还比较滞后,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老年心理健康是社会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从长期来讲要建机制、谋长远。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支持省、市、县三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鼓励和引导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卫生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配备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发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专业指导作用,对各类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其对于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辨识和处置能力。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心理咨询室或者社会工作站,配备心理辅导人员或社会工作者,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的机制。鼓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创办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鼓励各级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加入服务团队。

大力发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大众科学认识心理疾病,逐步消除其对于心理疾病的误解和长期以来存在的旧观念。积极推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引导心理异常人群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重视老年人自杀的预防。

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心理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应用心理学,特别是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建设,逐步形成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可以加强心理咨询师的规范化管理。卫生健康部门可以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培养、使用、激励制度,积极培育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

具体到老年人的生活实践和心理特点上,可以充分利用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以及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培训专兼职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会力量等多种途径,为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家庭关系调试等心理健康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扩展老年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老年文体活动,减少孤独感,防止老年自杀的发生。鼓励护理院、养老机构、康复机构等积极引入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力量,为老年人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服务。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离婚率非常高,到了老年阶段,如果家庭不幸福会加重孤独感,并最终引发自杀事件的发生,因此鼓励婚姻登记机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组织开展老年人的婚姻问题干预。此外,要重点关注空巢、丧偶、失能、留守等老年人,他们是心理行为问题高发人群,要给予他们社会关爱,让他们能够享受到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医疗卫生人口老龄化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