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铬有机交联体系研究与应用

2019-04-25 01:46于浩洋于永生邹小萍时军飞
钻采工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成胶交联剂热稳定性

于浩洋, 于永生, 邹小萍, 时军飞

(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

油田开发中后期,常常出现油井见水早,含水率上升过快等问题。通过向地层深部注入化学调剖剂,可一定程度的封堵高渗流通道,发挥中低渗透层的作用,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减缓层间和层内矛盾,降低油井含水率,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新环保法禁用目前已应用较成熟的含铬交联体系,寻找一种成胶时间可控、成胶强度和热稳定性满足现场需求的新型交联体系,成为目前调剖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务。经过多次试验,筛选出聚合物-交联剂-调节剂这一无铬新型有机交联调剖体系。该体系在注入地层时尚未成胶,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够选择性的优先进入渗透率较好地层条带,封堵高渗通道[1-2]。

一、交联体系

1.聚合物

聚合物选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该产品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盐共聚而成,是水溶性线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可达2 500万以上。本品低毒低害,具有不易燃、不爆炸等特点,现场应用较为安全。

2.交联剂

交联剂有效成分可与调节剂反应生成小分子酚醛树脂,通过酚醛树脂与聚合物的酰胺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大型网状结构[3-5]。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反应受温度和酸碱性控制,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达到延缓反应时间的目的。通过此反应,网状结构中引入苯环,使弱凝胶的热稳定性大大增强。

3.调节剂

为了控制弱凝胶体系反应时间及成胶强度,加入适量调节剂以满足不同调剖地层的实际需要。通过在0.2%~0.7%加量范围内调节本品用量,结合反应温度控制,可将凝胶时间控制在2~5 d范围内[6-7]。

二、性能评价

凝胶性能包含的主要参数有:成胶时间、凝胶强度、热稳定性等。通过大量室内实验表明,成胶性能主要受药剂浓度、温度、pH、搅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下面以药剂常用配比(聚合物 ∶交联剂 ∶调节剂 ∶水=0.4 ∶0.4 ∶0.5 ∶100)为基准,改变其中单一药剂用量,评价该药剂对整个体系的影响[8-9]。

1. 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浓度对凝胶强度影响较大,当其浓度在0.2%~0.6%范围内时,凝胶强度随其浓度的增加明显增加,当聚丙烯酰胺浓度大于0.6%时,凝胶强度已经很高,再增加其浓度对凝胶强度提升较小。成胶时间和热稳定性受聚丙烯酰胺浓度影响较小,当其浓度在0.2%~1.0%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其影响。图1为正常配比下,改变聚丙烯酰胺浓度时凝胶强度的变化情况。

图1 聚丙烯酰胺浓度与凝胶强度关系图

2. 交联剂

当交联剂浓度在0.25%~2.5%时,成胶时间随浓度增大而缓慢变短,当其浓度大于2.5%时,成胶时间达到最短,基本不随浓度提高而继续变短。当交联剂浓度在0.25%~0.67%时,凝胶强度与浓度近似成正比,当其浓度超过0.67%时,凝胶强度不在随浓度上升。当交联剂浓度在0.25%~1.25%时,热稳定性随浓度增加而提高,而其浓度超过1.25%时,交联剂对凝胶热稳定性影响不大。基于产品以上特点,在工程应用中交联剂浓度控制在0.25%~0.67%,以达到最优效益。60℃恒温正常配比条件下,交联剂浓度与成胶时间、凝胶强度关系如图2。该体系在较低温度下热稳定性能够长期维持较好状态,随着温度上升,热稳定性对药剂浓度越来越敏感,以体系析水率20%时的养护天数为标准,考察交联剂浓度对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

图2 交联剂浓度与成胶时间、强度关系图

图3 交联剂浓度与热稳定性关系图

3. 调节剂

在工程应用中,调节剂浓度一般以0.2%为起点。当调节剂浓度在0.2%~0.67%时,成胶时间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缩短,当调节剂浓度超过0.67%时,浓度对成胶时间影响不大。同时,调节剂浓度对凝胶强度和热稳定性影响均较大,尤其当调节剂浓度较低时,凝胶强度和热稳定性随浓度增长明显上升。如图4、图5。

图4 调节剂浓度与成胶时间、强度关系图

图5 调节剂浓度与热稳定性关系图

4. 温度

该体系受温度影响较大,适用温度为45℃~90℃。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胶时间逐渐缩短。温度较低时,成胶所需时间较长(5~7 d);温度较高时,热稳定性随温度上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成胶强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5. pH值

该体系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成胶,pH值应维持在2.0~6.5范围内。当pH<2.0时,成胶中含有大量白色块状絮团,容易析水;当pH>6.5时,成胶困难甚至不成胶。当pH值在2.0~6.5之间时,成胶时间随pH值降低而缩短,因此在施工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加入酸液调节合适的pH值,控制成胶时间。

6.搅拌时间

大量实践表明,该体系各药剂配置完成后,在注入过程中受搅拌剪切影响较大,体系黏度随搅拌时间增长逐渐降低[10]。当体系自注入开始算起剪切时间超过4 h时,体系黏度下降到60 mPa·s以下,后期成胶强度较弱甚至不成胶。具体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体系黏度与剪切时间关系图

三、应用实例

调剖井板70-24井调剖目的层位深度1 972.9~1 996.1 m,地层温度75℃左右,地层孔隙度25%~30%,渗透率400~500 mD。为了控制对应油井含水上升速度,改善水驱不均衡的状况,对该井进行调剖,见图7。

图7 2015年板70-24井调剖施工曲线图

1.水井端

调剖后,水井端注入压力明显上升,爬坡压力3.3 MPa,使需要高压才能注入的低孔低渗层位得以打开。压降曲线保持平缓,扩散压力有所提高,地层充满度提升明显,表明地层孔道得到一定程度的封堵,注水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调剖前后压降曲线如图8。

图8 调剖前后压降对比图

2.油井端

板70-24井对应受益油井三口,分别为板69-16井、板69-18井、板70-22井。调剖后,受益油井板69-18井、板70-22井见效明显,含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分别增油49.45 t、208.1 t,有效期3个月。

四、结论

(1)聚合物-交联剂-调节剂无铬新型有机交联调剖体系适用于50℃~90℃温度范围。聚合物、交联剂、调节剂这三种体系基础药剂合理用量范围分别为:0.2%~0.6%、0.25%~0.67%、0.2%~0.67%。同时,可根据地层孔隙度及渗透率等参数适量加入颗粒以增强封堵能力。

(2)该体系凝胶性能受药剂浓度、温度、pH、搅拌时间等因素控制,可根据现场实际需求调节相关参数,达到控制成胶时间、凝胶强度、凝胶热稳定性等凝胶性能的目的。

(3)该体系目前在大港油田各采油厂广泛使用,措施效果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成胶交联剂热稳定性
芝麻种子中内源性蛋白酶的热稳定性及其运用
低温无机铝凝胶调剖体系的研制和性能研究
调剖熟化罐交联剂加药点改进研究与应用
交联剂对醇型有机硅密封胶的影响
弱凝胶深部调驱配套工艺技术优化
压裂用纳米交联剂的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
某染色车间应用导热燃气油炉与传统蒸汽供热的经济性比较
锂辉石砂锅热稳定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快速烧成瓷片热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