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趣味,铸就小学体育课堂的精彩

2019-04-30 11:13王风雷
文理导航 2019年13期
关键词:趣味课堂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王风雷

【摘 要】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彰显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教学效率。本文指出,教师应营造趣味且宽松的氛围,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通过趣味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的体验。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课堂;教学策略

对小学生来讲,体育课可能是最对胃口的一门科目,他们活泼好动,能在体育课堂上尽情舒展自己的身体,张扬自己的个性,彻底释放身心。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优势,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设计中有效地展现体育运动最具趣味性的一面,寓教于乐,铸就小学体育课堂独有的精彩。

一、营造趣味且宽松的课堂氛围

无论是哪一学科的课堂,只有建立富有趣味的课堂氛围,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鉴于此,体育教师要善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富有民主气息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在各项体育活动开动思维、积极探究。面对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教师要不厌其烦地指导,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各类互动,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之中。

体育课深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是一门较为轻松的课堂,因此,体育教师要放低姿态,以和蔼亲切的面貌对待学生,消除学生和老师心理上隔阂。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态度和相关理念,比如,指导学生提高奔跑能力时,相关内容比较枯燥,如果只是简单纠正学生的动作要领,学生将很难激起参与的热情。为此,教师应从一开始就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有这样几个细节应予以充分关注:(1)上课开始,教师在师生问好后,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提出殷切的希望;(2)热身阶段,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声,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动物操,这一阶段可以稍微宽松一点,只需学生让自己的各个关节活动到位,教师无需强调动作的整齐性;(3)教学阶段,教师对起跑技术、跑动技巧进行示范和讲解,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示范为学生提供最为明确的指导,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分析各项动作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上述几个环节务必要注意宽松氛围的营造,舒缓的课堂节奏有助于学生放松紧张的情绪,更容易打开自己的思维,用理性的目光审视各项动作要领的关键点,这必然会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事实上,不少教师不敢营造氛围,其主要原因在于体育课若太过松散,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运动伤害,因此,很多体育老师都是板着面孔上课的,课堂氛围显得比较压抑。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教育失策,教学安全固然是体育课堂的第一要务,但因此使得课堂压抑而紧张,这对学生心理也是一种伤害,所以笔者认为,教师不能因为安全问题而束手束脚,安全教育要全面到位,监管到切实有力,课堂管理更应该明松暗紧,使学生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充分而全面地参与其中。

二、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千篇一律的课堂往往给人一种死板僵化的感觉,这样的教学显然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展示课堂的生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展示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学生也将由此感受到体育课堂的魅力。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分析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经验基础及已有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便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融入体育教学之中。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务必要联系学生的兴趣特点,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一些理论性的内容时存在较大困难。因此,体育课堂不能充斥着理论的说教,教师要多方位地整合教学素材,并将其与课堂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而使课堂向着既定目标稳步迈进。

比如,在引导学生研究“跨栏”的动作要领时,教师可以利用刘翔的事例导入。虽然刘翔早已退役,但他在中国田径史上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回味这些内容可有效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也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在这些事例的激发下,学生对跨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顺势提出问题:跨栏不仅强调运动员强健的体能,更强调相应的技术支撑,过栏技术有什么要点?栏间跑有什么注意点等,这些内容的研究和分析不能让教师以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自主揣摩和比较。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将刘翔比赛过程中的视频进行慢放,让学生观看运动员肢体的动作特点,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基本动作特点进行描绘,同时也让其他学生予以补充和纠正。

体育运动是一项非常强调实践的学科,纸上谈兵是最大的忌讳,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操作中体会和研究。依然以跨栏为例,这项运动强调很强的技术性,还有一定的危险,所以教师务必要做好示范,要让学生在分解动作中体会和纠正,以便使自己的动作更加规范而科学。

三、通过趣味活动的开展来激起学生兴趣

体育课堂不应该让死板而僵化的教学方式挤占课堂,这样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为了有效延续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时刻以饱满的激情参与学习和探索,教师应该通过各种趣味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

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出发,笔者认为,各种趣味活动的设计既要对接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质,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比如低年级的体育课上,我们安排学生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跑动速度和合作意识。此类游戏看似幼稚,却非常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游戏中还能学会思考。

体育运动往往和竞争有着较强的联系,因此课堂上,我们将竞争的元素融入其中,能够激起学生的好胜之心,体育运动已不再是单纯的锻炼行为,它也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游戏,比如“折返跑”本是一项比较枯燥的锻炼方式,但笔者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以接力的方式进行折返跑比赛,所有学生的斗志都被調动起来,他们能在比试过程中感受到运动和竞争的快乐,真正品味到体育运动中的乐趣。

就小学体育课堂来讲,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技巧,更要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这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培养,相关意识能陪伴学生的一生。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我们应以趣味活动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悟蕴含在体育运动的力量,这也正是我们建构趣味性体育课堂的初衷。

此外,体育教学趣味化的建构,还需要教师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选取素材,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常教常新,让体育课堂时刻充满新鲜感,让学生保持对体育课堂的热情和期待。比如冬季雪过天晴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打雪仗”的方式进行锻炼,这种从生活直接取材的体育健身方式,很容易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再比如,让学生从生活中自己搜集器材,制作毽子、沙包等简单的体育器材,不但能丰富学生体育锻炼的方式,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也将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显出无限的活力和趣味性。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努力发掘隐含在体育课堂中的趣味,使学生切实获得体验和感悟,这对体育课堂效率的提升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会明,尹明辉,闻忠波.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9)

[2]杨莉.将田径教材游戏化 趣味化——《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及反思[J].体育教学,2013(9)

[3]彭丽富.建构生活情境激活体育课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1(6)

猜你喜欢
趣味课堂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趣味课堂”在技工院校语文课中的应用探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