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305例门急诊患者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2019-04-25 12:16楼扬锋李瑞鹏诸靖宇周鹏宋晨王彦彬
浙江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泌尿生殖病原体

楼扬锋 李瑞鹏 诸靖宇 周鹏 宋晨 王彦彬

生殖道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脲原体(UU)感染是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其感染率不断上升[1]。其中NG感染是法定乙类传染病,CT、UU导致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是国家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NG、CT及UU感染可引起男性尿道炎、附睾炎、前列腺炎,女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甚至导致不孕不育,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3]。因此,笔者对本院近4年来门急诊疑似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NG、CT及UU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就诊15 305例疑似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其中男10 302例,女 5 003例;年龄(34.53±8.19)岁。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1)拭子标本采集:对于男性患者,采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尿道口,轻轻转动取尿道分泌物;对于女性患者,采用无菌棉拭子提取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口分泌物;均置于无菌管密闭待检。(2)尿液标本采集:取清晨初次尿或长时间(至少1h)不排尿后的首段尿,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

1.2.2 检测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进行检测。使用CT、NG及UU核酸检测试剂盒(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及实验结果判定。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G、CT及UU总体阳性率 15 305例患者中,采集到尿道拭子标本3 109份,宫颈拭子标本561份,外阴阴道口拭子标本1 106份,尿液标本10 259份。经实验室检查,NG 阳性率为 36.70%(5 617/15 305),CT阳性率为13.20%(2 020/15 305),UU阳性率为40.09%(6 137/15 305)。

2.2 男女患者NG、CT及UU阳性率比较 女性患者CT、UU 阳性率分别为 16.09%(805/5 003)、49.03%(2 435/5053),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的11.72%(1207/10302)、35.93%(1 034/10 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43、2821.70,均P<0.05)。男、女患者NG阳性率为36.78%(1 840/5 003)、36.67%(3 777/10 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 >0.05)。

2.3 混合感染情况 15 305例患者中,仅感染1种病原体11 513例(76.57%),感染2种及以上病原体3 522例(23.42%)。5 617例NG阳性患者中,单纯NG感染、混合感染分别占85.21%(4 786/5 617)和14.79%(831/5 617);2 020例CT阳性患者中,单纯CT感染、混合感染分别占 70.00%(1 515/2 020)和 30.00%(505/2 020);6 173例UU阳性患者中,单纯UU感染、混合感染分别占 85.22%(5 230/6 137)和 14.78%(943/6 137),见表1。

表1 NG、CT及UU阳性患者混合感染检测结果[例(%)]

2.4 不同年龄段患者NG、CT及UU阳性率比较 将15 305例患者按年龄分成<20岁、20岁~、30岁~、40岁~、50岁~和≥60岁组,其中20岁~组患者NG、CT及UU阳性率最高,40岁以上患者这3种病原体阳性率有所降低,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患者NG、CT及UU阳性率比较[例(%)]

3 讨论

NG、CT及UU等病原体所致的泌尿生殖系感染,是很多国家及地区性传播疾病的首要病因[4]。泌尿生殖系感染后,可存在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无症状携带等现象,仅依靠患者临床症状往往不能正确诊断[5]。目前泌尿生殖系感染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涂片法、培养法和免疫法等,但这些方法都有灵敏度差、可靠性低、检测时间长等缺点[6]。而本研究采用的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可同时检测尿液和拭子,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重复性好、结果准确性及灵敏度高、假阳性率低等优点[7]。笔者对本院15 305例疑似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进行NG、CT及UU核酸检测,结果发现UU阳性率最高,其次为NG,CT阳性率最低;女性患者UU阳性率高于男性患者,与龙娜等[8]研究结果一致。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很多无明显泌尿生殖系感染症状的患者,其分泌物及尿液中也能检测到UU,这可能与UU的不同生物群及血清分型有关。目前已知UU分为两个生物群,其中生物群2与致病有关,生物群1为非特异性共生体,但两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9]。男女患者N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淋病的临床症状(尿痛、脓性分泌物等)明显,易引起患者恐慌,促使其就诊[10]。

本研究结果发现,23.42%的患者存在2种及以上病原体感染,且以UU+CT最为常见,与Esen等[11]研究结果一致。这提示在临床检测与治疗中,应注意混合感染的可能性,避免遗漏。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分析结果显示,40岁以下患者阳性率较高,其中又以20~<30岁组最高;这与肖秀美等[12]报道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且流动性大有关。由于青壮年正值育龄期,感染病原体后若不积极配合治疗,可导致不孕不育、流产、早产等,因此,应将其作为性传播疾病防治的重点对象。

综上所述,本院近4年门急诊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较多,尤其是20~<30岁者。其中UU、NG阳性率较高,女性患者CT、UU阳性率高于男性,混合感染以UU+CT多见。

猜你喜欢
泌尿生殖病原体
不同教学模式在中医泌尿男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和思考
针灸在辅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应用探讨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让生殖健康服务惠及全社会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泌尿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